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BDAE失语程度0级与1级率及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语言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显著较高,BDAE失语程度0级与1级率显著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给予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与认知功能,减轻失语程度,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发病3个月内的54例脑卒中后偏侧忽略患者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音乐疗法干预,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凯瑟琳-波哥量表检查(CBS)、上肢简易Fugl-Meyer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2组患者单侧忽略的程度、上肢运动控制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2组C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及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在卒中后发病初期有效改善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单侧忽略的程度,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4.
施伯瀚  朱燕 《中国康复》2017,32(3):240-244
正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MT)作为一门新兴的治疗手段,其运用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系统(艺术、心理、哲学、医学、仪器等)的干预过程,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大脑的重塑等,已在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及相关运动、抑郁症状和睡眠质量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1]。近年来,神经康复领域中涌现出了音乐疗法多方面的运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音乐疗法在神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后外侧植骨融合(PLF)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2004 年4 月至2010 年4 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39 例,其分为:PLF 组30 例,行椎弓根器械固定后外侧融合;PLIF 组9 例,行椎弓根器械固定椎体间融合.分析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采用JOA 评分标准评价手术前后情况,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LF 组和PLIF 组JOA 评分好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LF 组和PLIF 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46.83 ±63.89)min 和(316.67 ±47.7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85.67 ±257.42)ml 和(1266.67 ±465.70 )ml,术后根性牵扯痛分别为1 例(3.33%)和3 例(33.33%),随访时相对椎间隙高度分别为(74.11 ±7.72)%和(82.21 ±2.69)%,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根性牵扯痛及随访时相对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内术前和术后JOA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后外侧植骨融合与后路椎体间融合都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术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的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及宣教,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肌内效贴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通过X线测量法测量肩峰与肱骨头间距(AHI)、肩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肩痛侧腋神经及肌皮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测定,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HI值、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且检测所有患者肩痛侧腋神经(刺激部位:Erb点;记录部位:三角肌)及肌皮神经(刺激部位:Erb点;记录部位:肱二头肌)后发现两组中某些患者肌皮神经(30例,53.57%)、腋神经(31例,55.36%)波幅明显低于正常值,而潜伏期轻度延长或正常(提示轴索损伤)。两组治疗6周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肌内效贴在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肩关节半脱位后肩痛早期防治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其相应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