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是对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制订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像技术[1-2].诊断报告是影像检查的最终体现形式,是指导临床的重要医疗文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形态及脱氧葡萄糖(FDG)代谢特点,探讨PET/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依据影像、临床或组织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PET/CT资料,总结骨转移瘤的分布、数目、大小、密度及FDG摄取等特点,分析病变大小与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27例中,弥漫性转移11例,其中10例PET与CT检出病灶数目大致相符,1例PET发现病灶明显多于CT;多发及单发转移16例,选择测量病变51个,大小平均(1.9±1.0)cm,SUVmax平均为6.5±3.7,二者呈正相关.48个病变代谢活跃,其中成骨性46个(3个病灶PET浓聚范围大于CT所示),溶骨性1个,1个病灶CT未显示;3个病灶代谢与周围骨质接近,其中1个为成骨性改变,另2个CT未显示.结论 PET/CT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性较高,可能会漏诊代谢不活跃的小病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膀胱放射性廓清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85例盆腔利尿延迟显像患者的PET/CT资料,测量膀胱常规及利尿延迟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记录延迟时间;分析常规显像膀胱SUVmax、呋塞米注射途径(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延迟时间、年龄、性别因素对利尿延迟显像膀胱SUVmax的影响。结果 根据呋塞米注射途径不同,分为静脉注射组(n=34)和肌内注射组(n=51),2组利尿延迟显像膀胱SUVmax分别为3.10(2.60,3.45)和2.90(2.30,3.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4,P=0.372);延迟显像时间分别为18F-FDG注射后(215.00±30.03)min和(198.43±25.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5,P=0.010)。2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253),2组中不同性别患者间延迟显像膀胱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静脉注射组和肌内注射组利尿延迟显像膀胱SUVmax与延迟时间和患者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注射18F-FDG后充分水化、应用呋塞米利尿,约180 min行盆腔延迟显像能显著降低膀胱放射性,患者年龄、性别、呋塞米注射途径对于膀胱放射性廓清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中医按摩对脑卒中患者局部脑血流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技术测定 6例脑卒中患者按摩前后的局部脑血流量。结果  6例脑卒中患者按摩前皆有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减低 ,按摩患肢后 ,对侧大脑半球原脑血流减低区皆有不同改善 ,其中对侧额顶叶及同侧大脑白质区按摩前后差异显著。从图像表现来看 ,脑血流功能改善以病灶周边较明显 ,病变范围小、程度轻者更明显。按摩前后脑血流功能评分差异显著 ,分别为 - 2 7± 1 6和 - 1 2± 1 7,t=- 3 .8,P <0 .0 5。结论 中医按摩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功能改善有肯定的作用 ,这种作用同躯体感觉、运动传入冲动刺激有关 ,可反射性引起神经系统各级水平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脊柱结核骨显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骨显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骨显像及CT资料。结果:21例患者累及颈椎9例、胸椎12例、腰椎10例、骶椎3例,7例患者同时累及2个以上脊柱节段。2例患者见单发病灶,其余19例见2个或2个以上病灶,其中呈比邻分布者18例。3例患者伴有脊柱外骨质受累,其中肋骨2例,股骨1例。41个病灶有CT对照,其中椎体型11个,椎间型14个,椎旁型9个,附件型7个。在放射性分布方面,椎体型、椎间型及椎旁型多累及相邻多个椎骨,单发病灶较少,而附件型单发病灶比例相对较高。在放射性形态方面,椎间型多为整个椎体放射性浓聚,附件型均为局灶性放射性浓聚。结论:脊柱结核的典型骨显像表现为放射性浓聚灶呈比邻分布且不伴肋骨或四肢受累,骨显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比较69例冠心病患者多巴酚丁胺负荷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断层显像与82例运动试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的结果,以探讨它们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多巴酚丁胺负荷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2%和800%,运动试验分别为894%和829%。多巴酚丁胺负荷检出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左前降支为781%和913%,回旋支为667%和982%,右冠状动脉为100%和837%;运动试验分别为783%和911%,600%和968%,909%和850%,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提示两者结果相近,对于不能进行运动试验的病人,多巴酚丁胺试验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1例患者同时进行了99mTc-MIBI门控心肌断层显像及门控心血池显像, 比较两种方法测定LVEF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18F -FDG双探头符合探测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2 2例原发及转移瘤患者接受了18F FDG双探头符合探测显像 ,及CT、超声检查 ,对照病理证实结果比较分析了几种影像技术的诊断效率。结果 :18F FDG双探头符合探测、CT、超声检出肿瘤的准确率分别是 94% ,69% ,69%。个别分化程度较高或太小的病灶出现18F FDG显像假阴性 ;炎性病灶可造成假阳性表现。结论 :18F FDG双探头符合探测对肿瘤原发及转移灶检测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但需与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核医学显像在诊断不明性质颈痛中的价值.方法 70例不明性质颈痛患者,X线、CT或MRI结果提示骨质破坏或占位性病变,无法确定病变性质,拟手术治疗入院.为明确诊断,行99m 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显像后1周内行手术或病灶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结果.10例骨显像多发骨转移瘤的患者进行了符合线路18F-脱氧葡萄糖(FDG)肿瘤代谢显像.结果 骨显像阳性62例.33例颈部单发病灶,其中原发恶性肿瘤4例,转移瘤6例,良性病变23例.29例为多发病灶,其中转移瘤24例.25例患者骨显像后改变了治疗方案.10例转移瘤患者中的7例18F-FDG肿瘤代谢显像找到了原发病灶.结论 全身骨显像应作为诊断不明性质颈痛的重要辅助手段.18F-FDG肿瘤代谢显像与全身骨显像联合应用对于不明性质颈痛的明确诊断,分期,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淋巴瘤化疗后股骨头坏死的18F-FDG PET/CT及临床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淋巴瘤化疗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PET/CT及临床资料,测量股骨头坏死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病变FDG代谢与CT分期、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22个股骨头(双侧10例,单侧2例)受累,其中2期17个,3期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