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弥散成像技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通过非侵入性检测人体组织水质子的弥散运动而进行成像,能直观地反映组织微观结构。以此原理为基础结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而产生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作为MRI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其区别常规MRI的成像特点及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临床科室,对于全身各类组织及器官的疾病诊断及鉴别。DWI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起步晚、局限多、阻碍大,因此相关应用报道相对较少。笔者就目前DWI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冠心病患者是否合并焦虑抑郁情绪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组(n=57)和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48)。采用血管内皮功能监测仪Endo PAT2000(以色列,Itamar.公司)测定血管内皮功能指数(RHI)评估血管内皮功能,比较三组之间RHI差别并分析相互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RHI(1.41±0.36)、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组患者的RHI(1.21±0.35)与对照组(2.55±0.18)相比明显减低(P0.05),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组患者的RHI与非焦虑抑郁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而且合并焦虑抑郁对血管内皮损伤更重,焦虑抑郁情绪是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接受药物初始治疗或近12周内未接受任何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接受药物初始治疗或近12周内未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磷酸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比较治疗16周后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分别较单药治疗组对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BG)的影响及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6周后,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组与磷酸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相比患者的FBG、PBG及Hb A_1c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相比,患者的FBG有所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所致的PBG及Hb A_1c水平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各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相似,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组的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各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均未有肝肾功能异常、胰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在降糖疗效方面均优于二甲双胍及磷酸西格列汀单药治疗组,且低血糖、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C6、C7椎弓根的解剖学测量,设计一种以“峡部”为参考的C6、C7椎弓根置钉的方法.方法:15具经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颈椎标本,不分性别、年龄,排除畸形及破坏.取C6、C7共30个椎体.先测量椎弓根宽度(PW)、椎弓根高度(PH).将C6、C7侧块中的一部分定义为“峡部”,即过上关节突下缘最低点、下关节突上缘最高点的水平线与过上关节突内外侧缘的垂线所围成区域.过上关节突内外侧缘之间划两条垂线,将“峡部”分为3等份,中份为“峡部”的后侧面,外份为“峡部”的后外侧面.取过横突根部中点的水平线与过“峡部”中外1/3垂线的交点为螺钉的进钉点.选择3.5mm直径及合适长度的螺钉,直视下沿椎弓根中轴线方向置入,使螺钉中轴线与椎弓根中轴线重合,螺钉前端穿出椎体或上终板.沿椎弓根中轴线的水平面锯开标本,可看到螺钉处在椎弓根中轴线上.螺钉在水平面上与“峡部”的后外侧面形成的角为横向角(E角);螺钉在矢状面上与“峡部”后侧面形成的角为纵向角(F角).测量椎弓根钉道全长(FSC).对数据进行t检验及类聚分析.结果:各指标同一节段左右侧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将同节段左右侧数据合并后进行统计分析.C6的PW为6.12±0.78mm,PH为7.48±0.81mm;C7的PW为6.85±0.73mm,PH为8.03 ±0.38mm;PW与PH均为C6<C7(P<0.05),同一节段PW<PH(P<0.05).利用聚类分析中的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E角趋向于两类,即E1和E2.C6的E1角、E2角、F角及FSC与C7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同一指标C6与C7数据合并统计结果为FSC 30.83±0.91mm,E1角89.61°±1.24°,E2角59.71°±1.10°,F角75.86°±112°.结论:在C6、C7以过横突根部中点的水平线与过“峡部”中外1/3垂线的交点为螺钉的进钉点,沿椎弓根中轴线方向,在水平面上按照E角、在矢状面上按照F角进钉,行椎弓根置钉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匹伐他汀钙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年龄≥80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匹伐他汀钙(每晚1~2 mg)组和辛伐他汀(每晚10~20 mg)组各40例,分别干服药前,服药后2、4、8周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磷酸激酶(CPK)及肝肾功能.结果 匹伐他汀钙组降低TC、LDL-C作用与辛伐他汀组相当,肝、肾功能及CPK无明显变化;辛伐他汀组4例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 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屎病和高血压患者口服匹伐他汀钙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对肝功能损害较轻.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2000年由国外学者发现的一个新的锌脂金属蛋白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具有关键性调控作用。主要由心脏、肾脏、睾丸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因其内含有一个HEXXH锌结合体motif,并在这一结合体附近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高度同源[1],故称ACE2或血管转换酶同源体(ACEH)。能水解血管紧张素Ⅰ(AngⅠ),产生AngⅠ-9,水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产生AngⅠ-7[2]。ACE2在RAS中的作用与ACE相反,保持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平衡,与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衰)及冠心病等相关。1 ACE2的生物学特性1.1 ACE2的结构及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心电图下壁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冠心病CABG成功者术后出现异常Q波3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2~3周、2个月及3个月等不同阶段12导联心电图的变化,并监测CABG术后心酶的变化。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室室壁运动。结果:与术前心电图比较,术后第1周出现异常Q波和T波低平、双向,此后,异常Q波振幅逐渐减低,T波低平或双向的发生则持续到第2~3周后恢复到术前水平。监测CABG术后心酶的变化正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下壁运动无减弱。结论:CABG术后出现异常Q波并非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下肢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CAD)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下肢动脉硬化的状况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96例(CAD组),选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并无其他疾病史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及下肢动脉内膜的变化,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包括股动脉(FA)、股浅动脉(SFA)、腘动脉(PA)、胫前动脉(ATA)和胫后动脉(PTA)及足背动脉(DPA),观察管腔、管径、内膜以及有无斑块、血流变化、血流频谱形态及性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就下肢动脉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分析。结果CAD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AD组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斑块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相平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与载脂蛋白B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26例,平均年龄(79.2±5.7)岁。分为非脂肪肝组和NAFL组。分析两组患者载脂蛋白B和其他代谢指标及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NAFL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而肌酐(Cr)低于非脂肪肝组;NAFL组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吸烟的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FL与ALT、apoB正相关(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444、0.364,P<0.05),其他指标未进入方程。结论 NAFL患者的TC、LDL-C、apoB、ALT、TG均高于非脂肪肝组;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而Cr低。老年人发现NAFL后仍应干预血脂,进一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硬化与冠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106例(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的健康者4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D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FMD)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缩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AD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MD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651,P〈0.001),颈动脉IMI及斑块积分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871,0.702,P〈0.001)。结论: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相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