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检出前列腺癌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理想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方法临床表现怀疑前列腺癌患者214例,其中前列腺特异抗原〉4.0ng/ml 203例。均行13针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年龄50~90岁,平均70岁;PSA水平0.8~112.3ng/ml,平均18.7ng/ml;前列腺体积12.3~182.5ml,平均61.3ml;直肠指诊阴性173例,阳性者41例。依穿刺结果,对比分析13针中6、8、10和13针穿刺阳性率。结果13针穿刺阳性率为36.0%(77/214)。在各种穿刺点组合中包含前列腺尖部、中部、底部、外侧中部、外侧底部的10针法能发现全部前列腺癌阳性病例的97.4%,与13针穿刺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于初次前列腺活检的病例,包含尖部、中部、底部、外侧中部、外侧底部的10针法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的MR波谱定量分析:与系统穿刺活检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1,他引:40  
目的 用MR波谱 (MRS)分析方法定量评价前列腺癌的代谢改变。方法  18例超声引导下系统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在MRS代谢图上标记出活检取材位置 ,分别测量各个位置 (胆碱 肌酸 ) /枸橼酸盐 [(Cho Cre) /Cit]的比值。计算穿刺病理结果为癌处的 (Cho Cre) /Cit比值的平均值。结果  18例患者共系统穿刺 2 0 4针 ,其中 10 6针为前列腺癌。此 10 6处 (Cho Cre) /Cit比值的平均值为 2 5 3± 1 0 2。肿瘤区域与非肿瘤区域的 (Cho Cre) /Cit比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但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的 (Cho Cre) /Cit比值有部分重叠 ,如果以 0 86为分界值 ,则两组之间有 10 9% (2 0 / 184 )的交叉。结论 前列腺癌的代谢改变可用MRS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本组前列腺癌患者5例。年龄61 ̄83岁,平均70.4岁。临床分期T2bN0M0者2例,T3aN0M0者3例。Gleason评分6分者2例,7分者1例,8分者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5 ̄17.5ng/ml。T3a期患者植入治疗前先行内分泌治疗。术前制定治疗计划,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永久植入操作。术后观察PSA水平变化,连续3次PSA升高即为生化复发,观察术后尿路和直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术后恢复顺利。术后随访18个月,PSA均明显下降,PSA为0.1ng/ml者3例,0.01ng/ml者1例,0.04ng/m1者1例。5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状,但6个月后逐渐好转。4例术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术后3个月均好转。未发现尿失禁、直肠溃疡等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确切,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对我国人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生理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1989年起,我们对无选择40岁以上的尸检前列腺做连续大切片病理检查,发现我国组织学前列腺增生已从1936年的6.6%上升至30.5%,比半个世纪以前增长了近5倍。而且临床上良性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索磁共振(MRI)-经直肠超声(TRUS)认知融合引导下的,经直肠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与经直肠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的差异性。回顾性纳入自2016年-2018年于我院行前列腺多参数MRI检查后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614例。对于根据PI-RADS V2评分≥3分的患者同时行MRI-TRUS认知融合靶向活检和系统活检,对PI-RADS V2评分≤2分的患者只行系统活检,比较靶向活检和系统活检在前列腺癌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认知融合靶向活检检出肿瘤342例(75.7%),系统活检检出肿瘤358例(79.2%),二者对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χ^2=1.621,P=0.203)。靶向活检穿刺针数显著低于系统穿刺活检针数,减少了(9.3±0.11)针(P <0.001)。靶向穿刺活检阳性针中肿瘤组织平均占比比系统穿刺活检多10.8%(P <0.001)。研究结果表明MRI-TRUS认知融合引导的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对于前列腺癌都具有较高的检出率。MRI-TRUS有望减少穿刺针数,并能提供更多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的MR波谱特征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以MR波谱分析(MRS)方法定量分析前列腺癌(PCa)的代谢特征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PCa21例以6分区的方法(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侧的底部、中部、尖部)进行MRS定量分析。在MRS代谢图上标记出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取材位置归入相应的分区,测量其(胆碱+肌酸)/枸椽酸盐(CC/C)的比值。将PCa的MRS代谢结果与其Gleason评分进行对照。结果21例患者74分区有癌,其CC/C均值为2.13±0.82;52分区无癌,其CC/C均值为0.59±0.20。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P=0.00)。PCa的CC/C比值与Gleason评分相关(r=0.66,P=0.01)。Gleason评分≥7组和<7组的CC/C比值分别为2.61±0.79和1.69±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1)。结论CC/C与Gleason评分有相关性,MRS有可能无创地评价PCa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三维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 (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的方法定量分析正常前列腺、前列腺癌 (prostatecancer,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 ,BPH)的代谢特征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PCa 2 1例、BPH 2 3例和正常前列腺 1 7例进行MRS定量分析。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 ,每侧由上到下分为底部、中部和尖部 3部分 ,共 6分区。在MRS代谢图上标记出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取材位置归入相应的分区 ,测量其 (胆碱+肌酸 ) /枸橼酸盐 [(Choline +Creatine) /Citrate ,CC/C]的比值。结果 正常前列腺外周带、PCa癌区和BPH中央带的CC/C平均比值分别为 0 4 2± 0 1 9、2 1 3± 0 82和 0 6 2± 0 1 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 77 4 6 4 ,P =0 0 0 0 )。PCa与正常前列腺和BPH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 0 72 5、0 6 84 ,P值均为 0 0 0 0 )。结论 PCa和BPH的代谢差异显著 ,MRS有助于PCa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5  
1993年8月~1994年8月利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和自行研制的置入器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67例。其中61例一次治疗成功,56例(91.8/)术后立即自行排尿,5例术后1~12周内恢复自主排尿,总有效率91.04%(61/67)。24例随访3个月以上,前列腺症状积分(I-PSS)从术前28.79±3.79减少到8.92±3.50(P<0.001),最大尿流率从术前1.87±2.81增加到10.17±1.25m1/s(P<0.001),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正在观察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列腺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年轻男性前列腺腺癌较为罕见,本研究回顾10例年龄小于50岁的前列腺腺癌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共收治10例年龄小于50岁的前列腺腺癌患者,患者年龄36~49岁,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前列腺腺癌。4例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ic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7例患者直肠指诊阳性。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为6分的有1例,7分有4例,9分有5例。临床分期为T2的有2例,T3有1例,T4有7例,淋巴结转移的有5例,骨转移的有4例。5例患者采用内分泌治疗,2例患者进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3例采用综合治疗。结果:随访中,6例患者在治疗后3~7个月出现疾病进展,行进一步治疗,1例患者在治疗3年后因前列腺癌死亡。结论:年轻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肿瘤分期较晚,恶性程度较高,治疗方法需要个体化,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人中,膀胱内前列腺突出(IPP)程度与α-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对86例因下尿路症状就诊的BPH病人给予特拉唑嗪2mg,每日一次治疗。行经腹超声通过中线矢状面测量IPP长度,根据IPP程度将病人分为3组。分析每组病人治疗4周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和排尿后残余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α-受体阻滞剂治疗4周后,在IPP5mm的42例病人中,IPSS(降低5.5,P0.05)和最大尿流率(增加3.2ml/s,P0.05)都有显著改善;在IPP5~10mm的26例病人中,仅有IPSS(降低5.1,P0.05)显著改善;而在IPP≥10mm的18例病人中,各项疗效指标均无显著改善。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腹超声测量的IPP程度可以预测α-受体阻滞剂治疗BPH的效果,对于IPP≥10mm的BPH病人,α-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