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损害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对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的76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进行评估,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结果1患者组100-1、记图、再认、再生、触摸、理解、背数和记忆智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2患者组有41例(53.95%)、对照组有7例(11.67%)、常模中有15.87%的人记忆智商在85分以下,患者组较对照组及常模均有显著高的记忆异常发生率(χ^2=26.246,μ=9.067;P〈0.01);3患者组阴性症状与再认、触摸及全量表分呈负相关(P〈0.05,P〈0.01);PANSS量表总分与记图呈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记忆障碍,且记忆损害与阴性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损害状况及认知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6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非干预组37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训练,观察6周。抽取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名健康少年儿童作为对照组。于认知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中国韦氏儿童记忆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记忆损害状况,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国韦氏儿童记忆量表100.1、记图、再认、再生、触摸、理解、背数和记忆智商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认知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中国韦氏儿童记忆量表累加、理解、全量表分及记忆智商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记忆损害问题,认知功能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损害状况,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志英  郭素芹 《安徽医药》2016,20(11):2128-2131
目的 比较三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三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初诊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临床症状:治疗前,三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PANSS)量表总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B、C三组阳性、阴性、病理学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组t=5.915、3.636、4.243、4.646;B组t=6.462、3.096、6.696、5.512;C组t=4.093、3.059、4.206、3.868,P均<0.05),但三组治疗6个月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治疗前,三组个人与社会功能(PSP)表及服药态度(DAI)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B、C三组PSP评分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7、3.005、5.4994,P<0.05),但三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DAI评分均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7、5.206、2.934,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静坐不能为三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0%、23.33%、26.67%;B组乏力发生率为43.33%,高于C组(P<0.05);A组肌张力障碍发生率高于B、C组(P<0.05);B组口干、便秘、嗜睡发生率均高于A、C组(P<0.05)。结论 三种抗精神病药物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以奥氮平在病理学改善方面更为显著,但三种药物在服药依从性及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以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了解儿童强迫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为儿童强迫障碍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37例首次发病的儿童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强迫症诊断标准,以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与强迫症组相匹配的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使用Yale.Brown强迫量表对强迫症状患者进行症状评定.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验、Stroop测验、连线测验、视觉空间记忆、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迷宫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强迫症组的木块(7.06±3.64)、排列(6.79±4.67)、拼凑(7.88±3.96)、单词(78.94±13.61)、颜色(69.41±25.25)、色词(32.12±15.28)、视觉空间3次测试[(5.98±5.65)(6.64±7.45) (7.74±4.48)]、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18.55±5.66)、词语流畅性(13.80±7.04)及迷宫测验(13.01±10.22)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木块(10.03±2.35)、排列(8.90±1.71)、拼凑(9.47±2.28)、单词(89.45±19.85)、颜色(80.34±16.56)、色词(45.69±6.34)、视觉空间3次测试[(8.24±2.82)(9.08±1.78) (9.08±1.78)]、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23.69±4.64)、词语流畅性(17.52±5.84)及迷宫测验(20.34±4.12)],连线测验评分(58.01±37.18)高于对照组(42.80±11.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儿童强迫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涉及非语言能力、注意、记忆及执行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5.
医院文化与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郭素芹 《护理研究》2006,20(16):1479-1479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医院文化在提升医院品牌、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病人吸引力、凝聚医院员工的斗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的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今各级医院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医院,在竞争中必将处于优势地位。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利用医院文化的特性和优势,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已成为护理人员思考的一个热点问题。1医院文化的核心内容医院文化是指特定的群体在医疗及相关领域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具有医院自身特点的行业文化[1]…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儿颅脑结构异常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儿颅脑结构异常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和39名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MRI进行颅脑结构测量,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手册》(C-WISC)评估其认知功能。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儿第三脑室横径、侧脑室前脚间距、左右颞角宽度、左右外侧裂脑沟根部宽、额叶和顶叶脑沟宽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5),胼胝体厚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2.精神分裂症患儿第三脑室横径与常识、领悟、算术、数字广度、言语总分、言语智商(VIQ)、全量表分及全量表智商(FIQ)均呈负相关(Pa<0.05),第三脑室侧壁至左右脑岛面距、侧脑室前脚间距、侧脑室体最大距与常识均呈负相关(Pa<0.05),左右颞角宽度与常识、算术、言语总分、VIQ、全量表分及FIQ均呈负相关(Pa<0.05),左右外侧裂脑沟根部宽与常识、算术、数字广度、言语总分、VIQ、全量表分及FIQ均呈负相关(Pa<0.05),额叶脑沟宽与算术、言语总分及VIQ均呈负相关(Pa<0.05),顶叶脑沟宽与常识、算术、言语总分及VIQ均呈负相关(Pa<0.05),胼胝体厚与常识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儿存在显著的脑室扩大和脑结构异常,脑室扩大和脑结构异常与认知损害存在相关关系,脑室扩大和脑结构异常越明显,认知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8.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很快被医师和病人所接受。然而LC是一种高新技术,据大宗文献报道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仍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防治也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有关它的并发症报道也越来越多,及早发现这些并发症相当重要,现将有关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IL 6、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的变化 ,及其与精神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患者组为 30例未用过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 ,对照组为 2 0例无精神疾患的轻微脑外伤患者 ,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 2、IL 6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IgG。 结果  (1)患者组血浆及脑脊液IL 2、IL 6和IgG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和P <0 0 5 )。(2 )在患者组中 ,血浆IL 6与血浆IgG(r =0 6 90 )和脑脊液IL 6 (r =0 4 2 5 )呈正相关 (P <0 0 1和P <0 0 5 ) ,血浆IgG与脑脊液IgG呈正相关 (r =0 4 0 9,P <0 0 5 ) ;脑脊液IL 6与脑脊液IgG呈正相关 (r =0 5 10 ,P <0 0 5 )。在对照组中 ,血浆IL 2与血浆IL 6 (r =0 5 0 4 ,P <0 0 5 )和IgG (r =0 74 0 ,P <0 0 1)呈正相关 ,血浆IL 6与血浆IgG(r=0 6 75 ,P <0 0 1)和脑脊液IL 6 (r =0 6 33,P <0 0 1)呈正相关 ,血浆IgG与脑脊液IgG(r =0 6 19,P <0 0 5 )呈正相关。 (3)血浆IL 2与P因子分呈正相关 (r =0 6 4 5 ,P =0 0 0 )。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处于免疫激活状态 ,IL 2、IL 6、IgG与精神病理之间存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及IL-6与精神病理的关系。方法对41例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IL-6血浆水平,用健康儿童少年作对照,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及其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组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4、8周末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IL-6水平与阳性症状呈正相关,治疗后4、8周末一般病理分减分率、治疗后8周末PANSS总分减分率与IL-6减分率呈正相关。结论儿童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免疫抑制作用,血浆IL-6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