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颅内大血管伴/不伴同侧颈内动脉闭塞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患者基线特征以及行血管内治疗后结局的差异。方法 对DIRECT-MT亚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卒中串联闭塞和颅内闭塞接受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患者的基线特征和预后,分析不同机制学特征(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动脉栓塞)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LAA型卒中患者共108例,其中串联闭塞63例,颅内闭塞45例。颅内闭塞组患者高血压史率高于串联闭塞组(77.8% vs. 52.4%, P=0.007)。颅内闭塞组闭塞部位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M1段(88.6%),而串联闭塞组颅内闭塞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49.2%)和大脑中动脉M1段(49.2%)(P<0.00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抗栓、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卒中、房颤、吸烟史,基线mRS、NIHSS评分,是否静脉溶栓,侧枝循环,以及救治流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0天mRS 0-2分的患者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 vs. 41.9%, P=0.243)。颅内闭塞组术后成功再灌注率高于串联闭塞组(93.3% vs. 77.4%, P=0.026),但术后24-72小时血管再通的比例前组低于后组(57.1% vs. 77.2%, P=0.034)。最终梗死体积,颅内闭塞组小于串联闭塞组(20.1 vs. 34.5, P=0.025)。术后NIHSS评分,90天EQ-5D-5L评分和BI指数等其他次要结局,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90天内的死亡率,发生的无症状性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5-7天时在另外的血管区域新发脑梗死,以及新流域栓塞的患者百分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串联闭塞相较于孤立颅内闭塞,末次造影成功再灌注率较低,梗死体积更大,但术后24-72小时再通率更高,且神经功能良好预后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与颅内闭塞相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Homer1b/c蛋白在谷氨酸诱发的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用小鼠海马细胞系HT22细胞,通过500 ?mol/L谷氨酸处理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siRNA慢病毒转染方式下调Homer1b/c表达和10 ?mol/LBAPTA-AM(1,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四乙酸甲酯,钙离子螯合剂)、10 mmol/L4-PBA(4-苯基丁酸,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分别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后,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omer1b/c,自噬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以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HOP(人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表达水平。每组实验均进行3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谷氨酸处理HT22细胞12 h后,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升高(P<0.05),下调Homer1b/c表达可降低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的升高程度(P<0.05)。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抑制内质网应激均能降低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的升高程度(P<0.05)。然而在下调Homer1b/c表达后,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抑制内质网应激未能进一步降低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的升高程度(P<0.05)。结论 Homer1b/c能够调节谷氨酸诱导的自噬,其调节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两种内镜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良性肿瘤方法,即圈套式乳头切除术(endoscopic snare papillectomy,ESP)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 ~2019年10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伴发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348例ax-Sp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伴发神经病变组和未伴发神经病变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疾病活动度指标,分析ax-SpA患者伴发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探讨血清NSE水平对ax-SpA患者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ax-SpA神经病变者111例(31.9%),未伴发神经病变者237例(68.1%)。与ax-SpA未伴发神经病变组比较,ax-SpA伴发神经病变组中男性比例、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免疫球蛋白A和血清NS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ASDAS)-ESR和ASDA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流重建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和脑灌注的影响,并分析抑郁、焦虑状态改变与脑灌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成人烟雾病患者64例,其中手术治疗42例(联合血流重建组16例、间接血流重建组26例),保守治疗22例(保守治疗组).在入院时、治疗6个月(±1个月)和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工作现状和离职意愿,并分析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为改善基层护理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我国三个省45家乡镇卫生院的167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深度访谈44名护理人员。结果:深化医改以来,农村基层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62%认为自己的工作量大。护理工作占护理人员平均工作时间的60%;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占平均工作时间的21%。30%的被调查者具有离职意愿。在控制省份、工作量、婚姻状况、编制、文化程度和从医年限等混杂因素后,公共卫生服务参与情况与护理人员离职意愿显著相关(P0.05)。结论:医改后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工作内容扩展、工作量增加,工作内容的扩展降低了护理人员的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的致病作用,了解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对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AP组及MC膜稳定剂处理组.MC膜稳定剂处理组应用MC膜稳定剂色甘酸钠,以50 mg/kg的用量于制模前30 min注入大鼠腹腔进行预处理.使用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诱发SAP,观察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肺干湿重比的变化情况.结果SAP组的淀粉酶水平为2 500.0±227.7 U/L,胰腺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41±0.01U/g湿重,肺干湿重比为4.58±0.29,胰腺病变评分为6.4±0.5,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而使用MC膜稳定剂预处理后造模,其淀粉酶水平降为1 894.40±124.37 U/L,胰腺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38±0.15 U/g湿重,肺干湿重比为4.35±0.13,胰腺病变评分为3.4±0.5,均较SAP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肥大细胞可能在SAP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C膜稳定剂对SAP可能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瓜蒌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温晾干、晒干,热风干燥(40,60,80 ℃),变温干燥(50~80,80~50 ℃)等方式干燥瓜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比较不同方式处理后瓜蒌皮、籽中核苷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流动相乙腈-0.2%乙酸水溶液(3∶7)(A)-乙腈(B)梯度洗脱(0~15 min,97%~95%B;15~30 min,95%~90%B;30~35 min,90%~87%B;35~40 min,87%~86.5%B;40~48 min,86.5%~97%B;48~50 min,97%B),检测波长选择260 nm,流速设定0.4 mL·min-1。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比较不同方式处理后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变化,SE-54毛细管色谱柱(0.32 mm×30 m,0.25 μm),于80 ℃,500 r·min-1孵育15 min,进样针温度85 ℃,进样量400 μL,分析时间35 min,载气为高纯氮气,载气流速2.0 mL·min-1,漂移气体流速150 mL·min-1,IMS探测器温度45 ℃。结果 尿苷、腺苷、腺嘌呤在50 ℃以上的热风干燥处理后含量较高,较低温度干燥有利于保持胞苷、胞嘧啶、芦丁、木犀草苷和2?-脱氧腺苷的稳定。GC-IMS技术可较好地实现不同方式处理后瓜蒌样品的分析和识别,80 ℃热风干燥和变温干燥后具有更多的挥发性成分。结论 40 ℃和60 ℃热风干燥能较好地保留核苷类和黄酮类成分,并且挥发性成分与传统干燥方式下相似,具有高效可控、适宜工业化生产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0年11月85例3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观察组)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与164例同期随机选取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对照组)资料比较。 结果:观察组85例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为45.88%,平均(30.27±2.41)岁,平均病程(11.51±1.5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肿瘤体积大、临床分期晚、组织学分级上分化差(均P<0.05),但病理类型的构成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但c-erbB-2蛋白表达水平高(均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淋巴结转移数多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青年乳腺癌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和生活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生活质量、乳房满意度、应激反应和焦虑抑郁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为(7.42±2.49) d,术后开始辅助化疗时间为(8.79±2.71)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对照组分别为(7.35±2.41) d、(8.62±2.64) d和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功能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及家庭状况和附加关注状况评分分别为(19.37±3.62)分、(15.29±3.41)分、(18.25±3.62)分、(21.58±4.03)分和(26.83±4.8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34例(79.07%),一般6例(13.95%),总满意40例(93.02%),对照组总满意率仅为65.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质醇(Cor)水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257.26±27.94) ng/m L、(10.14±2.07)分和(10.86±2.47)分,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为(68.25±7.19) U/m 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相比,具有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乳房的外形美观度,从而提高患者的乳房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减轻应激反应和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