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弹性钉在儿童孟氏骨折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儿童孟氏骨折患者90例按尺骨骨折的稳定程度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手法A组)、手术B组(尺骨弹性钉内固定组)和手术c组(钢板内固定组)进行治疗。每组例各30例。并对3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组的疗效的优良率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手术B、C两组治疗方法的手术切口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法A组、手术C组患者及家属对术后满意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B、C组患者及家属对术后满意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弹性钉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及固定可靠的优点,只要选择适当,不适为二种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视觉反馈疗法结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2例,随机分为减重组(15例)、减重+视觉反馈组(减重+反馈组,15例)及对照组(12例)。全部患者每天均进行3h的常规康复治疗,减重组与减重+反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30min的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减重+反馈组采用姿势矫正镜配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减重组仅采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经过8周治疗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表、Berg平衡量表(BBS)和Rivermead运动指数(RMI)进行评定分析。结果治疗后减重组、减重+反馈组与对照组比较,减重组与减重+反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减重+反馈组和减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减重平板步行或减重配合视觉反馈疗法,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而在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中应用视觉反馈疗法并未产生显著的辅助效果。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的臭氧对实验兔骨骼肌病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两种浓度的臭氧(O3)对实验兔骨骼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的影响,以评估臭氧对肌纤维的氧化程度。方法1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A、B两组。随机选择一侧大腿肌肉注射臭氧-氧气混合气体,A组为浓度50μg/ml,B组为浓度30μg/ml两组分别注射5ml气体。注射臭氧后0.5、2h和2周后分别对臭氧注射点、旁开1cm和2cm取活检组织行病理学光镜检查,对侧大腿相对应部位取活检作空白对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病理光镜下显示A、B两组注射臭氧后0.5h注射点、旁开1cm见肌细胞肿胀,间隙变窄或不清,肌细胞边界不清,横纹紊乱,部分肌细胞坏死溶解,空泡变性;2h后注射点、旁开1cm处在肌细胞坏死溶解的基础上出现了肌细胞间隙和血管内炎症细胞浸润;2周后注射点、旁开1cm切片显示肌细胞明显萎缩,大量纤维组织增生,部分伴有玻璃样变。上述3个时点的注射点旁开2cm病理切片均未见异常。结论两种浓度的臭氧肌肉注射后会产生程度相当的肌细胞损害,范围半径约2cm,可能对炎性肌细胞或肌纤维化组织起治疗作用,2周后纤维组织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4.
儿童桡骨近端骨折按Judet分型分4型:Ⅰ型:桡骨头轻度倾斜;Ⅱ型:成角小于30°;Ⅲ型:成角30~60°;Ⅳ型:a成角小于80°,b成角80~90°。Ⅲ、Ⅳ型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包括:运动范围丧失、桡骨头过度生长、桡骨颈切迹、骺板早闭、成角畸形、骨折不愈合、缺血性坏死及尺桡骨骨性连接。我们自2004年5月至今用弹性髓内钉配合手法撬拨复位治疗儿童桡骨近端骨折Ⅲ、Ⅳ型15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两种浓度的臭氧(03)对实验兔骨骼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的影响,以评估臭氧对肌纤维的氧化程度.方法 1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A、B两组.随机选择一侧大腿肌肉注射臭氧-氧气混合气体,A组为浓度50μg/ml,B组为浓度30μg/ml两组分别注射5 ml气体.注射臭氧后0.5、2 h和2周后分别对臭氧注射点、旁开1 cm和2 cm取活检组织行病理学光镜检查,对侧大腿相对应部位取活检作空白对照.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病理光镜下显示A、B两组注射臭氧后0.5 h注射点、旁开1 cm见肌细胞肿胀,间隙变窄或不清,肌细胞边界不清,横纹紊乱,部分肌细胞坏死溶解,空泡变性;2 h后注射点、旁开1 cm处在肌细胞坏死溶解的基础上出现了肌细胞间隙和血管内炎症细胞浸润;2周后注射点、旁开1 cm切片显示肌细胞明显萎缩,大量纤维组织增生,部分伴有玻璃样变.上述3个时点的注射点旁开2 cm病理切片均未见异常.结论 两种浓度的臭氧肌肉注射后会产生程度相当的肌细胞损害,范围半径约2 cm,可能对炎性肌细胞或肌纤维化组织起治疗作用,2周后纤维组织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和舒芬太尼在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75例(22~57岁),ASAⅡ级,随机分成布托啡诺Ⅰ组(BⅠ组)、布托啡诺Ⅱ组(BⅡ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5例。在手术结束前30min,BⅠ、BⅡ组给予布托啡诺负荷量30μ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负荷量0.1μg/kg,术毕BⅠ、BⅡ组分别予布托啡诺3μg·kg-1·h-1,4μg·kg-1·h-1维持PCIA,S组予舒芬太尼0.05μg·kg-1·h-1维持PCIA。观察并记录术后1h、6h、12h、18h、24h、36h、48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患者平静时的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2h、24h、36h、48h的恶心评级和呕吐评级。并记录患者术后36h和48h咳嗽时的VAS疼痛评分。结果术后48h内三组患者各观察时点的呼吸循环指标、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评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6~24h各时点,BⅡ组与S组间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BⅡ组和S组VAS评分均低于BⅠ组(P<0.05)。术后36h、48h患者咳嗽时VAS评分,BⅡ组和S组均低于BⅠ组(P<0.05),但BⅡ组与S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VATS手术结束前30min缓慢静注布托啡诺负荷量30μg/kg,术后给予4μg·kg-1·h-1的维持量,与舒芬太尼PCIA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多模式下的踝关节背屈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3个月首次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结合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多模式下的踝背屈训练,疗程为8周。采用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简化FMA评分、BBS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以观察组提高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评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以观察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髋-膝关节空间位置组合多模式下踝关节背屈训练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踝背屈功能,促进下肢运动、平衡功能、步行和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法联合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严重股骨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例成骨不全严重股骨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术前内服补肾健脾类中药3个月,术中均将弯曲股骨行多段截骨后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9例患儿畸形明显改善,随访中患儿均未再发生骨折,未见髓内针合并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补肾健脾法联合多段截骨矫形后内置髓内钉治疗儿童成骨不全可矫正肢体畸形,降低再次骨折发生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合空间模式下踝背屈训练与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训练组(A组)、功能性电刺激组(B组)、踝背屈训练与功能性电刺激组(C组)三组;三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B组加予功能性电刺激训练,C组加予复合空间模式下踝背屈训练与功能性电刺激,三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下肢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患者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水平、平衡功能和生活活动水平.结果:①三组各有2例无法坚持训练,退出研究,每组有50例完成研究.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0.0%,98.0%;差异显著(P<0.05);②经治疗三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均比之前改良(P<0.01),B组和C组改良程度优于A组(P<0.05);③治疗后3组的FMA评分、BBS评分和MBI评分有不同水平升高(P<0.01),C组升高幅度最大,B组次之.结论:采取复合空间模式下踝背屈训练与功能性电刺激能有效地改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踝背屈功能和步行时的异常模式,有利于促使患者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尺骨截骨延长并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7月至2015年1月我科对13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行尺骨截骨延长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对所有病例随访8~24月,根据肘关节功能评价法(JOA)评定,优7例、良4例,优良率84.6%。结论:尺骨截骨延长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