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其鉴别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非透明细胞癌(non-ccRCC)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47例ccRCC及32例non-ccRCC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125例和测试集54例。将所有患者的增强CT资料导入ITK-SNAP软件,手动勾画ROI,获得16个特征,分别建立基于特征的随机森林(RF)模型和逻辑回归(LR)模型,采用ROC曲线观察模型对ccRCC的诊断效能。结果 训练集RF模型诊断ccRCC的AUC为0.96(P<0.05),特异度为1.00,敏感度0.83;LR模型诊断ccRCC的AUC为0.96(P<0.05),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0.83。测试集RF模型诊断ccRCC的AUC为0.96(P<0.05),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0.89;LR模型诊断ccRCC的AUC为0.88(P<0.05),特异度为0.90,敏感度为0.77。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鉴别ccRCC与non-ccRCC;RF模型诊断价值较LR模型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与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FPNET)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8年8月术后经病理确诊的22例SPTP病人[男4例,女18例;年龄15~51岁,平均(31.5±10.1)岁]及12例NFPNET病人[男4例,女8例;年龄49~79岁,平均(56.8±14.2)岁],术前均行CT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2组的病灶位置、密度、钙化、钙化位置、边界、强化峰值出现时相、环形强化、导管扩张及远处转移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的病灶长径、强化幅度进行比较。结果 NFPNET组发病年龄[(56.8±14.2)岁]高于SPTP组[(31.5±10.1)岁](t=-5.454,P=0.001)。2组的边界、有无钙化、强化峰值出现时相、强化幅度、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TP组边界较NFPNET组清晰;NFPNET组肿瘤钙化者少于SPTP组;SPTP组强化峰值多出现于门静脉期,而NFPNET组强化峰值多见于动脉期,且强化幅度较SPTP组高。NFPNET组发生远处转移者多于SPTP组。2组间肿瘤的位置、长径、密度、钙化位置、有无环形强化、有无导管扩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及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