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和动静脉畸中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8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和20例动静脉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MRI检查,分别采用常规T1WI增强图像和磁敏感加权(SWI)检查,比较两种方式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阳性率以及颅内动静脉血管畸形病灶的检出率。结果:SWI检查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的阳性率为96.43%高于TIW1增强检查的78.57%,P<0.05;两种方式对颅内动静脉血管如血管异常、供血动脉畸形以及引流静脉畸形的检出率相比,P>0.05。结论:在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以及动静脉畸的检查中,采用磁敏感加权检查,可提高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基于CT纹理特征及临床-影像学特征建立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于预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经颅钻孔引流术后CSDH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例数。对比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灶CT特征,以Mazda软件在术前CT所示血肿最大层面勾画ROI,提取纹理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参数,建立SVM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对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经颅钻孔引流术后3个月内32例(32/146,21.92%)CSDH复发,114例(114/146,78.08%)未复发;复发与未复发患者间术前血肿体积及血肿亚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每例患者提取304个术前CT纹理特征,最终筛选出30个特征,复发与未复发者间仅S(5,0)SumAver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经主成分分析,最终提取S(5,0)Contrast、S(5,0)SumAverg、Teta2、S(3,-3)Entropy 4个纹理特征及糖尿病、血肿体积及亚型3个临床-影像学特征。分别基于4个纹理特征及4个纹理特征+3个临床-影像学特征建立SVM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前者预测CSDH术后复发的AUC为0.85,后者为0.92(P=0.075)。结论基于CT纹理特征及临床-影像学特征构建的SVM模型有助于预测CSDH经钻孔引流术治疗后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腕关节病变的超声及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RA伴手腕关节病变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仪及CT扫描仪对其腕关节、第1至第5掌指关节(MCP)、第2至第5近端指间关节(PIP)进行检查,分析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及骨质破坏情况。结果48例患者共检查1206个关节,含110个腕关节、548个MCP关节、548个PIP关节,超声影像特点:①手腕部滑膜炎表现为关节腔内低回声,无法被移位或压缩,见血流信号,②手腕部关节积液在超声下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加,呈带状、条状无回声区,分布不均匀,可被移位或压缩,无多普勒血流信号,③手腕部骨侵蚀在超声下呈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或"火山口样"缺损、"虫蚀样"改变;CT可见骨质疏松及关节间隙狭窄征象,右腕关节右舟骨与桡骨远端关节面下明显的骨侵蚀改变;超声对骨质侵蚀、腕关节早期病变的检出率高于CT(P0.05),而两种检查方法对滑膜炎、关节腔积液、腱鞘炎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手腕发生关节病变时,采用超声诊断可检出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及骨质破坏程度,应用CT检查也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在评估骨质侵蚀方面不及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4.
肝脏尾状叶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由于其解剖和CT表现有一定特殊性,容易误漏诊。本文收集我院7年来32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以其探讨提高检出率及正确诊断率。材料和方法:男21例,女11例,年龄24-81岁,平均53岁。CT扫描使用EMR-5005或SO-MATOM-ARX,全身扫描机,层厚和层距都是10mm,扫描前20分钟口服1-3%泛影葡胺500ml充盈胃肠道,采用仰卧位,部分病例俯卧位以利显示肝左叶病变,所有病例都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原发性恶性肿瘤,20例为继发性恶性肿瘤。原发性中7例为单纯尾状叶病变,4例为肝左叶和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R和CT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行MR检查,对照组行CT检查,比较2组的病灶检查结果、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观察组经MR检查后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病灶个数分别为29个、48个,对照组经CT检查再生结节和小肝癌的病灶数分别为24个、40个,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06%,对照组为79.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MR检查来诊断肝硬化患者的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较CT检测准确率更高,降低临床漏诊率,可使患者早期发现并采取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9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组(n=5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组(n=40),比较组间CT特征差异。利用Mazda软件提取病变纹理参数,以Lasso算法筛选,联合十折交叉验证构建Logistic回归影像组学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的效能。结果 CT形态不规则多见于MIBC组,NMIBC组与MIBC组肿瘤CT形态特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组学列线图预测肌层浸润AUC为0.881,特异度为76.5%,敏感度87.5%,危险因素包括动脉期S(3,3)SumAverg、S(4,-4)InvDfMom及静脉期S(3,-3)DifEntrp、Perc.90%。结论 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有助于术前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肌层浸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对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52例患者,腹部常规超声检查后,进行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法检查,结果与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照。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有23例因腹腔胃肠道内气体干扰图像显示不清,无法做出诊断。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法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胆总管梗阻的部位和病变征象,除1例为临床少见的胆总管蛔虫诊断不准确外,其余均诊断准确。常规超声加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检查,准确率为98.1%(51/52)。常规超声与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法对胆总管梗阻部位和病变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胃超声造影剂检查可以减少对超声检查人员超声检查技术手法的依赖,大大提高胆总管下段的显现能力和对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腔镜术前手术方案的评估和选择提供简便、经济、准确的依据,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与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66个病灶均被病理证实,包括40例IDC及26例纤维腺瘤。测量两组病变病灶的ADC值及eADC值,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病变ADC值及eADC值。通过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DC与eADC对IDC与纤维腺瘤诊断能力,并通过约登指数,计算ADC值与eADC值鉴别两者的最佳阈值。结果IDC的ADC值为(0.8±0.24)×10^-3mm^2/s,纤维腺瘤的ADC为(1.4±0.36)×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3,P<0.05)。IDC的eADC值为0.4542±0.13074,纤维腺瘤的eADC值为0.2069±0.073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3,P<0.05)。ADC值、eADC值的AUC分别为0.962、0.950。ADC值的阈值为1.1×10^-3mm^2/s,此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2.3%。eADC值的阈值为0.3183,此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结论ADC值与eADC值对鉴别IDC与纤维腺瘤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可成为动态增强扫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马超  陆大军  阮以荣  陆亮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450-3450,3461
目的探讨胫骨隐匿性骨折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12例经DR检查正常或疑似骨折的病例所进行的MRI检查。结果12例患者DR平片未见明显骨折,MRI检查均有异常信号。符合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结论对可疑为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陆大军  张向阳  赵健 《实用全科医学》2006,4(3):350-351,F0003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在低场MR中的I表现,其中7例患者仅行平扫检查,8例患者行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动态扫描评价指标采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增强动力学表现。结果诊断准确率为86.7%。大多数乳腺癌在低场MRI平扫T1WI为等、低信号,在IRFSE为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为不规则形肿块,边缘见毛刺征,边界不清,不均匀环形强化;71.4%为III型曲线。结论低场MRI是诊断乳腺癌的有效影像学方法。T1WI能很好显示乳腺的解剖结构,IRFSE对发现病灶敏感。结合分析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增强动力学表现,可提高低场MRI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