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照研究改良限制-诱导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mCIMT)与感知提醒疗法(sensory cueing treatment, SCT)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招募6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mCIMT组(20例)、SCT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三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mCIMT组与SCT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接受连续3周的单侧和双侧上肢强化训练。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上肢功能评估,包括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FMA-UE)、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RAT)、运动活动日志(MAL)、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项评定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CIMT组与SCT组FMA-UE、ARAT、MAL与MBI得分均明显增加,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mCIMT组MAL使用数量与活动质量评分均优于SCT组,其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SCT组ARAT与MBI得分优于mCIMT组,其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单侧肢体强化训练(如m CIMT)与双侧上肢强化训练(如SCT)均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日常使用频率与运动质量,以及功能性活动表现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早期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例24指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患者,根据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介入时间分成两组,手术后4周内进行康复的7例13指为早期康复组,手术4周后进行康复的5例11指为对照组。两组采用近似的康复方法。肌腱功能采用肌腱总活动度测定(TAM)评定。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TAM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术后应尽早进行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不同频率功能性磁刺激(FMS)对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收治的200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5 Hz组、10 Hz组、20 Hz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0例。四组均采用常规神经内科临床药物、康复治疗、间歇导尿治疗,其中5 Hz组、10 Hz组、20 Hz组再分别给予5、10、20 Hz的FMS治疗,对照组给予同5 Hz组相同部位和参数的假刺激治疗。比较四组膀胱压力容量指标、排尿情况、恢复自主排尿时间、生活质量精简问卷(SQLP)评分、尿潴留疗效。结果 治疗前四组的各项膀胱压力容量指标水平、排尿情况、恢复自主排尿时间、SQL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四组的膀胱容量、膀胱压力均升高,5 Hz组、10 Hz组、20 Hz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四组的残余尿量均降低,5 Hz组、10 Hz组、20 Hz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呈现剂量效应。治疗后较治疗前四组的日均排尿次数、平均单次排尿量均增多,5 Hz组...  相似文献   
4.
5.
1病例资料患者郭先生,36岁,广东省揭阳人,国家级残疾运动员,患者于12岁时因台风,被吹倒的墙壁砸伤右下肢,由于未能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加之当地医疗技术有限,最终致使患者在当地医院行右侧大腿截肢手术。患者于17岁时被选入广东省级残疾运动员,主要参赛运动为跳高和跳远。期间参加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 51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 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 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 步行距离(6 MWT)均 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 LVEDD、LVESD 低于对照组,LVEF、6 MWT 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 %,高于对照组的 80.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左西孟旦 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感知提醒疗法(SCT)对痉挛型单侧脑瘫学龄儿童手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单侧脑瘫学龄儿童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例)与对照组(6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SCT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则仅增加SCT安慰治疗(研究结束后对照组即刻开始SCT疗法干预)。2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进行手部功能[包括布鲁金斯-奥塞特斯克运动能力测验-Ⅱ(BOTMP-II)中的子测验3——手部灵巧性和速度测试以及照顾者问卷(CFUS)]和握力以及拇指捏力评估。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CFUS-使用频率和CFUS-使用质量评分分别为(32.17±8.11)分和(29.25±7.76)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CFUS-使用频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CT疗法可显著改善痉挛型单侧脑瘫学龄儿童患侧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质量,但其对运动效能方面的疗效仍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镜像治疗是促进脑卒中患侧运动能力恢复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患者的正前方垂直放置一面镜子,透过镜子反射出健侧手的运动,患者观察镜中反射的影像,将健侧手的影像重叠于患肢上,因而建立视幻觉,最早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Rammachandran教授及同事提出~([1]),并首先应用于截肢后的幻肢痛患者身上,研究结果证实了镜像治疗能减轻或消除幻肢痛。1998年Altschuler~([2])在第28届美国神经科学年会上首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提醒治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活动和参与的疗效。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45例轻中度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3)和试验组(n=22)。对照组每天接受常规作业治疗,试验组患侧手臂佩戴定时提醒腕表,提醒患者需要完成的指定训练任务,共3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运动活动日志(MAL)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均有部分项目评分增加(P0.05),试验组FMA-UE、FIM评分,MAL、SIS多项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t1.183,P0.05),其他项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醒治疗法能有效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活动和参与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变化及益生菌干预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①选择2019年1-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体检科健康体检者15人为对照组,特需病房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0例为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20例为合并组.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方法完成3组肠道菌群测定;将扩增后获得的PCR产物进行纯化,根据不同的相似度水平,对所有序列完成操作分类单位(OTU)划分,以门、属、种统计完成群落组成,并比较分析3组肠道菌群的差异.②从合并组中选取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1、A2两组.A1组予以膳食管理,A2组在A1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OTU划分出14个细菌门,其中5个细菌门为3组共有.3组中丰度最高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平均丰度对照组为66.23±5.11,冠心病组为45.69±4.63,合并组为27.89±2.39);在属水平上,55份标本共鉴定36个细菌属,其中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萨特菌属等,在3组中含量均>1%,3组标本在上述细菌属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种水平上,共鉴定出24个细菌种,3组丰度较高的种包括:普雷沃菌卡布里、普通拟杆菌等.A2组益生菌干预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及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丰度均高于A1组(P<0.05);拟杆菌门丰度均低于A1组(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A1组(P<0.05).结论 PCR扩增及基因序列可用于检测冠心病及合并心衰患者体内有害菌群及促进健康的有益菌群;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给予益生菌干预能调节肠道菌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