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周口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的情况,评估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方法分析全市艾滋病母婴传播病例报告情况,对2005年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后出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感染原因。结果截至2013年底,周口市共报告母婴传播病例278例。2005年后,报告的母婴传播病例占当年出生儿童总数的比例呈显著下降趋势(χ2=94.3,P<0.01);2005年后出生的病例22例,其中1例(4.6%)为母亲孕期艾滋病病毒(HIV)检测阳性,采取规范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阻断失败的病例。19例(86.4%)为母亲孕期未检测HIV或检测时间过晚,以致未采取或未能规范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而造成的感染;2例(9.1%)母亲孕产期HIV检测"阴性",从而未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措施。结论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孕期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关键;加强HIV检测管理和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特异的DNA检测方法。方法 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 10 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DNA ,并与多聚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PCR ELISA)方法作比较。结果 该方法可以检测出 1× 10 1拷贝的HBVDNA模板 ,CV为 6 .4 4 % ,对 10 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 ,HBsAg( )、HBeAg( )、抗HBc( )血清HBVDNA阳性率为 10 0 % ( 4 0 / 4 0 ) ;HBsAg( )、抗HBe( )、抗HBc( )血清HBVDNA阳性率为 81.8% ( 2 7/ 33) ;HBsAg( )、抗HBc( )血清HBVDNA阳性率为 72 .4 % ( 2 1/ 2 9) ,其余为阴性。 30例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特异 ,适用于临床进行大样本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单表位合成肽抗原,建立一种新的基于荧光偏振技术(fluorescencepolarization,FP)的抗体检测方法。方法: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尿素酶B(UreB)的单表位合成分支肽抗原免疫小鼠,以ELISA法分析免疫的效果。分析FITC标记的合成肽抗原在不同浓度时的FP值,用FP技术分析抗原表位的抗原性以及不同稀释比例的血清样品对FP检测的影响。分别应用FPIA法和ELISA法,对126例样品进行Hp感染检测,对FPIA的检测数据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分析。结果:UreB的单表位抗原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1.0nmol/L的FITC标记肽可用于FPIA检测,血清样品做1∶25稀释时可明显区分阳性和阴性检测结果。与ELISA方法检测的结果相比较,用基于UreB单表位合成肽抗原的FPIA法检测Hp感染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8%。结论:应用UreB单表位合成肽抗原,可对抗UreB的抗体进行快速FPIA检测,用此法检测抗体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特异的DNA检测方法.方法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10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并与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方法作比较.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101拷贝的HBV DNA模板,CV为6.44%,对102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HBsAg(+)、HBeAg(+)、抗HBc(+)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100%(40/40);HBsAg(+)、抗HBe(+)、抗HBc(+)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81.8%(27/33);HBsAg(+)、抗HBc(+)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72.4%(21/29),其余为阴性.30例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特异,适用于临床进行大样本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5.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宫颈癌的发生。研究表明宿主及病毒自身遗传背景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对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和病毒自身基因组变异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综述近年来对HIA等位基因/单体型和HPV变异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顺铂诱导Beagle犬急性肾损伤模型,评价新型尿液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能。方法:通过对Beagle犬单次给予3 mg·kg-1顺铂静脉注射(iv),建立了急性肾损伤模型,应用ELISA和Luminex液相芯片方法检测分析尿液中9种新型生物标志物浓度,并与传统血清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进行比较,结合肾脏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尿液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能。结果: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Beagle犬单次给予3 mg·kg-1,iv,d 7肾脏发生轻度的肾小管变性、坏死或再生,至d 21肾脏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小管变性、再生。尿液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发现在给药d 2,尿液中丛生蛋白(cluster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浓度就开始显著增加(P<0.05),上升幅度明显高于BUN和Cr,到了给药d 21,尿液中clusterin和MCP-1仍保持较高水平(P<0.05),且分析结果与其个体动物组织病理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OC分析表明尿液clusterin和MCP-1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31和0.909,高于传统生物标志物BUN和Cr,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选择代表性生物标志物基因分析结果也证实给药后clusterin基因mRNA表达显著提高,进一步支持其预测肾毒性的特异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尿液clusterin和MCP-1可作为一种药物肾毒性的候选生物标志物,在药物的Beagle犬模型临床前安全性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与HLA等位基因DQB1*03、DR15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琳  张菊  陈中灿  白玉杰  罗进  杨浩  阎小君 《医学争鸣》2004,25(24):2264-2266
目的: 探讨我国陕西地区宫颈癌的发生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03、DR15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扩增HLA等位基因DQB1*03、DR15的目的DNA片段(分别为79、197 bp),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在陕西地区宫颈癌患者和正常人中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45名宫颈癌患者组中DQB1*0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50名健康对照组,DR15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 HLA等位基因DQB1*03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DR15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顺铂诱导的Beagle犬急性肾损伤模型,为开展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Beagle犬单次静脉注射3、4和5 mg/kg顺铂,探讨采用顺铂建立急性肾小管损伤模型的给药方案。密切观察动物给药后临床症状,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传统血清及尿液新型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在试验结束时解剖动物并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Beagle犬单次静脉注射3 mg/kg顺铂后,临床症状轻微,随后恢复正常。组织病理分析结果显示该动物肾脏发生了损伤病变,包括轻度肾小管变性、坏死或再生;而动物在接受4 mg/kg和5 mg/kg顺铂给药后,动物临床症状严重,并发生濒死和死亡,肾脏也出现了中度肾小管变性、坏死或再生,以及轻度的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肾小管蛋白管型。血清和尿液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3 mg/kg顺铂给药剂量,动物体内尿素氮和肌酐仅轻微升高,而尿液中丛生蛋白、白蛋白、骨桥蛋白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浓度在给药后明显升高,且持续增长。结论Beagle犬单次静脉注射3 mg/kg顺铂可成功构建轻度损伤的急性肾小管损伤模型,为后续在非啮齿类动物中发现早期、灵敏、特异的药物临床前肾毒性生物标志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抗人CD3单链抗体的表达及其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将构建的抗人CD3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1中,用IPTG诱导表达GST-ScFv融合蛋白,并以SDS-PAGE分析,在Mr为52000左右出现一条新生蛋白带,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经初步纯化和复性后,用GST亲和色谱纯化,再经凝血酶水解获得抗人CD3ScFv,竞争结合抑制实验证明,该表达产物具有CD3亲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抗人CD3单链抗体(scFv)/p5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并进行真核表达及活性测定。方法:在已经构建抗人CD3 scFv和人IgG3上游铰链区/p5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基础上,将抗人CD3 scFv克隆入载体pUC18/IgG3/p53中,构建抗人CD3 scFv/p5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经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证实后,将融合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B中,并转染Hela细胞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活性测定。结果:获得了抗人CD3 scFv/p5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基因全长为882 bp,可编码294个氨基酸,与已发表的抗人CD3 scFv、人IgG3上游铰链区和人p53四聚功能域基因cDNA序列相一致。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证实,为Mr约35000的特异蛋白条带。纯化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可特异性地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亲和力高于scFv。结论:获得了可与PBMc特异性结合的抗人CD3 scFv四聚体,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