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悬吊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训练、PNF技术、Bobath技术、姿势控制训练等,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动作进行训练,每天50min。B组按照A组相同训练计划每天训练30min,加用悬吊运动疗法进行训练20min,持续治疗30个工作日。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简易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功能评分(BBS)、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下肢FMA、BBS、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并且B组下肢FMA、BBS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的改善幅度较A组显著(均P0.05)。结论:悬吊核心稳定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住院患者步态功能康复的临床应用进展,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步态康复控制策略、在步态训练中的作用、对平衡功能以及步态时空参数这几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多角度深入地分析了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的积极作用和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训练的发展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下肢机器人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23例,PNF组(B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PNF技术治疗)22例,下肢机器人结合PNF技术组(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下肢机器人训练)23例,共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erg量表评估平衡能力(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价患者步行能力,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和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WS)评估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速度。结果:治疗2周后,C组在FMA-L、FAC和MWS方面显著优于A组(P0.01)和B组(P0.05)。治疗4周后,C组在FMA-L、BBS、FAC和MWS方面显著优于A组(P0.05)和B组(P0.05),B组在FMA-L、BBS、MWS方面优于A组(P0.05);组内比较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机器人结合PNF技术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和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椅面前倾角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时间及下肢肌肉激活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8月,脑卒中偏瘫患者15例,采用高强度海绵楔形垫调整座椅前倾角度,患者在平椅(0°)、前倾10°和前倾20°下分别完成5次坐-站转移,记录坐-站转移时间,双下肢股直肌、腘绳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头表面肌电(sEMG)信号。结果 前倾10°和20°时,各肌肉总肌电峰值、均方根(RMS)值和积分肌电(iEMG)值均比0°时降低(F > 4.530, P < 0.05),前倾20°时坐-站转移时间短于0°时( P < 0.05)。 结论 椅面前倾特定角度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物理治疗技术对慢性踝关节不稳(CAI)所致的神经肌肉控制障碍的干预效应。方法检索2010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PEDro、EBSCO和CNKI中CAI物理治疗相关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和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按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CEBM)证据水平进行分级。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不稳定平面训练为主的运动干预可显著改善CAI患者下肢平衡控制能力(ⅠA)和肌力(ⅡA);外部设备辅助下可提升干预效率(ⅡC),但对肌肉反应(ⅢC)和本体感觉(ⅡD)效果有限。6次及以上的手法治疗可提高下肢平衡能力(ⅠA),而贴扎对踝关节的本体感觉的即刻及短期效应并不显著(ⅠA)。结论以不稳定平面为主的运动干预和手法治疗在改善CAI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方面得到高质量的证据支持,应作为物理治疗的主要干预手段。贴扎及其他辅助具的应用可以作为辅助干预手段,有助于提高整体干预的效率;目前缺少研究支持理疗设备在CAI神经肌肉控制干预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重庆市体育局直管8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进行疼痛的相关调查与分析,为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重庆市体育局直管包括田径、武术、跳水、跆拳道、柔道、举重、拳击以及古典摔跤在内的8个运动项目的161名专业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制问卷、触诊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躯体疼痛及肌筋膜触发点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运动项目研究对象的疼痛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别差异(P0.05)。年龄18岁的研究对象疼痛发生率为90.91%,年龄≥18岁的研究对象疼痛发生率为91.67%(P0.05)。运动年限5年和运动年限≥5年的研究对象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8.24%和94.74%(P0.05)。随着运动等级的提升,研究对象疼痛发生率及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也随之升高,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运动等级与其疼痛、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存在线性相关(P0.05)。在所有运动项目中,存在腰腹部、膝关节疼痛人数在总疼痛人数中占比较高。且在纳入的所有运动项目中,研究对象腰腹部肌肉和股四头肌都存在高的触发点发生率。结论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随着运动等级的提高而增加,而不同性别、年龄以及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疼痛发生率差异并不显著。运动员疼痛部位与运动专项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腰腹部、膝关节疼痛发生率在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中都较高。肌筋膜触发点的位置与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背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20mins的基础上,增加腰背肌抗阻训练20mins;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40mins。两组每日训练1次,每周5次,持续3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采用Berg平衡功能评分(Berg balance scale,BBS)、下肢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lower extremity,FMA-L)、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m maximum walking speed,MWS)和站起-走计时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下肢Fugl-Meyer量表和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均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站起-走计时测试均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试验组Berg平衡功能评分、下肢Fugl-Meyer量表、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和站起-走计时测试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腰背肌抗阻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的足下垂和足内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踝关节形态的改变,Reynardemail[1]指出,足尖下垂,足底部内翻,造成足底不能有效地接触地面,重心不能有效地前移,从而导致步行功能障碍。足下垂和足内翻的程度是评估患者步行功能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2],Croce等[3]也认为客观、定量的评价足下垂合并足内翻的程度及预后对于指导患者康复治疗有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足下垂刺激仪对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30例脑卒中后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药物及康复干预基础上,于患者步行过程中使用足下垂刺激仪对患侧下肢腓总神经、胫前肌进行电刺激。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方式,分别检测给予电刺激及不给予电刺激时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变化情况,具体检测指标包括平地10m步行速度、爬10阶楼梯速度、步态不对称指数(GAI)、非偏瘫侧摆动时间变异性(STV)、生理消耗指数(PCI)及踝关节活动度(ROM)等。 结果入选患者步行过程中给予电刺激时,发现其10m步行速度[(17.15±3.03)m/s]、爬10阶楼梯速度[(5.90±0.55)m/s]、GAI(32.70±6.75)、STV(60.50±16.09)、PCI[(0.34±2.32)t/m]及踝关节ROM[背伸(15.00±13.03)°,屈曲(35.67±9.04)°,内翻(41.10±11.11)°]均较不给予电刺激时检查结果显著改善(P<0.05);而踝关节外翻角度在给予电刺激后无明显变化(P&rt;0.05)。 结论足下垂刺激仪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足下垂,增加行走时踝关节背伸角度,减小内翻角度,对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