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颅脑常规MRI、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_1序列及SWI对颅内静脉窦及其内血栓的显像,评价3D CUBE T_1序列和SWI对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临床疑诊CVST的34例患者。行颅脑MRI平扫、MRV、SWI、3D CUBE T_1序列检查。将颅脑平扫与MRV的诊断结果作为确诊CVST的参照诊断,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估3D CUBE T_1序列及SWI在患者及静脉窦血管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以参照诊断为依据评判CVST的阳性患者共9例,共累计24处病变静脉窦节段。3D CUBE T_1序列在患者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2%,ROC曲线下面积为0.98;在静脉窦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97.7%,ROC曲线下面积为0.97。SWI在患者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76.2%,ROC曲线下面积为0.71;在静脉窦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95.4%,ROC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与SWI相比,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_1序列对CVST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性高,能够为CVS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1岁6个月,运动、智力发育落后。查体:头围小,约36cm,运动落后,智力低下,语言表达障碍。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尿PCR检查阳性。颅脑GT平扫示:双侧脑室周围脑实质及小脑见多发斑片状、点状高密度钙化灶,脑回宽大,无正常脑沟、脑回形成,大脑髓质内可见弥漫分布的低密度灶,小脑发育不良(见图1、2)。诊断:先天性颅内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斜矢状位多平面重组对大前庭水管(1arge vestibular aqueduct,LVA)的诊断价值,寻求对前庭水管扩大的最佳诊断方法。方法对83例(166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行HRCT横断位扫描,对原始数据行冠状位及斜矢状位的多平面重组,所得图像由2位影像学医师及1位耳科医师分别进行诊断,并比较作出诊断所需观察图像幅数。结果被三位医师诊断为LVA的耳数,轴位分别为23耳、20耳、21耳,冠状位分别为19耳、18耳、20耳,重组斜矢状位分别为27耳、27耳、27耳;轴位所需图像幅数平均为6幅。冠状位平均为9幅,斜矢状位为2幅。结论HRCT斜矢状位多平面重组为诊断LVA的最佳图像,所需图像幅数最少,诊断正确率高,可以提高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病因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眼外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 通过对36例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治疗、观察,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辅助治疗。结果 儿童眼外伤治愈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儿童自律能力差、好动、互相打闹是致伤的主要原因。结论 儿童眼外伤的关键在于预防,显微手术技术能够尽可能地挽救和恢复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5.
无缝线小切口非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在基层应用的可行性.方法37例40眼白内障施行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小切口术后1周视力≥0.5者37眼占92.5%,3月后视力≥0.5者39眼占97.5%.对照组大切口术后1周视力≥0.5者7眼占58.3%,3月后视力≥0.5者8眼占66.7%.角膜散光度小切口术后1周(1.34±0.67)D,3月后(0.79±1.54)D,大切口术后1周(2.47±1.76)D,3月后(2.13±1.54)D.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检验P<0.05).结论该术式切口无需缝线,视力恢复快,散光度小而稳定,不需昂贵医疗设备,易于掌握,适合在贫困及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易明岗  赵建设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5):805+867-805,867
患儿男,9岁11月。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时尿痛,体温正常,伴尿频尿急,当地医院考虑为尿路感染,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后间断反复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均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近半月来症状明显,来我院就诊。查体(-)。影像表现:腹部B超示(入院时):膀胱三角处可见一个大小约为5.8cm ×2.8cm的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左肾大小约为10.7cm ×6.7cm ,肾盂肾盏扩张,肾盂宽约2.0cm ,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上段宽约0.9cm ,下段宽约0.8cm ,输尿管远端近膀胱处探及一大小约为0.9cm ×0.5cm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提示:膀胱巨大结石;左侧输尿管末端结石伴膀胱巨大结石,左肾中度积水。X线平片:盆腔正中位置见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滑锐利,其内见同心圆状略低密度影。提示:膀胱结石。复查腹部B超示(入院第7天):膀胱及膀胱内病变无明显改变,左侧输尿管远段宽约0.7cm ,输尿管内未探及异常团块回声,左肾盂宽约1.6cm。提示膀胱巨大结石,左肾轻度积水。腹部 M RI示:膀胱充盈欠佳,其内见一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大小约为5.6cm ×5.6cm ×2.7cm ,中心可见同心圆状长T1等T2信号影,膀胱壁不均匀增厚,以膀胱三角区为著,最厚处约为8.6mm ,左侧肾脏体积略大,肾盂肾盏积水、扩张饱满,左侧输尿管下段略扩张,最宽处约为0.6cm。M RU 示左侧肾盂肾盏积水扩张,肾盏杯口变钝、消失,部分呈囊状改变,左侧输尿管下段略扩张,膀胱充盈欠佳,其内见巨大充盈缺损,膀胱后壁形态不规则、毛糙。提示:膀胱巨大结石;左肾及输尿管轻度扩张积水;膀胱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与背景抑制DWI(DWIBS)、基于3D短T1反转恢复(3D-STIR)序列对比,探讨3D-nerve序列对新生儿臂丛神经的成像效果。方法 对15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新生儿行MR扫描,扫描序列包括3D-nerve、DWBIS、3D-STIR,评估每个序列图像的血管搏动伪影、脂肪抑制均匀性及臂丛神经分支的显示效果,并测量神经-脂肪比,神经-肌肉比。结果 臂丛神经在DWIBS序列图像上显示效果差,无法观察;3D-nerve血管搏动伪影和脂肪抑制不均匀与3D-ST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D-nerve、3D-STIR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根、神经干的显示率均为100%(15/15);3D nerve对神经束、神经支的显示率为100%(15/15)和66.67%(10/15),3D-STIR对神经束、神经支的显示率为93.33%(14/15)和53.33%(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71)。3D-nerve序列神经-脂肪比和神经-肌肉比优于3D-STIR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nerve序列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中的成像效果明显优于DWBIS及3D-STIR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现阶段不同疾病类型的儿童介入手术患儿的受照剂量,并对临床中与辐射剂量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的收集2019年7—9月济南某儿科三甲医院导管室手术间所进行的所有介入手术病例,记录患儿的个人情况及辐射剂量报告。结果 纳入263例患儿中,血管瘤所占比例为27%、脉管畸形49%、母细胞瘤14%、先天性心脏病8%、其他疾病2%,剂量面积乘积(DAP)的中位数最大的为毛细血管畸形66.0 mGy·m2、最小的为视网膜母细胞瘤 0.6 mGy·m2和淋巴管畸形0.02 mGy·m2。累积剂量中位数最大的为毛细血管畸形4132.0 mGy、最小的为淋巴管畸形1.2 mGy。对具有分析意义的血管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和静脉畸形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静脉畸形组和血管瘤组的DAP值表现均显著高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P < 0.05),静脉畸形组和血管瘤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 > 0.05);血管瘤组的CD值表现均显著高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组和静脉畸形组(P < 0.05),视网膜母细胞瘤组和静脉畸形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中年龄(β = 0.188,P < 0.05)、体重(β = -0.185,P < 0.05)、球管电压(β = 0.565,P < 0.05)、球管电流(β = -0.061,P < 0.05)和光野大小(β = 0.335,P < 0.05)因素均会对患儿的受照剂量产生影响,脉冲时间和铜过滤与患儿受照剂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儿童介入手术的类型和比例,评估了每种介入手术的患儿受照剂量水平,患儿本体特性、设备的曝光参数与患儿辐射剂量相关,可用于儿童介入手术辐射剂量与防护的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自旋回波弥散加权成像(TSE-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2~12岁常规颅脑MRI正常的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ID/GD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ID/GDD诊断标准且常规颅脑MRI正常的578例患儿及同年龄段375例正常儿童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颅脑TSE-DWI序列及常规序列扫描。分析正常对照组儿童各脑区不同年龄亚组、各年龄亚组不同ID/GDD程度患儿各脑区ADC值差异,社会适应行为评分(ABAS-Ⅱ)对ID/GDD患儿各脑区ADC值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额颞叶白质、胼胝体、内囊、半卵圆中心、小脑齿状核、视放射、丘脑、豆状核及尾状核ADC值随年龄升高而降低(P < 0.05)。各年龄组ID/GDD患儿深、浅部白质,深部灰质核团及浅部灰质4岁~组ADC值随ID/GDD程度升高而升高(P < 0.05)。深、浅部白质及深部灰质核团,各ID/GDD组ADC值随年龄的升高而降低(P < 0.05)。ID/GDD患儿ADC值随ABAS-Ⅱ评分升高而降低(P < 0.05)。结论 ADC能反映常规颅脑MRI正常ID/GDD患儿各脑区细微结构变化,对社会适应性方面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为ID/GDD患儿定量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成像在儿童Ⅰ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FCDⅠ型患儿的MRI及相关临床资料,比较高分辨成像与MRI常规序列对Ⅰ型FCD各主要MRI征象(局灶性灰白质分界模糊、局灶性皮质结构异常、白质异常信号灶及局限性脑叶萎缩/发育不全)的检出率,以及对病灶范围、边界及完整性评估中的对比。结果高分辨成像对局灶性灰白质分界模糊、局灶性皮质结构异常及白质异常信号灶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序列(P<0.05),对局限性脑叶萎缩/发育不全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T1WI对病灶范围及边界的显示要优于常规T1WI序列,3D-T2FLAIR较常规T2FLAIR序列更能够较完整显示病灶。结论MRI高分辨成像可提高Ⅰ型FCD各种主要征象的检出率,能够更完整显示病灶及准确评估病灶范围、边界,为术前首选MRI成像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