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111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贵州省BV系流感暴发疫情和重症病例毒株的分子特征,探讨其特异性分子靶标,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2017-2019年BV系流感暴发疫情、重症病例和普通流行毒株,经基因组的提取、HA和NA基因的扩增与测序,与参考株一起进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贵州省所有毒株HA和NA基因进化树拓扑结构类似,整体上毒株处于3个分支,2017年的毒株聚集为一簇,2018年的分散存在,2019年的处于两个分支且相对较远,绝大部分暴发疫情毒株和重症病例毒株均处于分支1。贵州省所有毒株同疫苗株B/Colorado/06/2017 HA和NA基因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6%~99.3%和98.9%~99.4%;2017年BV系毒株间HA和N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9%~100%,2018年分别为98.4%~99.3%和98.7%~99.1%,2019年分别为97.7%~100%和98.4%~99.9%,其中2019年分支2中的毒株间同源性分别为99.4%~100%和99.6%~99.9%,分支1中的分别为99.5%~100%和99.3%~99.9%,所有暴发疫情、重症病例毒株同当年度普通流行毒株之间同源性均高于99.4%;与疫苗株B/Colorado/06/2017相比所有毒株HA基因均存在S14N、G144D、V195I、K513R的突变,NA基因均存在Q371K、D490N的突变;2019年分支1中的毒株HA基因存在G148R、K151E和T563A以及NA基因存在A395T的特异性位点突变;分支2中的毒株HA基因存在V394I和NA基因存在V71A、K343E、A395V和V401I的特异性位点突变。同时,分支1中的毒株HA基因与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相比存在179-181KND的特异性缺失突变,与B/Colorado/06/2017相比存在181D的特异性缺失突变和150环的抗原位点突变。结论贵州省BV系暴发疫情毒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暴发疫情毒株与普通流行毒株之间亲缘关系和同源性较高,2019年存在两个分支群系毒株的流行,且暴发疫情、重症病例毒株主要以分支1中的毒株流行为主;贵州省暴发疫情、重症病例毒株存在多个位点的特异性突变和缺失突变,应进一步加强分子特征的实时监测和致病力相关的特异性分子靶标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充分发挥伤口专科护士的作用,满足慢性伤口患者护理需求。方法自2018年5月起,建立以伤口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创面修复病房,成立独立的创面修复护理小组,依托创伤中心医疗组和护理组开展工作。结果 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创面修复病房收治患者51例,通过创面床准备和负压伤口治疗技术,治愈21例,好转后转科、转院29例,无变化1例。2018年伤口专科护士护理会诊工作量、医疗会诊工作量、门诊工作量及患者对伤口专科护士满意度均高于2017年。结论创面修复病房的建立加强了医护各专科之间联系,充分展示了伤口专科护士的独立性,促进伤口专科护士的自我实现,能够满足慢性伤口患者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是一种上课前教员发布学习材料,学员自主学习知识,课堂中学员质疑,教员释疑,师生相互讨论,学员完成知识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先教而后学"转变为现在的"先学而后教"。近年来,长海医院心内科借助网络信息化技术,在外训学员临床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探讨了它具体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翻转课堂更适合外训学员的临床课程教学,能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其对临床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这也能促进教员教学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肾细胞癌下调蛋白1(DRR1)在小鼠大脑组织中的表达谱及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首先,通过real time RT-PCR的方法明确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小鼠大脑组织中DRR1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DRR1在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及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其次,采用real time 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DRR1在诱导分化前后的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后,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在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以及神经元中分别上调或者下调DRR1的表达,进而评价DRR1对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以及神经元的突起形成的影响。结果:DRR1在各个发育阶段的小鼠大脑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其表达水平随发育呈逐渐上升趋势。DRR1在分化前后的神经干细胞中均表达,但在诱导分化后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分化前的表达水平(P<0.01)。同时,过表达DRR1可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DRR1在分化成熟的原代神经元的树突以及轴突均有表达,且DRR1的表达水平影响神经元的突起形成(P<0.01)。结论:DRR1在各发育阶段的小鼠大脑及分化前后的神经干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作用与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以及神经元突起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筛选高活性的蛇足石杉铜胺氧化酶(copper-containing amine oxidase,CAO),通过生物工程方法实现石杉碱甲(huperzine A,HupA)的合成、为加快新药创制进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蛇足石杉转录组测序得到的CAO序列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扩增、拼接并验证获得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将其命名为HsCAO2结果 通过RACE技术得到HsCAO2的cDNA全长为2696 bp,CDS为2199 bp,编码73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HsCAO2具有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和Cu2+结合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HsCAO2与蛇足石杉中的另一个CAO(HsCAO1)同源性最高,达91.67%;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HsCAO2也可能在生物体里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构建了超表达载体pOX-HsCAO2和体外蛋白表达载体pET-28a (+)-HsCAO2。结论 HsCAO2很可能是蛇足石杉中的一个新的功能性CAO,且超表达载体和体外蛋白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浆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依达拉奉0.5mg,/kg于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滴注及O.5mg/kg于主动脉开放前5min加入体外循环机内;对照组不用依达拉奉。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5rain(T1)、主动脉开放后5rain(T2)及手术结束后1h(T3)、2h(T4)、6h(T5)、24h(T6)采集患者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两组S100-B蛋白在他~T5时间段高于T1(P〈0.01),实验组S100-B蛋白浓度在亿-T5时间段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血脑屏障,有效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减轻脑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是与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作用有关的发生于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性疾病,其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吐酸"、"血证"等内科疾病范畴,肝气犯胃、脾胃气虚、脾胃湿热等是DU的主要病机,本文旨在梳理DU中医学病因证候分布的基础上,对DU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扶正祛风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建立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肾炎模型,造模组分为模型组、扶正祛风方组,连续给药4周。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nephrin、TGF-β_1的分布及表达强度; 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ephrin、TGF-β_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ephr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分布减少,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 0. 05),TGF-β_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分布增加,蛋白表达有所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扶正祛风方组nephr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分布增加,蛋白表达有所升高(P 0. 05),TGF-β_1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分布减少,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 0. 05)。结论:扶正祛风方可调控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TGF-β_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雷明 《中国处方药》2014,(10):62-63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机制。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茶碱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