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CCMD- 3的74例双相障碍躁狂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各37例,治疗组给予拉莫三嗪片25 mg·d~(-1),逐渐加至100~200 mg·d~(-1),分2次,po,8 wk;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0.25 g·d~(-1),逐渐加至0.75~1.0 g·d~(-1),分2次,po,8 wk。采用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为80%,2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常见不良反应是头痛、乏力,对照组常见不良反应是恶心、困倦,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均有效、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模式对基层精神疾病防治(简称精防)工作者心理健康及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2名选自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丽水市基层精防工作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名。给予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技能指导、心理辅导等医院一般性社会支持;给予观察组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社会支持模式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GS)评估及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两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其他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 0.05或P 0.01),且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精神病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MBI-G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情感衰竭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三位一体"社会支持模式有助于改善基层精防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缓解职业倦怠感,提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合并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仅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合并劳动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健康教育等综合性康复训练措施;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住院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进行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评定并比较两组评分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PRS和IPROS评分从第4周起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BPRS和IPROS评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BPRS和IPROS评分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合并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社交能力及认知功能,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分为A组、B组和C组。3组均按常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A、B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和劳动技能训练等综合性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均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联合进行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PANSS 量表有效率 A 组82.63%、B组82.31%、C组78.93%;IPROS有效率A组89.78%、B组88.82%、C组82.33%。A、B组PANSS及IPROS有效率均更高于C组(P<0.05),A、B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药物治疗合并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改善有益。  相似文献   
6.
吴雷  金国林  徐莉  林丽红 《新中医》2022,54(22):30-33
目的:观察疏土汤加味治疗肝郁痰结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6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 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疏土汤加味治疗; 2 组均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 以及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74.1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PANSS 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BPRS 量表中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兴奋、敌对猜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土汤加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肝郁痰结型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各40例,共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以评定疗效以及社会功能改善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和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项目分、阴性项目分和一般精神病理项目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各项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PS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奥氮平组(63.7±8.5)分比(53.4±7.8)分;齐拉西酮组(72.6±9.3)分比(53.1±7.2)分,P均〈0.05],且齐拉西酮组较奥氮平组更高(P〈0.05)。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5%(19,40),TESS评分为(11.2±4.4)分,而齐拉西酮组分别为42.5%(17,40)与(10.4±3.8)分,与奥氮平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相当,耐受性良好,但齐拉西酮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氯丙嗪、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氯丙嗪组(38例)、奥氮平组(41例)和齐拉西酮组(41例),于入组前、治疗后第12周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随访评定.结果 经12周治疗,三组治疗前后BPRS测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1) =6.49,P<0.05],而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2周末,齐拉西酮组和奥氮平组WCST[F(5,47)=18.30,P<0.05]、PSP[F(5,47)=10.02,P<0.05]和WAIS-RC[F(5,47) =6.74,P <0.05]评分显著优于氯丙嗪组.结论 氯丙嗪、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均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认知功能损害的改善效果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实施于患者,笔者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工作经验,积极寻找穿刺失败的原因。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要求笔者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具有慎独精神,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实施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留置针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既减轻患者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王东波  徐松泉  汤庆平  朱桂东  金国林  曹江 《浙江医学》2013,(23):2093-2095,2098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合并认知治疗对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且经过充足抗抑郁药物治疗20周以上。症状部分缓解而未达到痊愈的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临床管理组(CM组)52例和合并认知治疗组(CBT组)54例,连续治疗20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与治疗后4、10、20周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缓解率以及48周复燃率;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定。结果治疗第4周末,CBT组HAMD总分、焦虑因子分显著下降;治疗第20周末,两组HAMD总分、焦虑因子分、睡眠因子分、抑郁因子分均明显下降,与CM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BT组有效率为68.5%(37/54),CM组为42.3%(22/52);CBT组完全缓解率(24.1%)较CM组(13.5%)高;随访48周,CBT组复燃率(2212%)较CM组(42.3%)低;TCSQ结果显示,CBT组患者表现出更多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抗抑郁药配合认知治疗是改善社区老年抑郁症残留症状的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复燃率,可能与患者应对方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