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再放疗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娟  王成师  徐欣 《山东医药》2011,51(28):17-17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我院低处苏北,又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临床上常遇见食管癌放疗后再发的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75例患者临床资料,旨在为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提拱帮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胸段食管癌常见的转移方式,约占30%。本研究分析2002年4月~2005年4月间胸段食管癌首程治疗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7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姑息性放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姑息性放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阿帕替尼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的临床近期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客观缓解率为70.00%、疾病控制率为90.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0.00%、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气喘评分和胸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姑息性放疗,姑息性放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中晚期宫颈鳞癌患者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放疗前一周开始给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对照组予放疗。观察疗效,记录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情况、泌尿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改变、局部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和总有效率(RR)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减少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泌尿系统损伤、皮肤损伤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联合放疗能提高中晚期宫颈鳞癌的疗效,减少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希罗达为基本药物的同步放化疗治疗胃癌D1/D2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胃癌D1/D2根治术后的患者,在放疗期间(45Gy/25次),接受奥沙利铂与希罗达方案化疗(希罗达1000mg/m2,2次/d,d1-14,奥沙利铂100 mg/m2,d1),共4周期。选择同时期资料相似且化疗方案相同的110例患者做对照研究。结果:同步放化疗组与对照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61.6%、50.9%和70.0%、51.8%、36.4%(P=0.058);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7.0%、58.9%、46.4%和60.9%、37.3%、28.2%(P=0.003)。两组的主要毒性为1/2级血液学及胃肠道毒性。同步放化组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为17.9%,恶心呕吐为6.3%,腹泻为4.5%;对照组发生3/4级白细胞减少为10.9%,恶心呕吐为2.7%,腹泻为2.7%。全组无3/4级手足综合征。结论:奥沙利铂与希罗达联合放疗治疗胃癌D1/D2根治术后患者,可以提高无复发生存率,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T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对CT扫描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与术后病理提示淋巴结转移靶区的勾画进行比较,分析肿瘤不同位置(锁骨上、食管气管沟、后纵隔、气管旁、主动脉下、前纵隔、隆突下、食管旁、肺韧带、气管支气管、肺内、横膈、贲门旁、胃左、肝总、脾门及腹膜后)及不同区域(1-4、5-6、7、8-10和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的术前CT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吻合度。结果两种方法在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1-4区域、8~10区域、胃左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锁骨上、后纵隔、前纵隔、肺韧带、横膈、肝总和脾门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结果吻合度较强,在食管气管沟、气管支气管和贲门旁的吻合度一般,在气管旁、主动脉下、隆突下、食管旁、胃左和腹膜后及以上区域的吻合度较弱。结论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勾画中有良好的价值,但在部分区域应结合腔内超声及PET-CT等检查。  相似文献   
7.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胸段食管癌常见的转移方式,约占30%[1].本研究分析2002年4月~2005年4月间胸段食管癌首程治疗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7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培美曲塞二钠单药治疗的近远期效果及毒副作用,为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共收集84例经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临床分期Ⅲb-Ⅳ期。采用单盲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剂量75 mg/m~2;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二钠化疗,500 mg/m~2,两组均21天/周期。持续4个周期后采用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判定疗效,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CI)制定的毒性评价标准(CTC)评估两组毒性作用情况。结合1年随访统计两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肿瘤治疗有效率(RR)(完全缓解是CR,部分缓解是PR; RR是CR+PR例数占总例数比例)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4.29%(6/42)、64.29%(27/42),观察组RR和DCR分别为16.67%(7/42)、69.05%(29/42),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1、4.613、4.459、5.126,P均0.05)。对照组和观察组6个月、1年生存率和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采用培美曲塞二钠治疗,化疗近远期效果同多西他赛,但毒性作用明显减轻,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二线治疗药物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