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口服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的临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本研究共选取64例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其中54例受试者随机双盲法分配到单次给药试验组,共分7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33、399、798、1197、1596、1995、2394 mg),每剂量组人数(试验药+安慰剂)分别为4(4+0)、4(4+0)、6(6+0)、10(8+2)、10(8+2)、10(8+2)和10(8+2)例;10例(8+2)受试者进入连续多次给药试验组,给药剂量为一次665 mg,3次/日,连续10 d。给药前后对全部入组受试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ECG、凝血功能进行定时检测,并记录生命体征。结果:64例受试者全部完成研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单次给药试验组46例受试者中有9例(19.6%)和安慰剂组8例受试者中有2例(25.0%)均出现了轻度不良反应;连续给药试验组8例受试者中有6例(75%)和安慰剂组2例中有1例(50%)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上述出现的不良反应,受试者均转归,且研究者判断为与试验药物可能无关。结论:健康人体单日单次口服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不超过2394 mg或连续服药665 mg/次,3次/日,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建议Ⅱ期临床试验使用剂量不高于665 mg/次,3次/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人工肝联合抗病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CLF患者4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23例和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22例,观察比较人工肝联合抗病毒治疗ACLF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人工肝联合抗病毒治疗ACLF中各种不良反应,保障人工肝治疗的有序实施,并增加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不同剂量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组∶安慰剂组=4∶1)、单剂量递增设计,将5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分为试验组46例、安慰剂组8例。试验组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133、399、798、1197、1596、1995、2394 mg,给药后定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凝血功能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4例受试者均完成研究,试验组46例受试者中有9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试验组受试者的19.6%);安慰剂组8例受试者中,2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占安慰剂组受试者的25-0%),不能除外与试验药物的可能关系,其他受试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康人体单次服用133~2394 mg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较为安全,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合肥市近几年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疾病相关因素,为妇科病的防治及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2016年合肥地区进行健康体检、具有完整妇科检查结果登记的已婚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及与年龄相关的患病率变化。结果 123 270例合肥市妇科健康体检妇女中共检出妇科疾病患者84 193例,妇科疾病检出率为68. 3%,其中前5位分别为"宫颈糜烂"、子宫肌瘤、附件炎、卵巢囊肿和阴道炎。结论定期妇科体检是预防和发现妇科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EED)加脾切除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PH)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并探讨慢性淤血性脾肿大 (CCS)的脾纤维化机制。方法 分析 2 32例肝硬化PH并脾功能亢进实施EED加脾切除术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 ,并采用组织病理观察、抗波形蛋白(Vm)、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及CD6 8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CS脾纤维化改变。结果  2 32例术后 (出院时)外周血PLT、WBC、PTA及血清Alb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 (P<0 0 1或P <0 0 5 ) ,仅 2 5 9%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 ,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切除脾脏体积 14 2 3 6 7± 738 6 9cm3 ,CCS脾组织内Vm阳性成纤维细胞、α SMA阳性肌纤维母细胞明显增多 ,CD6 8阳性巨噬细胞比例增加。结论 EED加脾切除术是解除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缓解PH、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注重围手术期及术中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巨噬细胞系统的活化 ,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可能是CCS脾纤维化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113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摸索并形成较为合理的整体护理流程,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其康复。方法 对113例食管一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划分为急救护理和后续护理两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中加强护理观察,落实护理工作重点。结果 113例患者都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治疗,出血停止,没有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扎实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救治此类患者不町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救治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慢性HCV感染者肝脏详细病理改变,探讨慢性HCV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胃壁细胞抗体(PCA)。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HCVRNA载量、HCV基因型,同时检测肝功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依据Ishak病理评价方案对肝活检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进行总体评分和详细组织病理评价。结果 15例(23.81%)慢性HCV感染者自身抗体阳性,其中ANA阳性9例(14.29%)、SMA阳性2例(3.17%)、AMA阳性3例(4.76%)、PCA阳性2例(3.17%),包括ANA、SMA双阳性1例。自身抗体阳性HCV感染者年龄显著大于自身抗体阴性HCV感染者[(44.80±9.61)岁vs.(34.04±13.18)岁,P=0.005],自身抗体阳性HCV感染者血清ALT、AST、GGT水平显著升高,肝脏炎症活动度评分显著高于自身抗体阴性HCV感染者,其中融合坏死和点灶状坏死较重,未见其他临床指标和组织学差异。结论 HCV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会导致以融合坏死和点灶状坏死加重为主的肝脏组织学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性肝病对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来自两个免疫接种中心的65例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和40例同期接受预防接种、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均按照标准的免疫程序(0、1、6个月)注射重组乙肝疫苗.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Bs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含量.对低应答和无应答的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分别以20μg和40μg重组酵母疫苗进行再免疫接种,检测复种后抗HBs滴度.结果 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在完成1个标准乙肝疫苗接种程序后1个月,血清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2.3%和97.5%(P<0.05),低/无应答率分别为21.55%和7.5%(P<0.05).低/无应答的14例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中,各有7例分别接受40μg和20μg重组酵母疫苗再接种,前者再接种后-抗HBs的阳转率(85.71%)显著高于后者(71.43%,P<0.05).乙肝疫苗接种前1周及完成接种后1个月时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含量(分别为6.41%±2.34%、7.02%±2.83%)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分别为10.02%±1.83%、10.04%±2.14%,P<0.05).结论 慢性酒精性肝病可能是影响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有关.应用40μg重组酵母疫苗可提高慢性酒精性肝病患者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作者动态观察了 CCl_4诱发大鼠肝硬变中卵圆细胞(OC)的变化。用药后4周肝汇管区 OC 始增生,8~12周汇管区及肝小叶内出现大量团状或条索状排列的 OC,其周围常伴 desmin 阳性细胞存在。OC 聚集处,体积缩小,嗜碱性增强,趋向围成管腔;肝细胞大片坏死区,OC 分散,体变大,胞浆丰富,颇与再生肝细胞相近。18周后肝硬变形成时,管状排列的 OC 演变为新生胆管。结果显示OC 可能向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双向分化,作为一种“干细胞”参与肝硬变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年龄≥65 岁)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2008 年 1 月至2009 年12 月解放军第302 医院收治的82 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老年PHC 患者,平均年龄(67.8 ± 8.5)岁,选择同期收治的56 例中青年PHC 患者,平均年龄(38.4 ±5.9)岁,进行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比较 分析.结果 老年PHC 患者中70.7%有乙型肝炎病史,显著高于中青年PHC 患者(19.6%,P <0.05);老年 PHC 患者临床表现以纳差(75.6%)、伴有肝硬化症状(79.3%)多见,有10.9%出现肝癌自发性破裂,与中青 年PHC 患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PHC 患者的总胆固醇和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 中青年PHC 患者(P <0.05);组织病理分型老年PHC 以中高分化(87.8%)为主,与中青年PHC 患者相比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肝硬化和HBV 感染在我国老年PHC 发病中占重要地位;为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应根据老年PHC 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针对性开展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