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四格移步试验在平衡功能障碍的儿童中的信度效度,为儿童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评估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平衡功能受损129例儿童,所有研究对象在1周内由A、B两名评估员评估3次,A负责第1、3次评估,B负责第2次评估;第1次评估内容为四格移步试验(FSST)、 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及10 m步行测试(10MWT),每个试验间休息3~5 min;第2、3次评估仅评估FSST,评估过程中,评估员不互相讨论,各自记录数据;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FSST、BBS总分、TUG、10MWT评定结果的相关性以反映FSST的信度,分析FSST的评定者间信度及重测信度,应用CDM软件包检测区分度。结果 FSST与BBS、TUG、10MWT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85(-0.782~-0.605)、0.678(0.572~0.761)、0.721(0.626~0.795)(P<0.001);FSST的评定者间信度为0.957,重测信度为0.979;不同年龄的患儿区分度(D)为0.801~0.989,不同病因的患儿区分度为(D)0.707~0.824。结论 FSST用于儿童平衡功能评估具较高的平行效度、评定者间一致性信度及重测信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智能上下肢训练系统联合运动训练对行走期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走期DMD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智能上下肢训练系统联合运动训练6个月;对照组居家环境中自然生活6个月。采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FM)评分和计时测试评估两组基线和6个月后运动功能,采用协方差分析两组6个月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与基线比较,治疗组6个月后MFM总评分和MFM-D3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6个月后MFM总评分、MFM-D1和MFM-D2评分均下降(P<0.05),而计时测试均延长(P<0.05)。6个月后,治疗组MFM总评分、MFM-D1和MFM-D3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仰卧位站起计时长于对照组,但上4级台阶计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上下肢训练系统联合运动训练有助于维持行走期DMD患儿站立、转移及躯体近端功能,同时有可能改善远端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SMA分型较多,运动功能涉及广泛。目前,针对SMA运动功能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肌肉力量、步行能力、活动能力等,但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旨在综述目前SMA患者常用的运动功能相关评估工具及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先天性和获得性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和头颅磁共振(MRI)的关系,为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4~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97例,其中先天性偏瘫组62例,获得性偏瘫组35例,采集患儿头颅MRI影像检查结果,脑瘫患儿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结果;分析2组患儿头颅MRI和上肢功能的差异。结果:获得性偏瘫患儿的MACS分级、抓握能力和视觉整合运动评分明显优于先天性偏瘫患儿(P<0.05),先天性偏瘫患儿脑损伤以脑发育不良和脑白质损伤为主,而获得性偏瘫以脑灰质损伤为主。结论:先天性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较获得性明显严重;先天性偏瘫和获得性偏瘫患儿因大脑损伤的部位不同,上肢功能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木瓜蛋白酶对补骨脂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木瓜蛋白酶预处理补骨脂粉后煎提,与普通煎煮法比较,煎液总氮量提高了2倍,磷脂提高了4倍;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提高了近1倍。结果提示,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同时,促进了磷脂的溶出,发挥增溶作用,最终导致各种有效成分煎出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磷脂对骨康方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煎出的增溶作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L12(2^11)正交表,观察骨康方中各药与补骨脂配伍后,磷脂和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的煎出量,探讨磷脂对补骨脂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中药复汶配伍对有效成分的增溶,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磷脂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补骨脂在骨康方提取精制过程中,补骨脂素可部分转化成异补骨脂素。  相似文献   
8.
选用L12(211)正交表,观察骨康方中各药与补骨脂配伍后,磷脂和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煎出量,探讨磷脂对补骨脂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中药复方配伍对有效成分的增溶,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磷脂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神经肌肉病(NMD)是一组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尚无统一的标准化运动功能评估工具。在应用较广泛的评估工具中,运动功能测试适用于所有NMD,北极星移动评估量表和上肢功能测试适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汉默史密斯功能运动量表、费城儿童医院神经肌肉疾病评估量表和上肢模块测试适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儿童的运动功能与全身肌肉力量及年龄的相关性,为更好地进行该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7年1月-2021年3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DMD患儿进行运动功能测试(MFM-32)、计时测试(仰卧站起测试、上4级阶梯测试、10 m走/跑测试)、Vignos评分、Brooke评分及全身的徒手肌力测试。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MFM各项分值与其他指标之间相关性,同时分析全身运动功能及肌力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140名4~12岁DMD儿童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8.0±1.87)岁,MFM-32总分及D1区分值与下肢肌肉力量、计时测试、Vignos评分呈强-极强相关(r=-0.887~0.677,P<0.05);D2区分值与计时测试中等相关(r=-0.478~-0.423,P<0.05)),D3区的分值与其他指标不相关(P>0.05)。年龄与MFM-32总分及D1区分值、全身肌肉力量呈中等相关(r=-0.585~-0.468,P<0.05)),年龄与MFM-32 D2区分值不相关(P>0.05),与D3区呈弱相关(r=0.317,P<0.05)。结论 MFM-32的各项分值与全身肌肉力量、计时测试、Vignos评分及Brooke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反映DMD患者的运动功能。儿童时期的DMD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下降较明显,应首要加强其下肢运动功能及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