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康复医学与其他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康复医学是以功能为导向,而不仅仅是以病理为导向的临床学科~([1])。康复医疗的工作模式,是以康复医师为领导的Teamwork工作模式。因此,在康复医学的教学设计中,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促进学生Teamwork康复意识的建立,一直是康复医学教师努力解决的问题~([2])。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生学习和管理工作当中。"微助教"是基于微信平台的课堂互动教学技术。它能够将各种新媒体手段和互联网思维运动到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工作中,能够  相似文献   
2.
王熠钊  庞皓天 《中国康复》2015,30(6):439-441
着重介绍了心理学理论在作业治疗中的角色,有助于理解为何需要在作业治疗师的培养过程中强调心理学教学。介绍了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心理学院作业治疗专业的学科结构及各年级课程设置。介绍了作业治疗专业本科教学目标,学生的培养目标,就业等情况。通过了解西班牙作业治疗在心理学框架下的发展,为国内的康复医学科作业治疗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麻醉状态下S1脊髓节段不同电压及频率硬膜外脊髓电刺激(ESCES)所诱发的脊髓反射,探讨ESCES诱发脊髓反射的发生机制及来源。 方法选取成年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10只,麻醉后手术将电极植入S1脊髓节段,予以波宽200 μs、电压强度分别为400,600,1200 mV的单脉冲ESCES; 1200 mV时,频率分别为50,60,80,100 Hz 的ESCES。以同心圆针电极记录大鼠后肢半腱肌肌腹的肌电信号,观察所诱导脊髓反射的特点。 结果能引起大鼠半腱肌反应的阈值为300 mV。3种电压强度的ESCES能诱导出2种潜伏期成分的脊髓反射,较低的400,600 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长潜伏期成分,潜伏期分别为(5.27±0.36) ms和(5.19±0.67)ms;较高的1200 mV电压强度可诱发出短潜伏期成分,潜伏期为(2.57±0.23)ms。4种较高频刺激均可诱发出脊髓反射,但刺激后期都出现了脊髓反射脱落后不规律出现,部分大鼠出现了较高频刺激后期脊髓反射完全消失。50 Hz频率的ESCES所诱发脊髓反射的潜伏期和波宽分别为(4.46±1.07)ms和(7.33±1.00)ms,与另外3种频率所诱发脊髓反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电压的ESCES可诱导出不同来源的脊髓反射。长潜伏期成分可能是兴奋脊髓背根传入神经后引起的单突触反射;短潜伏期成分可能是直接兴奋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元或运动纤维后向下传导引起的肌肉兴奋电反应。4种较高频ESCES所诱发的不规律出现的脊髓反射,可能是一种单突触反射。较高频刺激时脊髓反射的不规律出现可能与较高频刺激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并研制适用于动物实验的脊髓硬膜外电刺激(ESCS)系统进行测定,为其进一步脊髓损伤(SCI)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设备基础及参考参数。方法:健康SD大鼠6只,将设计并研制的ESCE电极置于其椎管内的不同节段,用针极肌电刺激脊髓后肢的肌电活动,以确定最佳刺激部位和参数值;ESCS电极植入1周后开始每天1次ESCS,10 min。并观察大鼠的体重和行为学改变,共56 d。结果:ESCS的最有效部位为脊髓L2节段,刺激强度(100&#177;10)mV,波宽200μs,频率20 Hz。大鼠在植入电极14 d后神经行为学(BBB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术后14~21 d动物体重恢复至术前水平;实验过程中大鼠无不良反应。结论:研制的ESCE系统能满足临床进一步研究的需要,通过植入实验对其参数进行测定,其良好的人机接口提供方便可靠的操作方式,为ESCE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仪器。  相似文献   
5.
实时超声对吞咽过程中咽侧壁运动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且无创的方法,它能够在记录吞咽运动的同时,直接观察咽侧壁的运动.此外,这项技术延伸了传统B超图像的用途,使其能够在应用3种吞咽手法及一系列的吞咽物体积时,直接观察并且定量咽侧壁的运动.  相似文献   
6.
探索了临床医学长学制康复医学启蒙见习课程建设。教研室成立了启蒙见习教学组,明确了康复医学启蒙见习的带教目的、带教内容和带教方式。教学组确定了康复医学启蒙见习内容与见习要点是以直观的康复医生日常诊疗工作、康复治疗技术为框架进行设计。见习后学生反馈收获最大的见习内容是康复门诊。其原因可能是康复门诊能够接触到完整的康复病例诊疗过程,学生不需要特别多的医学知识,更容易接受。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对指导老师的评价满意。达到了较好的见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表面阵列电极的人体前臂电刺激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而触点大小和间距是对刺激范围和深度影响最大的因素。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在建立前臂同心圆柱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仿真得到直流阴极表面电刺激下前臂组织内神经纤维的胞外电势分布,采用神经纤维激励函数表征外加电场对神经轴突电活动的影响。通过仿真研究不同触点尺寸和排列方式的阵列电极设计,采用激励函数峰值和半宽度评价刺激效果。结果表明,当阵列电极触点尺寸由12 mm增大到14 mm,间距由6 mm减小到2 mm时,被激活的靶组织区域面积增大了169.36 mm2,使得刺激选择性变差;而大小触点交叉排列的结构设计能使激活的靶组织区域面积减小至少89.52mm2,有助于提高刺激选择性能,从而为表面阵列电极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表面阵列电极在改进刺激选择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优越性能,其中电极设计和刺激波形对于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手功能康复需求,采用大小电极触点交叉排列的表面阵列电极,对人体前臂组织实施直流阴极刺激;基于人体前臂的简化层次模型,通过有限元法仿真人体前臂组织的电场分布,使用神经纤维激励函数表征外加电场对神经轴突电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前臂深层神经纤维激励函数的峰值和半宽度乘积之比作为靶向性能评价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表面阵列电极的触点尺寸和间距进行优化设计.结果发现,当大、小触点尺寸分别为9.80和10.72 mm时,阵列电极的靶向性能最优,靶向性能评价函数最大值为11 252.68 V/m4.对比不同刺激波形作用下随时间变化的人体前臂深层神经纤维激励函数最大值,发现矩形波刺激下神经纤维激励函数最大值可达3.448 V/m2,稍高于其他刺激波形,有利于神经纤维的激活,从而为表面阵列电极设计和制定刺激处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王熠钊  陆敏 《中国康复》2017,32(6):512-514
正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康复医学临床诊疗的重要和常见内容。不论是颅脑损伤还是脊髓损伤,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都影响着康复治疗的效果和预后。跨突触变性(Trans-Synaptic Degeneration,TSD)是神经元损伤后,其变性及坏死范围跨越突触,进而引起相邻上一级或下一级神经元轴突及胞体发生继发性变性和坏死的现象~([1])。TSD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一种病理改变,提示着损伤范围的扩大化,进而提示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康复医学住培管理效率,保证学员的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进行了基于手机平台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准化管理探索;利用微信、问卷星、微助教、钉钉等现已广泛应用的手机软件及网络功能,构建高效、精准的康复医学住培管理体系。以手机微信为媒介,构建了住培基地管理框架;以问卷星为媒介,实现了学员信息录入、考核、评价、反馈体系构建;以微助教为媒介,实现了教学培训活动的互联网延伸;以钉钉为媒介,实现了学员个体化精准出科考核安排,实现了定制化培训学员技能操作安排及记录。通过运用这些现代教学技术和培训方法,基本实现了康复医学住培基地对学员的精准、高效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