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479篇
  免费   6202篇
  国内免费   4218篇
耳鼻咽喉   791篇
儿科学   1353篇
妇产科学   815篇
基础医学   5212篇
口腔科学   1441篇
临床医学   16646篇
内科学   9682篇
皮肤病学   1318篇
神经病学   2249篇
特种医学   50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3篇
外科学   9503篇
综合类   36682篇
预防医学   13305篇
眼科学   1472篇
药学   14305篇
  91篇
中国医学   14948篇
肿瘤学   3908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1700篇
  2022年   1783篇
  2021年   1974篇
  2020年   2335篇
  2019年   2495篇
  2018年   2458篇
  2017年   1517篇
  2016年   1819篇
  2015年   2084篇
  2014年   6471篇
  2013年   4548篇
  2012年   5263篇
  2011年   5909篇
  2010年   5681篇
  2009年   5621篇
  2008年   5566篇
  2007年   5900篇
  2006年   5641篇
  2005年   6067篇
  2004年   5329篇
  2003年   4992篇
  2002年   4149篇
  2001年   4058篇
  2000年   4532篇
  1999年   4466篇
  1998年   4146篇
  1997年   4278篇
  1996年   4214篇
  1995年   3660篇
  1994年   3364篇
  1993年   2492篇
  1992年   2388篇
  1991年   2165篇
  1990年   1731篇
  1989年   1603篇
  1988年   1007篇
  1987年   822篇
  1986年   722篇
  1985年   699篇
  1984年   533篇
  1983年   464篇
  1982年   467篇
  1981年   393篇
  1980年   288篇
  1979年   198篇
  1978年   140篇
  1977年   67篇
  1965年   75篇
  1964年   6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诊断为早期乳腺癌患者94例。根据示踪方法随机分为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双示踪组(44例)和纳米碳单示踪组(50例),比较2组患者SLN检出量、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及假阴性的差异率。结果 双示踪组SLN平均检出数为(3.4±1.33)枚,SLN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90.9%、55.0%、85.7%、7.1%、2.8%;单示踪组SLN平均检出数为(3.08±1.3)枚,SLN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88%、65.9%、64.3%、8.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年龄、肿瘤位置、分期、分子分型、月经情况及BMI分层比较,SLN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对肿瘤直径进行分层,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双示踪组SLN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示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示踪法在乳腺...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浓度(0.01、0.02、0.04μg/ml)的舒芬太尼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q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对宫颈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LncRNA)AWPPH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宫颈癌SiHa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组:si-NC组、si-AWPPH组、舒芬太尼0.04+pcDNA3.1组、舒芬太尼0.04+pcDNA3.1-AWPPH组。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作用于SiHa细胞后,SiHa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升高,迁移和侵袭数减少,AWPPH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NC组比较,si-AWPPH组SiHa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升高,迁移及侵袭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WPPH过表达可明显逆转舒芬太尼对SiHa细胞的作用。结论舒芬太尼可能通过下调AWPPH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模拟马术训练对后循环卒中共济失调患者姿势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是1987年由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资助的关注非洲裔美国人心血管健康的最大研究。旨在调查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心血管疾病与认知之间的联系。ARIC研究的许多发现加深了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病因的了解,在心血管病预防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证明了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对改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主要概述ARIC研究的起源、目的、研究设计、对心血管医学的贡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研究褐藻胶对肝豆状核变性(HLD)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应用铜负荷饮食法建立HLD模型。治疗组每天给予褐藻胶灌胃,对照组动物同步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尿铜含量;生化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细胞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铜蓝蛋白(CER)表达水平。结果:经褐藻胶治疗后,高剂量组小鼠的尿铜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ALT、AST活性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变性指数、肝纤维化程度和凋亡细胞指数较模型组均显著减少(P<0.05),肝细胞CER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褐藻胶可能通过增强肝细胞CER的表达和促进Cu2+的排泄,减轻肝细胞变性凋亡和肝纤维化损害,改善HLD小鼠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摘要 GB 15981—2021《消毒器械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代替GB 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2022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规定了灭菌器灭菌效果鉴定试验的试验器材、试验步骤、评价规定及注意事项。为配合该标准的宣贯实施,本文对修订背景、起草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的制修订依据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Chevron-Akin(minimally invasive Chevron-Akin,MICA)截骨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采用MICA截骨术治疗26例(29足)轻中度拇外翻患者,其中男1例,女25例;年龄19~78(38.3±19.5)岁。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第1跖骨短缩。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前足评分系统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治疗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26例(29足)均获得随访,时间12~33(19.6±5.1)个月。HVA、IMA分别由术前的(32.3±6.6)°、(11.7±3.2)°矫正为术后的(13.0±5.3)°、(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跖骨短缩(2.7±1.1) mm。AOFAS评分由术前的(55.7±7.4)分提高到术后的(88.5±7.9)分(P<0.01),其中优15足,良11足,可3足。VAS由术前的(6.5±1.5)分改善为术后的(0.7±0.4)分(P<0.01)。结论:MICA截骨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率低,并且能有效改善拇外翻畸形,是治疗轻中度拇外翻的安全可靠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卵巢因素所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口服提高卵巢储备功能的药物、人工激素周期替代疗法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中医运用补肾健脾法治疗DOR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持久、治疗手段多样化等优势。报告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补肾健脾法综合治疗DOR患者成功妊娠的情况,强调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于解决疑难病证的重要性,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DOR患者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