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应用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研究大鼠去势后股骨松质骨骨微结构的改变及其改变规律。 方法:24只10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去势组与对照组,每组12只,去势组大鼠行去势即双侧卵巢切除术,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去势后3月,经Micro-CT扫描股骨后,行三维重建,并进行股骨骨松质骨微结构相关参数定量检测。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去势组大鼠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及骨小梁数量(Tb.N)分别减小72.6%、39.0%和56.4%(P<0.05);骨表面积和骨体积比(BS/BV)、骨小梁分离度(Tb.Sp)及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分别增加63.7%、354.2%和72.6%(P<0.05);而骨小梁平均骨密度(Tb.Mean)分别为(443.92±39.07)HU和(428.67±50.82)HU,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去势大鼠股骨骨松质骨质量明显降低,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增加,骨小梁平均骨密度无明显改变,提示大鼠去势后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股骨松质骨微结构的改变是以骨小梁的破坏为基本单位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其成脂向分化增强可促进机体内脂肪细胞的生成。目的:观察去势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变化角度分析其病理机制。方法:选用同一批次、周龄相同、体质量相近的健康雌性SD大鼠,分为2组,去势组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部分切除双侧卵巢附近脂肪组织。3个月后显微CT检测两组大鼠股骨骨质量及体质量。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传至第5代,成脂诱导后脂滴油红O染色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及脂蛋白酯酶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去势3个月后,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成功构建。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势组大鼠股骨骨质量明显降低,体质量有明显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向分化增强(P〈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向分化增强可能是大鼠去势后体内脂量生成增多,引起体质量肥胖性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分化功能在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对骨量丢失的作用。方法: 选用10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OP)的动物模型;选用同一批次、周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健康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附近脂肪组织部分切除术,建立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大鼠组(sham group)。采用离心法、贴壁法和有限稀释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BMSCs,体外培养传至3~4代后用于实验:流式细胞术进行BMSCs表型鉴定;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MSCs增殖状况;MTT法测定BMSCs生长曲线;成脂诱导后脂滴油红O染色法检测比较2组大鼠BMSCs成脂能力;成骨诱导后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法检测比较2组大鼠BMSCs成骨能力;RT-PCR法检测大鼠BMSCs成骨相关蛋白Runx2、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大鼠BMSCs相比,OVX组大鼠BMSCs克隆形成能力减弱,增殖能力降低,成脂向分化增强,成骨向分化减弱(P<0.05)。结论: 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减弱,成脂分化增强;这导致去势大鼠快速的骨量丢失,在去势大鼠OP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犬颌骨与髂骨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为骨移植和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获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BMMSCs组);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髂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I-BMMSCs组)。取第3代细胞分别进行以下检测:①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②计算克隆形成率;③MTT法检测生长曲线;④骨向诱导和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BSP 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J-BMMSCs组和I-BMMSCs组均阳性表达CD44、CD29,阴性表达CD34;②J-BMMSCs组和I-BMMSCs组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4.5±2.3)%和(18.6±1.3)%(P<0.05);③MTT法检测生长曲线显示J-BMMSCs组增殖速度强于I-BMMSCs组(P<0.05);④成骨诱导7 d后,ALP染色结果显示J-BMMSCs组的成骨能力强于I-BMMSCs组;成骨诱导21 d后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矿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J-BMMSCs组矿化能力强于I-BMMSCs组;成骨诱导0 d、7 d、14 d后,RT-PCR结果显示J-BMMSCs组各时间点Runx-2和BSP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I-BMMSCs组。结论:J-BMMSCs组增殖及成骨能力均强于I-BMMSCs组。颌骨是骨移植的理想供体位点,颌骨骨髓适于用作组织工程骨的成体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尾静脉注射对去势大鼠成骨微环境作用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模型大鼠体内BMSCs增殖及成骨、成脂向分化能力的改变.方法 选用同一批次体重相近的10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3个月后即建立OP动物模型.同样方法选用8周龄健康雌性SD绿色荧光大鼠作为注射用BMSCs来源.实验分为BMSCs注射组与对照组.将1×106个GFP标记BMSCs通过尾静脉注射入BMSCs注射组大鼠.对照组大鼠注入同等体积的PBS缓冲液.注射1周后,分离、培养、纯化两组大鼠骨髓BMSCs,体外培养传代至3~4代后用于实验.MTT法测定不同培养天数的BMSCs生长曲线;脂滴油红0染色法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两组大鼠BMSCs的成骨、成脂能力;RT-PCR法检测大鼠BMSCs成骨相关蛋白Runx2、骨钙素、骨桥蛋白及成脂相关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和脂蛋白酯酶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BMSCs相比,BMSCs注射组大鼠BMSCs生长曲线升高变化明显;成脂向诱导后,脂滴数量明显减少;成骨向诱导后,钙化结节明显增多.RT-PCR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BMSCs注射组大鼠Runx2、骨钙素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上调,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脂蛋白酯酶mRNA表达下调.结论 通过外源性BMSCs尾静脉注射,可以增强OP模型大鼠BM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降低其成脂分化能力,为OP的干细胞治疗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同一个体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生长特点和诱导分化能力。方法:取7~10 d SD大鼠的脂肪和骨髓,体外分离、纯化脂肪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从细胞形态、生长动力学、表面标志、分化潜能等方面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大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5),两种细胞所表达的表面蛋白标志物基本相似,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蛋白标志CD106呈阴性,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106呈阳性。在成软骨分化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弱表达Ⅱ型胶原,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第5、10、15、20代ADSCs及BMSCs经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且有"矿化"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酶活性以第5代最强,随着细胞代次的递增,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递减趋势。结论:ADSCs较BMSCs更易于分离培养及体外扩增,诱导条件下成骨、成脂、成软骨能力较强,适合作为再生医学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体外研究用差速贴壁法和有限稀释法纯化的大鼠牙囊细胞(Dental foilicle cells,DF-Cs)的多向分化潜能,为用于口腔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体式显微镜下准确分离7 d龄SD大鼠第一磨牙牙囊组织,使用酶消化法、有限稀释法、差速贴壁法进行培养和纯化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别进行以下检测:①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②骨向诱导、成脂诱导、成神经诱导和相关检测。结果:①差速贴壁法和有限稀释法纯化培养的大鼠牙囊细胞大多呈长梭形,部分细胞呈三角形,细胞形态呈现异质性;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所获得的牙囊干细胞表面标记CD29、CD90阳性率分别为95.6%、98.6%,而CD45的阳性率仅为4.2%;③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呈阳性,ALP染色显示ALP表达增强明显;成脂诱导后细胞胞浆内可见明显脂滴,油红O染色呈阳性;神经细胞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神经微管蛋白染色呈阳性。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牙囊细胞具有较强的多向分化能力,可作为口腔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