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8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化疗所致味觉改变(CITA)评估及护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对味觉改变展开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针对CITA的护理提出循证问题,通过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Best Practice、美国指南网(NGC)、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Cochrane数据库检索近10年CITA的相关研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证据归纳。结果纳入8篇文献,包含2篇证据总结、1篇最佳实践推荐及5篇系统评价。总结出在特定临床情景下具备可行性及适宜性的最佳证据共7条,包括CITA的筛查与评估、预防及干预等。结论护理人员可遵循最佳证据来完善肿瘤内科CITA的管理,促进化疗相关症状的循证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经不同静脉和上肢置入PICC对穿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辅以互联网络检索。收集所有讨论PICC经不同静脉和上肢置入对穿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参考Cochrane Handbook及Newcastle-Ottawa Scale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半随机对照试验、14项队列研究,6 2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ICC经头静脉穿刺的静脉炎发生率较贵要静脉高,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0.12,95%CI(0.04,0.38),P=0.0002]。PICC经头静脉穿刺的送管困难发生率较贵要静脉高,合并效应有统计学意义[OR=0.26,95%CI(0.10,0.67),P=0.005]。经右侧上肢与左侧上肢穿刺的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贵要静脉穿刺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优势,经不同上肢穿刺对穿刺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证实,乳癌术后患侧置管应谨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渐进式康复操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随机将92例乳腺癌改良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接受3个月的渐进式康复操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后第3、10天及第1、3个月进行肩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比较2组的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干预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定得分,在术后10 d、1个月和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4个时点测量值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趋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渐进式康复操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国内外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头端最佳位置影像学标识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并评鉴文献中报道的中心静脉导管头端最佳位置影像学标识的实施内容、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学,制订PECOD原则,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EM base、Elsevier、Web of know ledge、Ovid、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中心静脉导管头端最佳位置影像学标识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及描述性研究。结果共纳入描述性研究文献4篇,对纳入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气管隆凸下4 cm或2个胸椎椎体单元是较理想的影像学判断标识。结论目前X线胸片仍是确定中心静脉导管头端位置的首要方法,其影像学判断标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误入奇静脉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从上肢浅静脉,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达上腔静脉,导管尖端最终停留在上腔静脉的下1/3到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  相似文献   
6.
黄晓燕  胡雁  陆箴琦  黄嘉玲  沈坤炜 《护理研究》2011,25(22):2010-2013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在研究者建立的专业支持网站论坛上的留言,探讨该网站论坛对病人的作用。[方法]建立一个乳腺癌病人专业支持网站,从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手术且出院的病人中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鼓励病人在网站论坛上发言交流,利用定性内容分析法对研究期间病人在论坛上的留言进行分析。[结果]病人在论坛中的留言涉及主题主要包括:索取信息、提供信息、抒发情感、给予病友支持和鼓励、给予反馈、表达感谢和祝福、建立联系等。[结论]乳腺癌病人专业支持网站可以为病人提供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同时也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建立新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癌症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旨在为该人群护理支持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1月—12月选取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复诊治疗的20例癌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以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 将癌症患者社会疏离的体验提炼为3个主题:社交退缩(癌因性症状的困扰、健康受损的忧虑、病耻感的影响、社交兴趣缺乏);隐匿心声(自我忍受痛苦、担心影响他人、沟通交流不畅);渴望支持(依赖家庭支持、感恩朋友支持、亟需专业支持)。结论癌症患者由于生理健康受损、心理状况不良、社会支持不足等存在社会疏离,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该人群的症状管理和心理疏导,强化家庭及社会支持,以帮助其重返和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肿瘤营养相关知识及培训需求,为开展针对肿瘤营养知识的相关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肿瘤营养相关知识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45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肿瘤营养相关知识问卷得分为(41.84±11.28)分;25道题目中,8道题目正确率在30%以下,其中正确率最低的3道题目为"鼻饲病人进食时一般应取什么体位""肿瘤细胞对于哪种物质的利用增加"和"一名正常体重为60 kg且轻度活动的成年人,每日需要多少热量"。不同学历、科室、年龄、职称及是否参加过营养相关培训班的护士肿瘤相关知识问卷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6.59%(75/452)的护士参加过肿瘤营养知识的培训班,70.35%的护士未参加过营养方面的课题但表示非常感兴趣,最希望采用的培训形式包括短期培训班且希望培训班中包括个案分析与营养相关案例讨论,最希望获得且感兴趣的知识包括肿瘤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专病种如胰腺癌、胃癌等术后及肿瘤放化疗病人营养相关健康指导内容或者具体的饮食方案或营养膳食搭配;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专业建议;肠内肠外营养实践操作;营养液及营养成分所组成的具体食物配给;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状况评估;膳食评估记录软件的介绍和推荐;食物热量的换算;食物营养素的分配;不同病种相关营养指南等。[结论]肿瘤专科护士对肿瘤营养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对肿瘤营养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较高,提示有必要采用多种培训形式针对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开展培训,提高护士对肿瘤营养治疗与护理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多维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质性访谈、专家会议法开发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症状管理微信公众号,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医护患共同参与的多维管理模式。结果 建立了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症状管理平台,包括:患者端微信公众号和医护电脑端,明确了使用方法、医护职责,确定了以症状管理平台为媒介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多维管理模式。结论 基于信息化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多维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满足了患者和医护症状管理的需求,及时发现患者有无发生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给予对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从置管到拔管全程的成本-效果,为中长期中心静脉输液技术的选择提供卫生经济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便利地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PICC进行静脉输液的444例患者及2013年1月—2019年10月采用PORT的4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成本-效果分析,从医院角度比较两组总留置时间段、留置3~6个月、6~9个月、9~12个月时的总成本、综合效果指数、成本-效果比。 结果 在总留置时间段、留置3~6个月、6~9个月、9~12个月时,PICC组的日均总成本或总成本均低于PO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ICC组综合效果指数均略低于PORT组;PICC组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PORT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43.50、234 411.00、120 092.25和109 164.00。 结论 当导管留置时间≤12个月时,PICC成本-效果优于PORT,从卫生经济学角度,优先推荐PICC作为中长期静脉输液通路。此外,增量成本-效果比可辅助决策,若支付意愿值高于增量成本-效果比,则PICC和PORT均为成本-效果可接受的方案;反之,则PICC成本-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