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分析极重度聋儿声母获得情况及易出现的错误,提出针对性的临床言语康复矫治方案和发音训练建议,为提高聋儿的语音获得、言语清晰度,更科学地开展语训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方法]采用三级人员评估法对杭州聋儿康复中心的12名平均年龄7岁且佩戴助听器的无器质性构音障碍、无智力障碍的极重度聋儿进行声母发音清晰度测试.[结果]被试聋儿最先掌握的声母为/b.d.m.n.1/等,其次为/j.zh.sh.r/等,较差的是/c.ch.k/.7岁极重度聋儿的言语康复等级为三级,所达到的语言年龄为3岁.[结论] 以发音方法对声母进行分析,边音正确率最高,塞音送气音正确率低.以发音部位分析,唇齿音正确率最高,舌根音正确率低.声母的替代、缺失错误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本地区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分型、发生率和自然转归。方法 根据耳廓形态畸形的诊断标准,判断形态学分型,分析各类型发生率和自然好转率。结果 共筛查4368例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1771例(40.54%),男婴发病率高于女婴(χ2=5.03,P >0.05),各类型发病率左右耳一致(P <0.05);垂耳、耳轮形态畸形和环缩耳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3.06%、7.90%和6.32%;Stahl's耳和耳轮形态畸形自然好转率最高,分别为94.44%和82.44%。结论 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发生率较高,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采用听力筛查同时进行耳廓形态筛查模式;Stahl's耳和耳轮形态畸形自然好转率高,不必急于矫正,可适度放宽观察期限。  相似文献   
3.
蒋黎艳  雷朝霞  娄志武  忻容 《吉林医学》2013,34(16):3111-311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在新生儿听力复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出生3~5 d的新生儿6 585例使用TEO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在生后42天使用TEOAE加AABR进行复筛,TEOAE或AABR未通过者均接受ABR检查。结果:TEOAE初筛有526例(7.99%)未通过,未通过者进行复筛,其中46例(8.75%)未通过,最终通过ABR确诊听力异常的10例,听力障碍发病率为0.15%;初筛假阳性率7.85%,联合复筛假阳性率6.98%,初筛假阴性率0.76%,联合复筛假阴性率0.38%。结论:TEOAE加AABR联合复筛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同时可对听力障碍的患儿早发现、早干预,有利于提高新生儿语言和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口部运动功能训练结合语音治疗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62例FA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针对性的语音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口部运动功能训练。治疗6~9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言语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完全治愈23例,明显好转7例,效果不明显1例,整体构音清晰度为(90.31±1.14)%,整体口部运动功能得分为(89.05±4.21)分。对照组完全治愈19例,明显好转3例,效果不明显9例,整体构音清晰度为(66.23±2.12)%,整体口部运动功能得分为(56.81±10.11)分,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部运动功能训练结合语音治疗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各分型的发生率和自愈率。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4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0 659例新生儿耳廓形态资料。在新生儿听力筛查时,结合进行耳廓形态学检查,分别记录初次检查和满月复查时各耳廓形态的检查结果。总结分析耳廓形态畸形各分型发生率及满月时的自愈率。比较各类型左右耳的发生数,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10 659例新生儿纳入研究,其中44.89%(4 785例)的新生儿表现为耳廓形态畸形。共7 738耳表现为耳廓形态畸形,发生率为36.30%(7 738/21 318)。持续跟踪随访的1 022例(2 044耳)患儿中,初查异常1 741耳,满月复查750耳自愈,自愈率为43.08%(750/1 7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早产儿、男性是耳廓形态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发生率高,应早发现,定期跟踪随访。对于自愈率高的耳轮畸形、stahl′s耳、垂耳这3种类型,可以适当放宽观察期,其他耳型应尽早治疗,避免错过最佳矫正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本地区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的分型、发生率和自然转归。方法根据耳廓形态畸形的诊断标准,判断形态学分型,分析各类型发生率和自然好转率。结果共筛查4368例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1771例(40.54%),男婴发病率高于女婴(χ~2=5.03,P>0.05),各类型发病率左右耳一致(P<0.05);垂耳、耳轮形态畸形和环缩耳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3.06%、7.90%和6.32%;Stahl's耳和耳轮形态畸形自然好转率最高,分别为94.44%和82.44%。结论新生儿耳廓形态畸形发生率较高,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采用听力筛查同时进行耳廓形态筛查模式;Stahl's耳和耳轮形态畸形自然好转率高,不必急于矫正,可适度放宽观察期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结合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中的早期干预效果,为运动发育迟缓儿童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康复中心收治确诊为运动发育迟缓且符合标准的患儿101例,按不同训练方案分为干预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早期运动干预训练。根据PDMS-2评估结果,干预组患儿在常规早期干预训练下进行相应Peabody配套运动训练,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早期干预训练。训练1个疗程后采用PDMS-2对两组患儿的运动能力进行再次评估,比较两组的运动评估结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粗大运动商(GMQ)、精细运动商(FMQ)、总体运动商(TMQ)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评估显示干预组患儿较治疗前GMQ、FMQ、TMQ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3.17、3.97,P<0.01),且干预组GMQ、FMQ、TMQ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t=2.13、2.04、2.44,P<0.05)。干预前,两组精细运动或粗大运动偏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3,P>0.05)。结论 在运动发育迟缓儿童早期干预训练中使用PDMS-2及其配套运动训练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患儿家长对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认知水平,为临床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五官科门诊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就诊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家长109人,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先天性耳廓畸形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 患儿家长对“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是否有必要矫正?”条目回答正确率最高(93.6%,102/109);对“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严重吗?”条目回答正确率最低(33.0%,36/109)。结论 患儿家长对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的总认知度偏低,需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以推动后续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