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中粒子植入术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2010年9月~2018年5月之间行术中125I粒子植入的80例患者,全组均在剖胸直视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其中术中补救或剖胸探查粒子植入21例,术中预防性粒子植入59例,粒子选用活度为0.7mCi,并术后立即行术后验证。视病情及患者身体条件在2周或1月内进行同期的化疗(方案选用:NP、TP、GP),1~6周期不等。每2月复查CT 1次,评估粒子植入对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全组80例患者植入粒子2~6月后疗效:59例预防性粒子植入患者,有3例粒子移位患者局部可见复发;其余病例患者病灶均控制稳定良好,CR+PR可达90.3%,NC 9.7%,总有效率90.3%。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对疼痛的控制率可达85%,6个月的生存率为90.3%,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5.6%和38.9%,4例(5.56%)生存3.5年以上。结论术中粒子植入是一种对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患者进行有效控制病情的有效方法,同时术中在肿瘤易复发部位预防性的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有效的预防其复发,结合同期化疗近期疗效满意,可显著提高其生存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正宏 《当代医学》2014,(25):96-97
目的 分析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00例慢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普拉提斯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腰椎牵引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2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前屈度约改善3.9°、后伸度约改善7.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1°和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拉提斯运动疗法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腰椎关节活动度,功能恢复较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索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的最佳方法,为临床治疗工作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1日到2013年6月1日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4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23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加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二个时段,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系统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损害患者视觉注意网络的连通性及其小世界特征。 方法:对2例局灶性后顶叶损害、2例背外侧前额叶损害、2例颞叶损害(其中1例为手术前后)和1例锥体束损害患者进行静息态fMRI检测,然后进行功能网络建立和小世界属性分析。 结果:所有局灶性脑损害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在给定阈值范围(0.05—0.5)内都具有小世界属性。局灶性后顶叶、背外侧前额叶、颞叶和锥体束损害患者之间,Gamma系数差异(P<0.05)和Sigma系数差异(P<0.01)均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小世界网络分析为视觉注意网络的连通性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方法。我们推测,小世界网络检测方法应该可以作为局灶性脑损害神经功能损害的影像学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国内外在静脉给药注射前准备,长期还习惯沿用手持注射器抽吸药液的方法。整个配药过程,程序繁琐、费时,劳动强度大。加上护士的无菌操作技术和熟练程度,及工作量大小,直接影响到给药的质量。注射器的反复穿刺、抽吸更有可能发生细菌污染、瓶塞微粒栓塞现象。同时注射器、针头消耗量也比较多,医院成本费用也增加,这种状况一直困扰着医护人员的工作。为了克服这种越来越显得技术滞后的护理手段,进行必要的简化配液程序,达到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医院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患者步行时躯体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躯体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躯体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偏瘫患者39例,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对偏瘫步态躯体的运动学参数与其步行能力(步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与骨盆旋转运动之间的相关有显著性意义(r=-0.396.P<0.05);其步行能力与躯体侧方运动呈负相关,而与其躯体垂直运动呈正相关(r=-0.755,P<0.01;r=0.534,P<0.01),步行能力与Barthel指数正相关(r=0.47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躯体和骨盆运动障碍是影响步态恢复的重要因素,提示躯体的协调性训练和骨盆的控制性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读了《新医学》1975年第6期“建议药片上尽量印上字样”一文后,特将我地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广大贫下中农对药品包装的反映综合如下: 北京制药厂生产的“小儿安”和“去痛片”用薄膜包装,上面印有简单说明和用法,大家一致反映这种包装好:①携带方便,不易污染,有利于按时服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后顶叶皮质的过度活动是否会造成对侧同源脑区的功能抑制并影响空间定向功能。 方法:按照一定的入选标准选取健康受试者30人,采用兴奋性间歇性短阵快速脉冲刺激,随机对左/右侧后顶叶皮质进行真/假刺激,结合注意网络测试系统评定受试者视空间注意功能的变化。 结果:间歇性短阵快速脉冲刺激右侧后顶叶皮质,可以提高警觉及定向功能(P<0.05);刺激左侧后顶叶皮质,定向功能受损(P<0.05)。 结论:右侧后顶叶是空间定向活动的关键脑区,左侧后顶叶过度活动可以导致右侧后顶叶功能抑制。建立双侧半球间新的竞争性平衡,对实现单侧后顶叶损害空间定向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物理治疗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对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对手术后进入SICU中的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一般术后24h内),实施早期物理治疗,观察患者治疗中的反应,并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氧分压(PO2)、通气与血氧饱和度(FiO2/SpO2)比例,生命体征,心肺功能情况变化,患者在SICU停留时间及并发症等。 结果:物理治疗前后PO2、FiO2/SpO2及各项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P>0.05),但肺部X片检查显示浸润性炎症吸收较快,停留在SICU时间缩短,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 结论:早期物理治疗应用于术后SICU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并能缩短患者在SICU住院时间以减少医疗费用,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平衡调节过程中的高级脑功能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不同认知水平及各类型的认知障碍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探讨认知功能在平衡调节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对72例年龄在39—80岁的脑卒中患者分别用LOTCA和BBS、PASS及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期等量表分别对其认知功能、平衡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在排除下肢运动功能对平衡功能的影响后,对患者平衡功能与认知功能进行偏相关分析。 结果: BBS和PASS均与LOTCA高度偏相关性(P<0.01)。“瘫痪侧站立”与LOTCA总分、“注意力”、“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的相关性比“非瘫痪侧站立”与它们的相关性高。“姿势变换”与“视觉运动组织”、“动作运用”、“空间知觉”、“视知觉”、“注意力”、“定向”的偏相关系数大于“姿势维持”与其偏相关系数。 “360°转身”与LOTCA各分量表均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 结论:视运动组织、空间知觉、视知觉和注意力等认知因素是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平衡功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运动调节过程越复杂越受到认知成分的限制。 关键词 脑卒中;平衡功能;认知;知觉 中图分类号:R743.3,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242(2010)-02-0139-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