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使早期、规范介入康复治疗,仍有许多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还不能恢复行走功能或遗留严重异常步态,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造成巨大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神经调控、头针等以大脑为靶点的中枢干预技术,以及协同功能性电刺激(FES)、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等以肢体为靶点的外周干预技术。虽然中枢干预与外周干预刺激靶点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将有效的中枢干预技术与外周干预技术联合应用比单一中枢或外周治疗的效果更好。国内学者将这种模式称为"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该技术根据协同部位不同可分为脑-上肢协同治疗模式和脑-下肢协同治疗模式;根据协同顺序的不同,又可分为脑-肢体同步治疗模式和脑-肢体非同步治疗模式,其中非同步治疗模式又可分为先大脑刺激后肢体刺激模式和先肢体刺激后大脑刺激模式。目前,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在临床中被普遍应用和研究。由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安全性高、设备携带方便、后延效应时间长等优势,被广泛与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协同应用。但由于参与协同的下肢康复技术种类不同以及协同治疗顺序的不一致,tDCS协同下肢康复治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不同治疗参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协同不同的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及不同脑-肢体协同治疗顺序,在脑卒中偏瘫下肢康复中的应用模式作一综述,并探讨影响协同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可能有效的协同治疗模式,旨在为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ICF康复组合(ICF-RS)作为功能评价工具应用于岭南地区住院脑卒中患者的适用性,并了解脑卒中患者的身体功能、活动、参与三个维度的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多中心研究的方式,选取岭南地区8所医院,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对2019年9月-2020年8月期间住院康复的134例脑卒中患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采集人口学资料并评定其功能状况。资料的采集及功能测评工具为本课题组前期基于ICF-RS量化标准开发的ICF-RS APP。结果:脑卒中患者身体功能状况较差的类目为b455运动和耐受能力、b640性功能、b130能量和驱动能力,活动功能状况较差的类目为d455到处移动、d240控制应激和其他心理需求、d640做家务,参与功能状况较差的类目为d660帮助别人、d470利用交通工具、d920娱乐和休闲;通过对比三个维度限定值的频数分布情况发现,身体功能、活动、参与三个维度的功能障碍严重程度逐渐加重;照顾人类型不同对脑卒中患者功能状况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验证。结论:ICF-RS可用于临床多中心评价脑卒中患者的功能,且能够从身体功能、活动、参与三个维度反映患者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后的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是患者偏瘫上肢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1]。纠正GHS的方法有电刺激、肩吊带、针灸、康复训练、肌效贴等[2]。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和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NS)是常用的电刺激治疗方法,Ekim等[3]发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点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和室管膜下区(SVZ)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制作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212只,其中128只大鼠符合入选标准,最终108只完成实验。将这10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和FES组,每组36只,每组再按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治疗1、3、7和14d四个亚组,每亚组9只大鼠。术后第3天开始以表面电极刺激瘫痪侧前肢,治疗强度(约4~5mA)以引起瘫痪侧出现伸腕伸指动作为准,每日1次,每次治疗15min。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各时间点,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荧光化学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SVZ的BrdU+/GFAP+、BrdU+/DCX+、BrdU+/NeuN+阳性细胞表达的动态改变。 结果 治疗第7天和第14天,FES组的mNSS评分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单独行运动功能项目的评分比较,FES组的评分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S组大鼠梗死侧SVZ的BrdU+细胞数目在FES治疗第7天达到高峰;FES组BrdU+/GFAP+阳性细胞数目表达在治疗第7天和第14天分别与假刺激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U+/DCX+细胞数目随着时间延长增加,在治疗第14天时FES组阳性细胞数目均高于假刺激组和对照组(P<0.05);BrdU+/NeuN+仅在治疗第14天时有少量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ES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促进SV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Rasch模型对ICF康复组合中“活动和参与”成分进行分析,探讨其作为临床数值评定量表的可行性。 方法 于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广东、湖北、福建13个研究中心采用配额抽样(神经系统50%、肌肉骨骼系统25%、心肺系统10%、其它15%)方法收集非急性期住院患者资料。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采用ICF康复组合中“活动和参与”成分对患者进行评定。采用RUMM 203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Rasch分析,统计指标包括Rasch模型整体拟合度、阈值估计值和局部独立性。 结果 最终完成515例患者资料收集,其中神经系统279例(54.2%)、肌肉骨骼系统119例(23.1%)、心肺系统49例(10.0%)、其它68例(13.2%)。经Rasch分析,将ICF康复组合“活动和参与”成分划分为“活动”和“参与”两个维度。“活动”维度共有9个“类目” (“d450步行”和“d465利用设备到处移动”选评其一)符合模型预期(χ2=18.74,P=0.0274>Bonferroni校正后显著性水平0.0056),条目和个人拟合残差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34(1.24)和-0.32(0.98)。“参与”维度共有5个“类目”(“d230进行日常事务”和“d850有报酬的就业”形成测试组合)符合模型预期(χ2=16.25,P=0.0927>Bonferroni校正后显著性水平0.01),条目和个人拟合残差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24(0.78)和-0.31(1.06)。与Rasch模型相拟合的类目可通过公式将该维度内等级评分总分转化为数值得分。 结论 通过重新计分、删除不拟合类目和形成测试组合等处理,ICF康复组合中“活动和参与”成分可作为“活动”和“参与”两个数值评定量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移动APP“脊髓损伤患者远程延续护理系统”中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相关随访指标为结局评定指标,纵向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出院后功能状态的变化趋势。方法:2018年6月-2019年9月,选取广州市、十堰市和成都市4家医院的6个临床科室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1例脊髓损伤患者,随访护士以APP中的32个随访指标(31个ICF类目和1个不能被ICF涵盖的指标“照顾者的能力”)为测量工具,分别在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使用APP评定患者的功能状态。结果:75%(24个)ICF类目的适用率占90%以上,适用率最低的两个类目分别是性功能(29.67%)和生殖功能(14.29%);在32个随访指标中,21个ICF类目(5个身体功能领域的类目,全部10个活动和参与领域的类目,6个背景性因素领域的类目)和1个不能被ICF涵盖的指标“照顾者的能力”在3个时点的评定结果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表明居家SCI患者的这些功能状态随时间发展有所好转。未呈现明显好转趋势的10个类目涉及生理功能障碍和常见并发症,均属于身体功能和身体结构成份。结论:SCI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大部分个体功能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好转。但部分生理功能障碍和并发症难以随着时间推移有明显改善,仍需要长期的康复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EA)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三组大鼠均采用柔软型大鼠固定器固定。电针组选取百会、足三里穴,接通电流,1次/d,每次留针30min,连续治疗14d;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只给予固定。治疗结束后采用新事物识别实验评估大鼠的记忆能力。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对新事物的探索指数(RI)、识别指数(DI)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对新事物的RI、DI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电针可有效改善VD模型大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调查中山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分析历年来的就业变化趋势,为今后康复治疗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提供指导.方法:于2012年6-9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电话访谈法对2007-2011年毕业的中山大学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共计148人.结果:中山大学康复治疗专业07届-11届毕业生超过70%从事康复工作,从事康复工作的毕业生中75.8%就业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康复科,职业依从性较好.但从事康复工作的毕业生中,超过50%在科研上受到限制,13%从未参加过任何学术会议,58.2%从未参加过外出进修,这不利于毕业生的继续发展.在地区分布上,从事康复工作的毕业生绝大部分分布于广州、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不同年级间从事康复工作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去向和获取医师资格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间在毕业后去向、从事PT(男93%、女39.2%)、OT(男30%、女51%)、ST(男7.5%、女35.3%)的比例有显著差异.结论:所调查毕业生就业现状较好,但在毕业后去向、工作专业等方面存在年级和性别间差异,毕业后继续深造和高学位教育受到限制,建议规范化治疗师专业研究生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