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成功率96.5%,结石取净率100.0%,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1d。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脑梗死病灶周围及海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P),电凝法凝闭大脑中动脉(MCAO)。MCAO后给予电针治疗,在治疗5d、2周后分别处死,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NSE、GFAP的阳性单位值。结果:梗死边缘NSE表达在梗死5d时处于低水平,梗死2周组增高,电针治疗2周后海马的NSE表达明显增加;梗死5d时病灶周围GFAP阳性细胞数目增多,染色加深,胞体增大,突起增粗、增长,2周时变化更明显。电针治疗5d后,梗死边缘GFAP阳性单位值明显增高。结论:早期电针治疗能够提高海马区NSE及梗死灶周围GFAP的表达,促进了缺血后脑的可塑性变化,构成了脑梗死功能恢复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单独或与穿梭箱训练结合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MCAO)大鼠恢复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经tMCAO术后,根据神经功能评分分为5组:rTMS刺激组(n=7)、训练组(n=8)、rTMS结合训练组(n=7)、对照组(n=7)、假手术组(n=6),于术后7天开始进行20Hz rTMS和/或穿梭箱训练,术后第1、7、14、21、28天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mNSS),术后第28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第28天时rTMS结合训练组(P0.001)与rTMS刺激组(P0.05)的m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水迷宫实验第1—5天训练组及对照组平均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长(P0.05),第3天rTMS结合训练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较rTMS组及训练组短(P0.05)。对照组穿越平台次数较假手术组少(P0.05),rTMS结合训练组穿越平台次数较rTMS组、训练组及对照组多(P0.05)。结论:rTMS结合穿梭箱训练可以改善脑梗死恢复期大鼠的认知功能,效果优于单一的rTMS刺激或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速度编码相位对比MRI( VE-PC MRI)技术研究正常人小腿肌肉在体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24名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 40岁)和老年组(60~78岁).所有受试者平卧于MR仓内,进行周期性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应用VE-PC MRI技术,采集左小腿胫骨前肌(TA)、腓肠肌内侧头(MG)和比目鱼肌(SOL)的运动图像,1个屈伸运动周期包括20个时相.通过软件分析小腿肌肉的收缩速度,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试者小腿肌肉在体收缩速度的差异.结果 在踝关节进行周期性屈伸运动时,背伸阶段(1 ~10时相),2组受试者TA均表现为向心收缩;跖屈阶段(11 ~ 20时相),2组受试者MG及SOL均表现为向心收缩.在背伸阶段中的第3~6时相,青年组TA收缩速度(中位数值分别为:- 37.66、-53.00、- 60.66、-56.00 mm/s)大于老年组(中位数值分别为:-30.33、-42.49、-53.00、-48.67 mm/s),在跖屈阶段中的第13 ~ 15时相,青年组MG收缩速度(中位数值分别为:-47.66、-60.00、- 66.33 mm/s)大于老年组(中位数值分别为:-25.17、-37.99、-50.98 mm/s),跖屈阶段中的第12 ~ 14时相,青年组SOL收缩速度(中位数值分别为:- 27.21、- 40.10、-49.13 mm/s)大于老年组(中位数值分别为:- 20.66、-29.61、-37.16 m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踝关节周期性屈伸运动时,老年组TA、MG及SOL收缩功能下降.VE-PC MRI技术可以反映小腿肌在体活动的生物力学特点,为肌肉功能在体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咽部球囊压力反馈训练对脑干病变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咽缩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干病变所致吞咽障碍患者2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包括口腔感觉运动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球囊导管扩张术等)和假咽部球囊压力反馈训练(球囊内未注水),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咽部球囊压力反馈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上咽部压力峰值和下咽部压力峰值、功能性经口进食评级(FOIS)和FEES残留分级。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咽部压力峰值、下咽部压力峰值、FOIS和FEES分级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干预组的上咽部压力峰值[(76.56±15.61)mmHg]、FOIS和FEES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结论 咽部球囊压力反馈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上咽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健康人群对黄原胶及变性淀粉两种常见增稠剂的口感喜好度和异味差异。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8例纳入吞咽患者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19例纳入健康成人组。分别采用黄原胶类、变性淀粉类增稠剂配制稳定性、流变性一致的增稠液体,选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评2组受试者对黄原胶类、变性淀粉类增稠剂的口感喜好度及对异味的主观接受程度。 结果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变性淀粉类增稠剂的口感喜好度优于黄原胶类增稠剂(P<0.05),而健康人群对黄原胶类增稠剂的口感喜好度优于变性淀粉类增稠剂(P<0.05);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黄原胶类和变性淀粉类增稠剂的异味度无明显差异(P>0.05),健康人群对黄原胶类增稠剂的异味度评分明显低于变性淀粉类增稠剂异味度评分(P<0.05)。 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变性淀粉类增稠剂的口感喜好度相对较好,健康年轻人群对黄原胶类增稠剂的口感喜好度优于变性淀粉类增稠剂,上述不同结果可能与脑卒中患者口腔感觉功能减退以及增稠剂异味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预防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3例行PEG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PEG前、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痰液微生物检查结果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与PEG术前相比,PEG术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临床诊断发生率:90.7% vs 53.5%,P<0.05;影像诊断发生率:70.4% vs 18.5%,P<0.05),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使用较术前下降(37.2% vs 62.8%,P<0.05);PEG术后痰标本铜绿假单孢菌的检出率较术前增加(72.7% vs 31.8%,P<0.05)。 结论 PEG术可减少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增加下呼吸道铜绿假单孢菌的定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病灶部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病灶部位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特点。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且病变局限于单侧大脑或脑干的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部位分为3组,其中单侧脑干病变29例(纳入单侧脑干组),左侧半球(皮质+白质)病变37例(纳入左侧半球组),右侧半球(皮质+白质)病变26例(纳入右侧半球组)。入院后所有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检查,记录并对比各组患者口腔运送、吞咽启动、残留、渗漏、误吸、咳嗽反射及环咽肌开放等指标结果。 结果 3组患者在口腔运送(χ2=0.712,P=0.918)、吞咽启动(χ2=1.564,P=0.458)、渗漏(χ2=5.615,P=0.060)、咳嗽反射(χ2=5.882,P=0.053)方面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脑干组在会厌谷、梨状窦残留(χ2=6.508,P=0.011)和误吸(χ2=7.803,P=0.005)方面与左侧半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侧脑干组在环咽肌开放方面与左侧半球组及右侧半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9.555和24.630,均P<0.05)。 结论 单侧脑干较单侧大脑半球卒中更容易发生咽期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残留、误吸及环咽肌开放异常等方面,两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特点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射频消融电学隔离双上肺静脉口成功治疗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 1例。电学隔离法有如下几个优点 :①以环型肺静脉 (PV)标测电极导管精确地显示整个环型管壁的电活动及靶点位置 ,引导靶肺静脉的电学隔离。②消融终点不仅要求自发或诱发的房性早搏 /房颤消失 ,而且要求消除靶肺静脉口所有的PV电位 ,它在窦性心律下或起搏冠状窦远端下即可消融和判断终点 (靶肺静脉电学隔离 ) ,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而且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③在肺静脉开口部 (或近端 )消融 ,较少出现PV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