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不同的上肢位置对坐站转移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和对照组(正常人)各30例,2组均在两种上肢位置下完成坐站转移,对受试者完成坐站转移的时间、下肢负重、人体重心点的摆动幅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受试者上肢的体位对坐站转移的稳定性影响显著(P0.05),双手叉握下完成坐站转移的稳定性要明显优于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位置影响坐站转移的稳定性,当双手叉握时,完成坐站转移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COP)相关参数的特点及其与步速、不对称性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60例能够独立步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组)及健康中老年人(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受试者均以自我选择的步速进行步态测试,提取并计算步速及两侧下肢的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单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S)及其速度(AP-COPVS)、双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D)及其速度(AP-COPVD),以及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等参数,并分析和比较COP相关参数及其与步速、不对称性的相关程度。 结果对照组和偏瘫组的步速分别为(73.60±9.66)和(37.88±16.01)cm/s,偏瘫组步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偏瘫侧单支撑时间[(0.39±0.07)s]较对照组[(0.44±0.04)s]明显缩短(P<0.01);非偏瘫侧的单支撑时间[(0.53±0.12)s]及两侧双支撑时间[(0.36±0.15)s、(0.36±0.21)s]均较对照组[(0.44±0.04)s及(0.15±0.03)s]延长(P<0.01);偏瘫组患者两侧下肢所有COP相关参数均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瘫组两侧下肢所有COP相关参数均与步速呈高度正相关(r=0.765~0.967,P<0.01);所有COP相关参数与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0.505~0.764,P<0.01)。 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负重在前后方向转移的能力下降,且与步速、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足底压力与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作为偏瘫组,与其相匹配的健康中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步态与平衡功能评估系统进行步态检测和分析,获取步速、首次触地期和蹬离期的足底压力峰值、单支撑相压力中心位移(DCOP),并计算上述各项参数的不对称性,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2组各参数的差异,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步速与足底压力峰值及DCOP之间的相关程度。 结果①偏瘫组患者的步速明显慢于对照组[(0.32±0.26)m/s vs (0.82±0.35)m/s,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偏瘫组双下肢首次触地期的足底压力峰值[患侧(2.26±0.89)kg/cm2,健侧(3.02±0.27)kg/cm2]及患侧下肢蹬离期的足底压力峰值(3.67±1.52)kg/cm2]均明显下降,单支撑相矢状面的DCOP[患侧(3.24±3.65)cm,健侧(4.18±4.12)cm]亦减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偏瘫组足蹬离期、首次触地期的足底压力峰值和矢状面DCOP(DCOPx)的不对称性均较对照组增大(P<0.05),而冠状面DCOP(DCOPy)的不对称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④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偏瘫患者的步速与双侧下肢的首次触地期、蹬离期的压力峰值及DCOP均呈正相关(r=0.666~0.950,P<0.01)。 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足底压力峰值较健康人均有所下降,步行中的重心转移能力下降,且与步行能力(步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功能与步行能力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可独立步行10m以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并将其纳入患者组,同时选取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AL-600型步态与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对2组受试对象进行站立平衡功能及步态测试,步态检测指标包括步宽、步速、双下肢步长不对称比(SLA)、摆动期时间不对称比(SWTA)及站立期时间不对称比(STA),平衡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足底压力中心总轨迹长(COPD)、足底压力中心在左右方向的平均偏移(COPD-X)、足底压力中心在前后方向的平均偏移(COPD-Y)。采用t检验比较2组对象步态及平衡指标间差异,同时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2组对象步态与平衡参数间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对象步宽[(14.45±4.17)cm]、COPD[(66.75±29.04)cm]、COPD-X[(2.04±1.41)cm]、COPD-Y[(2.48±1.28)cm]、SLA(1.30±0.46)、SWTA(1.65±0.67)及STA(1.18±0.16)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步速[(37.64±18.29)cm/s]则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患者组对象COPD-X与步速、步宽、SLA、SWTA呈轻度至中度相关(P<0.05);COPD-Y与步宽呈轻度相关(P<0.05)。 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其站立平衡功能与步宽、步速、步态时空不对称参数间具有相关性,并且以左右方向平衡功能指标(如COPD-X)与步态参数间的相关性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肢位及椅子高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下肢负重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分别在双手叉握(GA)及双手交叉胸前(CA)两种上肢位及两种不同高度的椅子(高椅及标准椅)上完成坐-站转移测试,采用AL-080型步态与平衡功能训练评估系统对受试者完成坐-站转移的时间、双下肢负重、双下肢负重不对称性(IOA)及人体重心点(COG)在冠状面上的摆动幅度(COGX)进行测量,探讨其不同差异。结果:姿势GA时,除坐-站转移所需的时间外,健足平均负重、患足平均负重、IOA及COGX与姿势CA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椅子上完成坐-站转移时,与标准椅子相比较,健足平均负重、患足平均负重及IOA无明显差异,而坐-站转移所需时间以及COGX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脑卒中偏瘫与右侧偏瘫相比较,坐-站转移所需时间、患侧下肢负重、健侧下肢负重、IOA及COGX均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上肢位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的下肢负重及稳定性;椅子高度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实验室诱发疼痛以及背景任务难度对个体执行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方法:使用冷压痛任务模拟临床疼痛,对4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实验采用2(疼痛操作:疼痛,非疼痛)×2(任务难度:低难度,高难度)的混合设计。结果:对于前瞻任务的正确率,疼痛操作的主效应显著,即疼痛条件下,时间性前瞻记忆的成绩显著差于非疼痛条件(F=8.29,P0.01)。任务难度的主效应也显著,即低难度任务下,时间性前瞻记忆的成绩优于高难度任务条件(F=11.45,P0.001)。对于背景任务的正确率,疼痛操作的主效应显著(F=27.17,P0.001),任务难度的主效应显著(F=51.29,P0.01);对于背景任务的反应时,疼痛操作的主效应显著(F=8.09,P0.01),任务难度的主效应显著(F=11.39,P0.01)结论:疼痛和任务难度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执行都存在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坐-站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于生命体征稳定后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常规坐-站转移训练,实验组患者则辅以改良坐-站转移训练(即在患足置后情况下进行坐-站转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评定法下肢部分(FMA-L)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使用AL-080型平衡功能评估系统对2组患者坐-站转移所需时间、下肢负重差异(ALD)及人体重心在冠状面上摆动幅度(COGX)进行评测,并观察其差异性。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其BBS评分、FMA-L评分、坐-站转移所需时间、ALD及COGX均显著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BBS评分[(47.5±5.3)分]、FMA-L评分[(22.4±7.3)分]、坐-站转移所需时间[(3.01±0.61)s]、ALD[(17.24±5.35)]及COGX[(2.87±0.52)c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改良坐-站转移训练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高,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COP)时空参数的不对称性及其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能够独立步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组)及健康中老年人(正常组)各30例,每组受试者均以自然步速进行步态测试,提取并计算步速、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单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S)及速度(AP-COPVS)、双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D)及速度(AP-COPVD),计算COP时空参数的对称性比,组内进行两侧下肢COP时空参数比较,组间进行COP时空参数对称性比比较,并分析偏瘫组各步态参数对称性比与步速的相关程度。结果:与健侧相比,患侧单支撑时间、AP-COPDS、AP-COPVS减小,AP-COPDD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偏瘫组单支撑时间、AP-COPDS、AP-COPVS三者的对称性比均减小,AP-COPDD对称性比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偏瘫组步速与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呈高度正相关(r=0.76,P0.05),与APCOPDS、AP-COPVS两者的对称性比呈中度正相关(r=0.682,r=0.442,P0.05),与AP-COPVD对称性比存在负相关趋势(r=-0.363,P=0.053)。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COP时空参数呈不对称性模式,且其不对称性与步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