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睾丸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真  叶明 《中国癌症杂志》1998,8(4):277-279
目的 本文报道我院自1971~1988年收治的10例原发睾丸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全部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睾丸切除术后再行后腹膜淋巴结清扫.3例后腹膜淋巴结阴性.方法 全组中2例接受术后放疗,7例接受辅助化疗.结果 二年和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30%.结论 由于原发睾丸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少见,本文结合文献报道探讨其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本病的治疗为手术结合化疗和放疗,加强化疗可能提高疗效.本病成人预后较儿童差,后腹膜淋巴结转移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在睾丸切除术后如CT等影像学诊断阴性,可不必行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对盆腔肿瘤放疗摆位误差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Elekta iView GT量化测定盆腔肿瘤放疗摆位中的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为放疗计划PTV的设定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方法对12例接受盆腔放疗的病例进行摆位误差量化测定,共获取244组图像数据。所有入组病例均为CT模拟定位及适形放疗。将每日前后野和两侧野的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采用盆腔骨性标志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记录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的移动,从得到的数据计算系统和随机误差。结果每日摆位误差的最大值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分别为9.9、14.0、21.1 mm,摆位的系统误差分别为0.5、0.2、2.3 mm。12例病例数据显示,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上移动幅度5~10 mm和>10mm的发生频率分别为8%、9%、21%和0%、1%、3%。结论应用EPID测定盆腔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为放疗计划PTV的设定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在PTV设定时,考虑由摆位误差而引起的边界(SM)至少需5 mm,但前后方向以扩大到10 mm为好,以达到97%的靶区包绕率,且需注意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在胃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比较胃癌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DCRT治疗的5例胃癌术后患者,放疗时使用了主动呼吸门控技术,以减少呼吸引起的器官运动。IMRT计划采用7个共面等间距野,仅用于剂量学比较。患者靶区设定的处方剂量为至少95%计划靶体积(PTV)接受45.00 Gy,至少99%PTV接受42.75 Gy。根据积分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PTV受量和相关正常器官的受量差异和剂量分布。结果与IMRT相比3DCRT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略差,但两者在PTV受量上剂量相似。对左、右肾受15 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_(15))而言,3DCRT好于IMRT;从正常肝的平均受量及V_(30)上看,IMRT稍优于优势;在脊髓的受量上两者相似。结论3DCRT技术在主动呼吸门控辅助下,PTV和部分正常器官的受量上可接近或者达到采用相等野数的IMRT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放射生物模型的特性,以寻求评价乳腺癌放疗计划合理的放射生物模型.方法 比较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和放射性心脏病死亡率的NTCP两种模型和TCP四种模型,计算相同DVH数据所得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同一模型中,输入DVH数据的形式、参数的选择等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假设全肺平均照射30 Gy剂量时,NTCP-RSM模型预测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2%,NTCP-Lyman模型预测的为54%.以发生放射性心脏病死亡率1%为例,NTCP-RSM模型对应的心脏平均照射剂量为28 Gy,而NTCP-Lyman模型对应的为40 Cy.应用LQ-Poisson-TCP模型、Poisson-TCP模型、Logit-TCP模型和Zaider-TCP模型,计算相同DVH数据库的平均TCP分别为21.1%、38.4%、41.0%和80.8%(P=0.000).采用不同栅格大小计算的NTCP/TCP结果差别较小.计算时采用物理剂量或LQED2剂量对NTCP/TCP结果有一定影响,采用物理剂量时的结果稍大.ft.和p值、肿瘤细胞密度、D50值和DVH简化方法对TCP的影响显著(P=0.000).结论 评价和优化乳腺癌放疗计划选择放射生物模型时,以NTCP-Lyman模型计算放射性肺炎和以NTCP-RSM模型计算放射性心脏病死亡率比较合理.TCP模型以LQ-Poisson-TCP模型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影响预测结果最大的是模型参数值的选取,选择时需要加以注意.这些模型目前有助于对不同治疗模式进行研究和比较,而不是给出对临床实际结果的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乳腺癌骨转移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局部控制及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00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186例乳腺癌术后因骨转移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其中323处骨转移灶接受了放疗,316处有临床症状.放疗技术采用单一野或前后对穿野的 60Co或6MV X线,照射剂量范围为20~60 Gy,中位剂量30 Gy.结果:乳腺癌骨转移好发部位在胸腰椎、肋骨和髂骨.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4个月,术后首发为单纯骨转移的11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5个月.放疗后临床缓解(PR CR)者占90.8%(287/316处),完全缓解者占42.1%(133/316处).临床症状缓解起始时间在4周以内者占75.3%(238/316),缓解持续中位时间为23个月.生物等效剂量达到39 Gy及以上剂量组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在22个月及以上,而30 Gy及以下者仅为8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激素受体情况、转移淋巴结数目、内脏转移情况、初发单/多发骨转移情况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姑息治疗的有效方法,大部分患者能达到临床缓解,缓解时间约占中位生存时间的2/3.生物等效剂量达到39 Gy及以上能获得更长的缓解时间.激素受体情况、转移淋巴结数目、内脏转移情况、初发单/多发骨转移情况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技术员独立应用EPID对盆腔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电子实时定位检验成像系统(EPID)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用于分析放疗质控的工具。本研究比较技术员和医师应用EPID对摆位误差图像分析的差异,探讨技术员独立应用EPID进行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5月—2005年8月,接受盆腔放疗12例患者。应用EPID拍摄每天前/后野,两侧野,共得到244组图像,数据由医师和技术员分别分析得到。结果:244组图像分析结果,医师和技术员在左右、前后和头脚3个方向数据分析的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0±0.9)mm,(1.0±0.9)mm和(0.8±0.8)mm。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技术员可以应用EPID独立完成对盆腔摆位图像分析,进行误差的监测,为进一步进行自适应性放疗的开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的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钢  章真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5):399-402,404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化疗对可手术直肠癌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无论术前或术后放疗均可提高局部控制,术前放疗可增加保肛的机率,放疗的方式以常规分割较佳。术后放疗在中度复发危险的患者中对生存的影响与化疗相似,但需要两者对局控的资料。本文综述的是术前放疗、术后放疔以及术前与术后放疗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mage quality of megavoltage cone-beam CT (MVCBCT) under different scanning condi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Methods Si-emens ONCOR linear accelerator with MVCBCT was used to scan the phantom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image quality was evaluated in terms of image noise, uniformity, spatial resolution, contrast resolution, 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s(MUs) used in imaging,and the size of the reconstruction matrix. The comparison of the image quality between MVCBCT and conventional simulator CT was also analyzed. Results The image noise w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MUs. The uniformity index showed that the system u-niformity was weakly dependent on MU numbers or the size of the reconstruction matrix. Except for the ima-ges with 5 MUs,all other images had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0.4 lp/mm with a reconstruction matrix of 256 ×256. Better low contrast resolution was achieved by using more MUs. For typical pelvis and head-and-neck patients,the imaging dose at the center was 0.8 cGy/MU and 0.7 cGy/MU, respectively,and the maxi-mum dose was about 1.2 cGy/MU. For typical abdomen patients,the image maximum dose and center dose was 1.3 cGy/MU and 0.7 cGy/MU,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image quality of MVCBCT is inf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kilo-voltage CT. However,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arameters in imaging,we can a-chieve sufficient image contrast in the bone,air and some soft-tissue structures with low imaging dose to pa-tients. Such images can be used for IGRT.  相似文献   
9.
10.
杨鑫  章真 《中国癌症杂志》2021,31(2):151-155
全切片数字化图像扫描技术的进步促成了数字病理学的诞生。随着存储技术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度学习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图像的分析中,其目标是化解病理学图像冗余复杂的信息导致病理学医师诊断和分析困难的问题,减轻病理学医师日常繁琐的分析工作,并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回顾分析常用于病理学分析的深度学习方法,介绍深度学习在病理学分析中各领域的应用,并讨论深度学习在病理学分析中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