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或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诱导的炎症通路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治疗PSD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PSD组、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组和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组。除SHAM组以外,通过阻塞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诱导脑缺血90 min后再灌注(reperfusion),然后给予慢性不可预测的温和刺激(CUMS)以诱导大鼠抑郁样行为。造模成功后24 h,MICT组和HIIT组大鼠开始行28 d对应强度的跑步训练,期间以每周测得的乳酸阈值和最大速度为标准调整跑台速度。SHAM组仅分离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不做插线处理,也不给予CUMS。分别于造模成功后24 h及最后1次运动训练后24 h,采用糖水消耗试验(SPT)、强迫游泳试验(FST)检测大鼠的抑郁情况;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肿瘤抑制因子PTEN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炎症小体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关键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 结果 与SHAM组相比,PSD组大鼠FST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5),SPT中的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与PSD组相比,MICT组和HIIT组大鼠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糖水消耗明显增多(P<0.05),表明运动训练后大鼠的抑郁程度减轻。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显示,与PSD组相比,MICT组和HIIT组大鼠脑缺血侧海马区的PTEN、NF-κB及NLRP3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且HIIT组PTEN、NF-κB及NLRP3表达均明显低于MICT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与PSD组相比,MICT组和HIIT组海马齿状回(DG)的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P<0.05),且HIIT组的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MICT组。 结论 运动训练通过抑制PTEN、NF-κB、NLRP3通路的激活,减少海马DG区凋亡蛋白的表达,减轻卒中后抑郁大鼠抑郁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HIIT的抗抑郁作用较MICT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3.
一、输液前思想准备 沉着冷静,不应因患儿的哭闹或家长的唠叨而受影响,专心细致地寻找血管,不轻易下针,力求不进行无把握穿刺。 二、静脉穿刺的角度 小儿的头皮静脉管腔直径很小,针头与血管的角度增大,极易穿透血管,又因其大多非常浅表,紧贴在皮下,所以针头穿过皮肤后,应立即改为平剌,与皮肤平行,不应使针头挑起,针头紧贴在血管壁上。不用角度而利用血管本身的弹性也能在平行时沿中陷刺入血管,动作不宜快。因血管细小,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西医工作者。数年来在农村实际工作中深深认識到,在目前农村医疗机构的医药現有情况下,不少疾病单靠西医实难解决。中医辨証灵活,效果显著,值得研究。因此近年来在党的中医政策感召下,通过业余学习中医理論及向老中医求教,并将学习所得运用于治疗中。現将治驗数例,彙报于下。 (一)辨經絡: 严××,女, 8岁,小学生。于本年2月×日从一丈多高楼梯上倒栽下来,头頂部跌伤有一如銅元大肿块,自此头暈,呕吐不止,第二日来院求診。检查患孩神志清楚,头部頂上正中有一如銅元大肿块,无出血裂口,訴头痛想吐,其他未有异常发現。断为厥阴經脉上额交巔处受震所致,投吳茱萸湯:吳萸二錢,党参二錢,生姜三錢,大枣三枚。一齐师i吐止,連服三剂而病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42例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15例)、EMGBF组(14例)和强化EMGBF组(13例)。3组患者均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每日30 min,每周5 d;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1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强化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2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2次,每周10次。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测量舌骨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向前、向上的运动幅度、时间,计算运动速率,采用吞咽障碍程度评定、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对3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高(P<0.05)、PAS评分较低(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虽然高于EMGB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PAS评分[(2.38±1.19)分]低于EMGBF组[(3.57±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上移运动速度均较高(P<0.05)。与EMGBF组治疗后比较,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34.10±12.67)mm/s]、上移运动速度[(34.30±9.16)mm/s]较高(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在改善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提高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方面优于常规吞咽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