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 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器官血液灌流量减少或血流被完全阻断可使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近年来对脏器缺血性损伤的研究在细胞因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开展,尤其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在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逐步受到了关注. 目的 对IL-17在脏器缺血性损伤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 介绍IL-17的细胞因子家族、基因调节、信号转导通路,重点阐述IL-17在脏器缺血性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趋向 针对IL-17参与脏器缺血性损伤过程的作用靶点,一些药物或者疗法可能能够减轻或逆转脏器的缺血性损伤,这将成为以后临床基础研究的新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择期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和常规镇痛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QLB组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阻滞完善后,在全麻下手术;C组患者在常规全麻后手术,术毕均使用舒芬太尼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维持术后48 h内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PCIA累计用量及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术后4、8、12、24、48小时的咳嗽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PCIA相关并发症,包括瘙痒、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及QLB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QLB组和C组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在性别构成、身高、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瑞芬太尼用量、48 h内PCIA累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可以提供有效镇痛,明显减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降低明显镇痛相关并发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DEX)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局部炎性反应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43~64岁,体质量50~81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DEX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室后,局部麻醉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R组患者注射0.5%罗哌卡因20 m L;DR组患者注射0.5%罗哌卡因20m L+DEX 1μg/kg。然后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毕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分别于术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时,采集患者膝关节腔引流袋中引流液,检测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浓度;在上述同样时间点,评估记录患者静息和运动情况下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PCIA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患者股神经阻滞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变化,静息和运动VAS评分的整体趋势都是在术后12 h达到峰值,然后再下降的一个过程。与R组比较,DR组患者的IL-6和TNF-α指标以及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在术后12 h、24 h和48 h的值都低于R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可以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腔局部炎性反应、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琳  王瑞婷  贺克强  凡小庆 《安徽医药》2015,19(9):1795-1798
目的:评价围体外循环期七氟烷预处理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预处理组( S组)和对照组( C组),每组15例。 S组在中心静脉成功置管后开始吸入浓度2%的七氟烷至CPB开始,C组不给任何吸入麻醉药。在CPB前( T1)、停止CPB后即刻( T2)、CPB结束后2h(T3)、CPB结束后6 h(T4)和CPB结束后24 h(T5)五个时间点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标本,测量血清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两组患儿CPB前(T1)的I-FABP、DAO、IL-6和TNF-α的血清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PB前(T1)相比较,两组患儿CPB停止后各时间点的I-FABP、DAO、IL-6和TNF-α的血清浓度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S组的I-FABP、DAO、IL-6和TNF-α的血清浓度在CPB停止后各时间点均较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儿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中有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受损。(2)2%七氟烷预处理对围体循期炎症反应可能有抑制作用,对肠黏膜膜屏障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剂量的地佐辛和帕瑞昔布钠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患者16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P组)、地佐辛10 mg(D组)、帕瑞昔布钠40 mg+地佐辛10 mg(PD组)及等容量生理盐水(C组).观察患者在PACU的RSS躁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P、D、PD三组的躁动评分和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而PD组又明显低于P组和D组(P<0.05);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联合帕瑞昔布钠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择期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和常规镇痛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QLB组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阻滞完善后,在全麻下手术;C组患者在常规全麻后手术,术毕均使用舒芬太尼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维持术后48 h内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PCIA累计用量及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术后4、8、12、24、48小时的咳嗽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PCIA相关并发症,包括瘙痒、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及QLB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QLB组和C组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在性别构成、身高、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瑞芬太尼用量、48 h内PCIA累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可以提供有效镇痛,明显减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降低明显镇痛相关并发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讨论制药工程专业的定佗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产学结合“3+1”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确定了该方案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或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后均行PCIA,镇痛药配方分别为地佐辛30 mg+芬太尼0.5 mg(A组),地佐辛3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B组),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200 mg(C组),均加入托烷司琼6mg,且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初始负荷剂量2 ml,背景剂量2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8、24、48h的VAS疼痛评分、Prince-Henry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4h,A组VAS疼痛评分、Prince-Henry疼痛评分和术后24 h内PCA按压次数明显高于B、C组(P<0.05).术后2h,A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B、C组,术后4、8、24 h高于B、C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而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在术后最初数小时内镇痛效果欠佳,不良反应偏高.  相似文献   
10.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为临床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躁动严重时可造成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合理地预防以减少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是麻醉管理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比较临床常用剂量的地佐辛和芬太尼预防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