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测定天然橡胶乳清中白坚木皮醇的方法。方法:鲜胶乳清用18%的乙酸凝固过滤脱胶,加0.6%滤液量的Ca(OH)_2加热煮沸脱蛋白,过滤,滤液经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盐和类脂物,再经大孔吸附树脂吸附,60%乙醇解吸附,解吸液浓缩得结晶,溶解定容。采用Inertsil ODS-SP 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乙腈-水(10∶90),流速1.0 m L·min~(-1),柱温30℃。结果:白坚木皮醇在0.04~4.0 g·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9),精密度RSD 1.1%,加样回收率96.6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适合于白坚木皮醇的检测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我科共收治27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0例,女17例;年龄59~89岁,平均74.4岁;均为新鲜骨折;4例为三部分骨折,3例为三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15例为四部分骨折,5例为四部分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均行半肩关节置换术及规范的术后功能锻炼。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按Neer评分系统评分,优2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6%。结论半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术中假体的准确放置、肱骨长度的恢复、大小结节与假体之间的有效固定是影响术后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用触发点疼痛原理对肱骨外上髁炎进行诊断及改善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01/2004-12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对患者有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的部位反复针刺,每隔7~12天治疗1次。治疗两三次。辅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3~6个月。并做肘外侧肌和内侧肌的牵张锻炼。疗程结束,按自拟疼痛评分标准进行疼痛评定,共分为6分,1分为无痛,6分为严重疼痛。结果:3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的平均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20±0.40),(4.40±1.03)分,t=16.8,P<0.001]。结论:肱骨外上髁肘外侧肌群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肱骨外上髁炎的主要原因,对受累肌肉进行触发点疼痛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是一简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切口开放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5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为8(4-20)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无钉折弯、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该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牢固、损伤小,骨折愈合快,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小样本研究表明超重及肥胖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能力减弱,但目前仍缺乏大样本患者的进一步证实,并且肥胖与氯吡格雷反应的关系目前仍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正常体重与超重患者服用负荷量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进行测定,探讨超重与氯吡格雷低反应的相互关系.方法:共选取204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至少6小时给予负荷量的氯吡格雷300 mg,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至少24小时后取血,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与服药后聚集率绝对数差值≤10%界定为氯吡格雷低反应.所有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3组:正常体重组(BMI<24 kg/m2,n=68)、超重组(BMI 24.0~27.9 kg/m2,n=90)和肥胖组(BMI≥28 kg/m2,n=46).结果:204例患者中共有31例存在氯吡格雷低反应现象(15.2%),正常体重组68例中有5例(7.4%),超重组90例中有14例(15.6%),肥胖组46例中有12例(26.1%),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超重组服药后平均血小板聚集率亦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超重(OR=1.72,95%CI=1.24-4.27;P=0.012)、肥胖(OR=2.92,95%CI=1.63-6.72,P=0.025)和糖尿病(OR=4.63,95%CI=1.32-16.25,P=0.017)都是氯吡格雷低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超重和肥胖患者,常规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并未取得与正常体重患者同样有效的血小板抑制疗效,但增加负荷量剂量能否改善血小板聚集情况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喘肺合剂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患儿血清中CD4、CD8、CD4/CD8的变化。方法 济宁医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喘肺合剂加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哮呜音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变化,检测治疗前后CD系列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体温正常时间、喘憋消失时间、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CD4、CD8、CD4/CD8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 喘肺合剂能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切实可靠,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处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PCI的老年女性患者1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随机分为鼻烟壶组50例(穿刺鼻烟壶部位)及经典组50例(穿刺常规桡动脉)。观察2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置入支架、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动脉瘤及桡动脉闭塞率等情况。结果 2组血管内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手术成功、手术时间、置入支架、术后血肿、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烟壶组桡动脉痉挛、闭塞和总并发症发生率较经典组明显降低(2%vs 8%,2%vs 10%,6%vs 20%,P<0.05)。结论老年女性患者经鼻烟壶桡动脉途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及闭塞率更低,安全性好,可以作为常规桡动脉的替代途径应用于冠状动脉诊疗。  相似文献   
8.
采用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自由基本体聚合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7 °C下,聚合速率(Rp)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为0.42,对苯乙烯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4.8 kJ/mol。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的提高导致聚苯乙烯数均分子量分别下降了约30%、20%和15%,其中引发剂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关节镜下部分半月板切除和关节腔内的清洁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1998年5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半月板损伤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35岁穴21~60岁雪,左膝21例,右膝16例。其中运动损伤9例,急性外伤1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8例(其中Ⅰ期6例,Ⅱ期10例,Ⅲ期2例)。内侧半月板损伤2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7例。半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