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马尾藻甾醇及其24-差向异构体的抗结核活性。方法 运用半制备HPLC法分到马尾藻甾醇异构体,1H-NMR鉴定异构体的化学结构;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 MIC)、单独使用及联合用药的杀菌作用;采用PNPA法评价化合物对芳胺N-乙酰基转移酶(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s, NAT)的抑制作用,并使用ledock go软件进行分子虚拟对接实验。结果 获得24S-和24R-马尾藻甾醇;马尾藻甾醇、24S异构体和24R异构体对M. tuberculosis的MIC值分别是25 μM、12.5 μM和 >100μM,对NAT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45.27%、46.95%和29.20%。马尾藻甾醇和24S异构体还能增强氧氟沙星的杀菌作用。从数值上看,24S异构体活性强于24R异构体,分子对接实验提示24S异构体与NAT蛋白之间的结合比24R异构体更牢固。结论 马尾藻甾醇及其24S异构体在体外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杀菌作用,可能与细菌胆固醇代谢有关,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恶性腹腔积液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恶性腹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找有关VEGF在恶性腹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的文献,检索时间从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QUADAS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应用Meta-Disc 1.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并绘制SROC曲线,对诊断性试验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分别为:合并敏感度81%[95%CI(0.75,0.85)],合并特异度90%[95%CI(0.86,0.94)],DOR 50.45[95%CI(28.37,89.73)],SROC曲线下面积(AUC)0.9507(SE=0.0130),Q=0.8914(SE=0.0176)。本研究还对人种、试剂来源进行了亚组分析,其中VEGF试剂盒购自R&D公司的3个研究(χ2=0.05,P=0.9750;I2=0.0%)同质性较好,AUC=0.9675(SE=0.0167)。结论经SROC曲线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恶性腹腔积液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重要的筛查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苦参汤治疗隐孢子虫病的潜在作用靶标及协同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及蛋白质信息数据库(The Universal Protein Resource, UniProt),获取苦参汤主要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潜在靶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TCMSP数据库未收录的成分加以补充,利用TargetNet数据库在线预测所补充活性成分的靶标基因。应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构建与分析,在比较毒物遗传学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隐孢子虫病相关疾病靶标。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注释分析,采用BioGPS数据库定位关键靶标的组织器官分布,应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苦参汤活性成分38种,其中核心成分为槲皮素、(+)⁃14α⁃羟基苦参碱、芹菜素等。预测得到831个苦参汤相关靶标及512个隐孢子虫病相关靶标。PPI网络分析发现AKT1、TNF、IL⁃6等69个关键靶标。苦参汤治疗隐孢子虫病可能与303个生物进程、46种分子功能、29种细胞组分相关,Toll样受体(TLR)、核因子kappa B(NF⁃ĸ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LR)信号通路等13条KEGG通路在多靶标协同作用下发挥治疗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核心靶标主要分布于血液和免疫系统。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靶标对接的结合能均小于0 kJ/mol,配体与受体结合紧密。结论 苦参汤中槲皮素、(+)⁃14α⁃羟基苦参碱、芹菜素等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TNF、IL⁃6等靶标,进而调控TLR、NLR、NF⁃κB等信号通路,并主要在血液免疫系统中协同发挥对隐孢子虫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汤永飞  詹娜  黄亚冰  刘琳  王则胜 《西部医学》2012,24(11):2116-2118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4(BMP-4)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5例结肠癌、30例结肠腺瘤、30例正常结肠组织石蜡切片中BMP-4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BMP-4阳性表达率为61.5%(40/65例),结肠腺瘤表达率为17%(5/30例),正常结肠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Z/30)且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MP-4的阳性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的结肠癌组织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MP-4的阳性表达在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存在BMP-4的阳性表达,其表达与结肠癌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联合低剂量螺旋CT(LDCT)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12 568例体检资料,男7 453例、女5 115例,筛选出肺癌高危人群1 324例纳入本研究,该人群均进行胸部X线检查。随机选取443例患者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测;488例患者采用血清自身抗体进行检测;393例患者采用血清自身抗体联合低剂量螺旋CT检测。均随访一年,比较不同筛查方法对肺结节初筛阳性率及肺癌确诊率,早期肺癌筛查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 血清自身抗体联合低剂量螺旋CT检测对于发现肺结节的初筛率、肺癌的确诊率及不同直径肺结节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低剂量螺旋CT组及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组(P<0.001)。血清自身抗体联合低剂量螺旋CT检测的特异性为89.1%,敏感度为88.4%,AUC为0.863。结论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联合低剂量螺旋CT可明显提高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的确诊率,为寻找肺癌筛查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及其基因扩增情况,并探讨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67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情况。结果:食管癌组织中HER-2/neu蛋白表达水平与基因扩增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HER-2/neu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系(P<0.05),而HER-2/neu基因扩增仅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有关系(p<0.05)。HER-2/neu蛋白过表达和基因扩增阳性均可缩短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P<0.05)。结论:HER-2/neu蛋白过表达及基因扩增可能是食管癌患者的一个预后指标,联合检测HER-2/neu蛋白表达水平及基因扩增程度对于食管癌的靶向治疗可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詹娜  黎辉  王则胜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35-437,i0016
目的分析发生于颅内鞍区软骨样脊索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鞍区软骨样脊索瘤进行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出现灶性软骨分化。免疫组化:CK、S-100、EMAv、imentin均呈( )。结论软骨样脊索瘤的形态学特征酷似软骨肉瘤。应用免疫组化可以鉴别两者。  相似文献   
8.
王梦雪  蒋盈  詹娜  何美佳  刘红兵 《中草药》2017,48(21):4398-4402
目的鉴定中药海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中的单半乳糖基单酰基甘油酯(monogalactosylmonoacylglycerol,MGMG),分析sn-1型和sn-2型位置异构体的化学特征。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分离得到MGMG,采用NMR、HR-ESI-MS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采用HPLC、HPLC-ESI-MS/MS分析位置异构体的互变及其色谱-质谱特征。结果分离到并鉴定5个MGMG,酰基分别为十八碳四烯酰基、十八碳三烯酰基、二十碳四烯酰基、十八碳二烯酰基和十八碳单烯酰基;sn-1型和sn-2型MGMG单体均不稳定,会相互迅速转变直至sn-1型为主(相对峰面积85∶15)的平衡状态。sn-2型在反相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较sn-1型小,先被洗脱;两者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丰度有较大差异,以[M+Na-Gal]~+为基峰(100%),sn-2型的[M+Na-RCOOH]~+丰度50%,sn-1型的[M+Na-RCOOH]~+丰度20%。结论首次从褐藻门中分离鉴定上述5个MGMG,阐明了sn-1型和sn-2型MGMG之间的互变过程,首次报道这2种位置异构体的色谱-质谱特征,可用于MGMG类化合物酰基取代位置的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75例PGI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PGIL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5:1,年龄(56.96±14.51)岁,其中43例(57.33%)患者以腹部隐痛为主要症状.51例(68.00%)患者CEA升高,17例(32.69%)患者行大便隐血试验(+).胃镜/肠镜诊断阳性率为74.58%.9例直肠淋巴瘤患者之中,有5例直肠指诊阳性,直肠指诊的阳性率为55.56%.75例PGIL患者均已行病理检查,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3例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6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7例为其它病理类型.按照Ann Arbor标准分期,ⅠE期7例(9.33%),ⅡE期25例(33.33%,ⅢE 11例(14.67%),IVE期32例(42.67%).41例患者行CHOP化疗方案,12例患者行R-CHOP化疗方案,3例行手术治疗,19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症状以腹痛为主,确诊主要依靠内镜下活检,内镜下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行腹腔探查术明确诊断.CEA、大便隐血试验对PGIL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而直肠指诊对直肠淋巴瘤的初诊有重要意义.早期PGIL患者以PGL多见,而中晚期PGIL患者以PIL多见.病理类型以DLBCL和MALT为主.DLBCL型PGIL治疗首选CHOP/R-CHOP,MALT型PGIL患者首选HP根除疗法,手术适用于PGIL的并发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二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例LC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未成年男性患儿颅骨受累伴骨质破坏,1例为单发灶累及眶后壁导致突眼,另1例为多发灶导致额部及枕部多发包块,2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LCH(其中1例为嗜酸性肉芽肿).第1例给予病灶切除术加放疗,第2例未行放化疗.结论 LCH是一种综合征,头颈部受累很常见,病灶定位于颅骨时可表现为头部包块、眼球突出等,临床上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LCH可能.确诊需要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据.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及受累器官选择治疗方案.预后与受累器官数目和功能受损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