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房颤动患者大多需要口服抗凝药物,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应用临床已逾60年,尽管其作用明确,但存在各种局限性。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NOAC)的问世弥补了华法林的不足,因具有更好的风险/获益比,成为心房颤动患者的新选择。虽然NOACs有着众多优点,然而缺少特异性的拮抗剂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不过,目前NOACs拮抗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5年10月美国FDA通过加速审批程序批准idarucizumab作为达比加群酯的唯一拮抗剂。2018年5月Andexxa获FDA批准作为Xa抑制剂的首个及唯一特异性拮抗药物,另外,目前处于研究阶段的Ciraparantag也有望成为NOACs的特异性拮抗剂。该文将对上述药物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睡眠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62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时选取78例非2型糖尿病老年男性为对照组。通过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睡眠质量进行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清蛋白/肌酐比值(UACR),记录患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和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等。结果病例组PSQI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 35,P 0. 001),其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3%;病例组在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的应用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得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睡眠正常组相比,睡眠障碍组病程长、FBG及Hb A1c水平高,且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胰岛素使用率高(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 A1c、UACR以及使用胰岛素与睡眠障碍发生相关(均P 0. 05)。结论在老年男性中,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睡眠质量相对较差,且睡眠障碍患病率高。血糖控制不佳、合并糖尿病肾病以及使用胰岛素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水平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及调脂疗效,以及对临床心血管事件影响。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口服辛伐他汀20、40 mg共24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以及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辛伐他汀20mg及40 mg组均能显著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mg组:IMT治疗后(1.21mm±0.17mm)比治疗前(1.49mm±0.26mm)减少(P<0.05)。40mg组:IMT治疗后(1.19mm±0.24mm)比治疗前(1.45mm±0.22mm)减少(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老年冠心病患者仍有调节血脂作用,同时也可进一步减轻颈动脉粥样斑块厚度并能明显减少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尹长森  胡立群 《安徽医学》2013,34(1):99-102
<正>1前言慢性心房颤动(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C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有害性心律失常之一,据临床统计房颤的发生率约占总人群的1%,而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可达5%[1]。CAF患者的最严重并发症是血栓栓塞,临床研究发现CAF患者较正常人的血栓栓塞危险性升高6倍,这是CAF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国外的临床资料显示中年CAF患者的脑栓塞发生率在5%左右,较正常人相比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家系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多态性及与细胞因子 (IL 1、IL 6、TNF)的关系。方法 对高血压组 40例和家系对照组 38例用PCR RFLP方法分析血AGT基因型 ,用ELISA方法测定血IL 1、IL 6和TNF浓度。结果 发现AGT2 35TT型在高血压组占 70 % ,在家系对照组占 42 %。血IL 1和TNF浓度在高血压组比家系对照组显著升高 ,在AGT基因2 3 5TT型中比2 35TM型中显著升高。结论 AGT基因M2 35T变异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细胞因子IL 1和TNF与高血压发病和AGT基因2 35TT型相关 ,它们在高血压发病中可能起重要的AGT基因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溶栓胶囊治疗老年高粘滞血症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老年高粘滞血症40例患者,予以中药溶栓胶囊口服,同时设立对照组,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行静滴治疗,作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表明2组均有较好疗效,临床上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不仅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沉及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有极明显的降低,且总固醇,甘油三酯,血糖也有显著意义上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9.
尹长森  章琦  胡立群 《安徽医药》2011,15(11):1441-1444
临床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对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不同,这种个体对降压药物反应的差异性可能与高血压的异质性有关。该文介绍与高血压相关的几个基因及其多态性,以指导临床,优化原发性高血压病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章琦  胡立群  尹长森 《安徽医药》2009,13(9):1105-110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用福辛普利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24周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对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将CHF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d-1缬沙坦80mg·d-1,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d-1。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血压、血浆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DD、LVESD减少呈正相关,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结论联合应用福辛普利与缬沙坦能更好地改善预后,阻滞心室重建、降低血浆BNP水平,其临床疗效更佳。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