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四类他汀类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短期肾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PCI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每组各25例。试验组1:患者接受普伐他汀治疗。试验组2:患者接受洛伐他汀治疗。试验组3:患者接受辛伐他汀治疗。试验组4: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各组药物对治疗后的肾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结果用药后,试验组4的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要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个试验组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sICAM-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等各项炎性指标研究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四个试验组治疗之后尿液肾功能指标发现,试验组4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总体情况好于其他试验组。结论在PCI术后,阿托伐他汀对患者术后的肾功能等指标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他汀序贯治疗对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及他汀序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37例择期行P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19倒和他汀序贯治疗组118例,比较2组之间PCI术前.术后12hCK—MB、cTNT变化,术后3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他汀序贯治疗组PCI术后12hCK—MB,cTNT、术后30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无主要不良反应。结论他汀序贯治疗能减少择期PCI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降低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与冠心病痰瘀互阻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160例(观察组),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瘀互阻证组50例与非痰瘀互阻证组7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病人4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病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脂联素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痰瘀互阻证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非痰瘀互阻证组(P 0.05),脂联素明显低于非痰瘀互阻证组(P 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病变支数越多,血清瘦素水平越高(P 0.05),脂联素水平越低(P 0.05)。结论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可能与痰瘀互阻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等渗碳酸氢钠水化和生理盐水水化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治中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235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等渗碳酸氢钠组(n=112)与生理盐水组(n=123)。等渗碳酸氢钠组术前6 h给予充分等渗碳酸氢钠至术后18 h进行水化治疗;生理盐水组术前6 h给予充分生理盐水至术后18 h进行水化治疗,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第1、3、5 d分别检查肾功能指标,并同时观察尿量,了解肾功能变化及造影剂相关性肾损害(CIN)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3、5 d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肌酐水平的升高,但等渗碳酸氢钠组较生理盐水水化组对肾功能的影响和CIN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等渗碳酸氢钠水化对肾功能的影响和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低。等渗碳酸氢钠水化预防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CIN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阿托伐他汀钙在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及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其对血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胺碘酮,治疗组34例给予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钙。两组均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房颤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及转复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治疗组房颤转复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均较对照组高(79.41%vs 61.76%,76.47%vs 55.88%,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IL-6、TNF-α无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以降低房颤的复发,其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率、血压、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室早、房早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室早、房早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瓣膜形态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根据Wilkins超声二尖瓣形态学积分,将385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分为>8分组(125例)和≤8分组(260例).均采用改良Inoue法对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术后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成功370例,>8分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成功率低于≤8分组(92.8%比97.7%,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与≤8分组(254例)比较,>8分组(116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左心房平均压、肺动脉收缩压、跨瓣压差及二尖瓣瓣口面积的改变值均较小[分别为(14.22±5.02)mm Hg(1 mm Hg=0.133 kPa)比(15.44±5.19) mm Hg、(26.13±9.27) mm Hg比(31.93±9.98)mm Hg、(9.21±4.11)mm Hg比(10.16 ±4.21)mm Hg和(1.02±0.15)cm2比(1.20±0.22)cm2,均P<0.05].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成功且完成远期随访[(78±20)个月]的患者共353例,两组患者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与≤8分组(245例)比较,>8分组(108例)左心房平均压、肺动脉收缩压、跨瓣压差及二尖瓣瓣口面积的改变值均较小[分别为(13.28±5.06) mm Hg比(14.77±5.17)mm Hg、(21.19±9.17) mm Hg比(28.92±9.91) mm Hg、(7.30±4.40)mm Hg比(9.16±4.28)mm Hg和(0.92±0.17)cm2比(1.07±0.20)cm2,均P<0.05],且再狭窄发生率较高(20.4%比8.2%,P<0.05).结论 二尖瓣瓣膜形态是决定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超声二尖瓣形态学积分低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成功率较高,术后近期及远期随访疗效较好,再狭窄发生率较低,治疗方案可优先选择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1例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血清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5.65%)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醛固酮(AL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改善ICAM-1、NT-pro BNP、ALD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2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外科治疗术式及效果.方法:128例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完成化疗40例,放疗22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7.5%.结论:手术仍为肺癌首选治疗方式,手术适应症适当放大的前提是完善检查,准确分期,对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男性、高龄、晚期、局限性切除、全肺切除、非鳞癌是降低生存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首次服用80 mg阿托伐他汀能否预防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降低hs-CRP水平.方法 7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2组患者PCI术前均嚼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咯雷600 mg.观察组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在PCI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仅予基础药物治疗,并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观察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术前、术后12 h hs-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8.1%vs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阿托伐他汀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10.29±9.15)vs(13.77±10.41 )mg/L,P<0.01].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介入术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炎症反应,能否确实降低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