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广胜  徐崇利  张郁青  林涛 《临床荟萃》2011,26(22):1964-196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是各种心脏结构性和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的病理生理过程不断进展的临床综合征。随着病情程度的进展,CHF患者常有肝功能损害、血生化检查发现胆红素水平升高[1]。  相似文献   
2.
将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扎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在手术前1 d、手术当天及术后1 d腹腔内注射葡聚糖20 mg/(kg·d),术后2 d及3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周处死大鼠,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周治疗组LVEF显著升高,LVDd、LVDs明显减小(P均《0.05);治疗组梗死面积亦明显减少(P<0.05).提示葡聚糖可减少Wistar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转染携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的腺病毒(adenovirus,Ad5)对猪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改善作用。方法12只苏中幼猪,随机分成转染Ad5-HGF组(治疗组)和转染未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腺病毒载体(null-Ad5)组(对照组),每组6只。结扎前降支制成心肌梗死模型,手术后第4周及第7周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侧支循环形成程度(Rentorp法)、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基因导入后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阳性(SMA )有灌注功能血管生成情况。结果经冠状动脉转染Ad5-HGF后心肌高度表达人HGF蛋白;治疗组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组侧支循环形成明显增多,每平方毫米功能血管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冠状动脉转染Ad5-HGF能使心肌高度表达HGF蛋白。HGF对梗死心肌的侧支循环形成、心肌灌注及心功能均有改善作用,能促进功能血管数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吸烟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近期心肺事件的影响.方法 55例吸烟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肺高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27)和常规治疗组(n=28).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分别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肺功能、超声心动图和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并随访患者的近期心肺事件.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肺动脉压较治疗前和同期常规治疗组同期明显下降(P<0.05)、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比常规组治疗6月后有明显改善(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近期心肺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吸烟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新型抗高血压药物Tribenzor。方法:根据文献,对Tribenzor的临床药理学、药动学、不良反应等方面信息进行综述。结果:Tribenzor由奥美沙坦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氨氯地平(钙通道阻滞药)、氢氯噻嗪(利尿药)3种成分组成;3种药物相互作用使血管舒张血压降低,从而使血流更加通畅;其用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和利尿药中任意2种药物仍无法充分控制患者血压的情况。临床试验中Tribenzor显示出优良的降压效果、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为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和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Tribenzor中3种组分被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一致,食物不影响Tribenzor的生物利用度。结论:复方抗高血压药物Tribenzor代表了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趋势,但其应用还需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血脂、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心绞痛组,另将同期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CRP、UA、血脂、胆红素水平。将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常规治疗组)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丹参酮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CRP、UA、低密度脂蛋白、总胆红素水平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丹参酮组患者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丹参酮组患者U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血清CRP、UA、血脂、胆红素可能在心绞痛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治疗心绞痛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经冠脉造影术确诊的NSTE?ACS患者95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4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例。按年龄以及性别配比选取同期冠脉造影术正常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组。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记录相关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探讨不同Lp?PLA2水平与NSTE?AC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心绞痛组以及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Lp?PLA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其中非ST抬高心肌梗死组患者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升高更为显著。此外,随着病变支数增加,血浆Lp?PLA2水平也逐渐升高。发生MACE事件组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事件对象。结论:Lp?PLA2水平与NSTE?ACS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密切关系,并且Lp?PLA2水平与NSTE?ACS患者发生MACE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8.
陶琴  陈君  张郁青 《中医药研究》2014,(11):1316-1319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SUA)在疑似冠心病(CA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行冠脉造影检查者229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无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比较各组血清尿酸浓度和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161 例患者有冠心病,冠心病组患者SUA 浓度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SUA 和冠心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校正年龄、糖尿病、吸烟、血胆固醇和代谢综合征这些混杂因素后发现,SUA 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表明,SUA 和女性冠心病患者明显相关.与第一四分位数(〈4.8mg/dL)相比,SUA 在最高四分位数(≥6.4 mg/dL)显示为CAD 的风险增加(OR ,1.88;95% CI ,0.91-3.84),然而,这-结果的差异并不显著(P = 0.07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代谢综合征(MS)是唯一的独立SUA 水平决定因素,而前者和冠心病相关.结论 血清尿酸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仅仅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9.
我科1995年1月~1995年12月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救治1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9~58岁。符合全国第二次ARDS专题讨论会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轻型6例、中型5例、重型1例。原发疾病:休克8例,其中感染性休克4例、出血性休克3例、过敏性休克1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尿毒症和溺水各1例。呼吸频率35次/min,PaO2<8.0kPa,PaCO2<4.7hPa。采用绍兴仪表厂生产的GH-Ⅱ型高频喷射呼吸机,鼻塞或鼻导管连接,频率60~100次/min;驱动压0.5~1.0kg/cm2,呼吸比2…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心肌梗死组和治疗组,结扎左冠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围手术期连续3 d腹腔注射rHuEPO[3000 IU/(kg*d)], 14 d后以相同剂量再连续注射3 d;术后2 d及3 wk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术后3 wk处死大鼠,TTC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区毛细血管密度、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 术后2 d两组之间心功能无明显差异,术后3 wk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改善程度明显劣于治疗组(P<0.05). 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 wk治疗组梗死面积明显减少[分别为(26.0±0.9)%,(28.1±1.5)%, P<0.05]、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分别为(10.4±1.5)/视野,(6.3±0.7)/视野,P<0.05],Bcl-2蛋白表达增加(A值分别为0.116±0.005,0.103±0.007, P<0.05),而Bax表达减弱(A值分别为0.125±0.010,0.147±0.014,P<0.05). 结论:rHuEPO能缩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以及促进缺血区毛细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