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脂多糖(LPS)制备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两组:0.9%氯化钠注射溶液(NS)阴性对照组(NS组,n=6)和模型组(LPS组,n=36),LPS组又随机分为:G-CSF+LPS组(n=18)和NS+LPS组(n=18)。在1 h、6 h、12 h三个时间点通过血气分析、肺干湿重比、肺组织HE染色观察急性肺损伤的程度,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结果 G-CSF干预后,与NS干预组相比急性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aO2显著改善(P<0.05),肺W/D比值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肺组织损伤减轻。同时发现G-CSF干预组血EPCs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G-CSF可以改善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外周血EPCs数量的增加参与内皮细胞再生和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2.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现代危重病医学面临的难题,已成为临床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肺是脓毒症最常累及的靶器官且常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炎症介质过度表达在ALI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2-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强大的致炎细胞因子,是脓毒症致机体死亡病理过程的中间介质[5-6],在急性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中观察脓毒症大鼠ALI肺组织HMGB1的动态表达,探讨HMGB1在脓毒症AL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微创术后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占各类型脑卒中的20%-30%,是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脑出血术后的高致残率是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三级康复治疗在改善脑卒中病人的预后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在以往研究脑出血的基础上,选择2002年10月-2007年12月10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病人,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尹小燕  胡萍  蔡文玮  盛净 《心脏杂志》2007,19(6):635-637,641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饮食组(普食组,n=6),高脂饮食组(高脂组,n=42)。高脂组又分为:G-CSF组(n=21)和生理盐水组(NS组,n=21)。高脂饮食后1个月用HE染色及透射电镜证明AS形成情况。G-CSF组和NS组分别于高脂饮食后1个月给予G-CSF或生理盐水干预6d,然后行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14、21、90d分别用扫描电镜、HE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血管内皮形成及内膜的增生情况。结果高脂组大鼠高脂饮食后1个月可见AS的早期改变,行球囊损伤后可见大鼠颈总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但是G-CSF组明显小于NS组,G-CSF组损伤血管内皮较快恢复连续性,G-CSF组内膜与中膜面积比值(Ai/Am)远小于NS组(P<0.01)。结论G-CSF可以加速AS大鼠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抑制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保留宫角改良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6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尹小燕  王永健  刘晓林  杨力  黄华 《重庆医学》2004,33(7):1102-1103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及维持盆底正常解剖形态及功能.方法 60例确诊为子宫良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腹式保留宫角改良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并选用同期采用传统方式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保留尿管时间及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盆腔疼痛、盆腔包块及术后对性生活影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性激素测定FSH与LH均在生育期妇女正常范围内,说明该术式对卵巢功能干扰小,与对照组相比较P<0.001有显著差异.结论保留宫角改良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延缓卵巢功能衰竭发生,并保持了阴道正常形态,维持了盆底的完整性及避免和减少了术中对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甲硝唑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甲硝唑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将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交叉口服两种甲硝唑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法分析两种甲硝唑片是否等效。结果单剂量口服600mg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达峰时间(Tmax)为(1.425±0.373)h和(1.5±0.281)h,血药峰浓度(Cmax)为(8.999±0.800)μg/mL和(9.226±0.788)μg/mL;0~48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48)为(157.285±15.526)mg·h/L和(151.760±16.718)mg·h/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0±10.1)%。结论两种甲硝唑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脓毒症患者D-二聚体(D-dimer)、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评估两者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根据脓毒症-3标准定义)患者103例,根据出院时的预后分为存活组(78例)和死亡组(25例),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D-dimer和ALB的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D-dimer、ALB、及以D-dimer和ALB联合预测因子(D-dimer/ALB)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D-dimer水平[(9.39±7.74)mg/L比(2.08±1.71)mg/L]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死亡组ALB水平[(29.84±4.24)g/L比(32.54±4.89)g/L]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imer(OR=1.589,P<0.01)、ALB(OR=0.816,P<0.05)与脓毒症患者死亡发生风险增加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D-dimer水平对脓毒症老年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具有出色的预测能力(AUC=0.863,P<0.001)。单独检测D-dimer与ALB判断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63比0.669,P=0.0095),而联合指标D-dimer/ALB与D-dimer单独检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74比0.863,P=0.1110)。D-dimer的最佳截断点为2.70 mg/L,此时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敏感度为92.00%,特异度为70.50%,对预测预后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结论D-dimer、ALB以及D-dimer/ALB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其中D-dimer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血流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为临床血流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289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其与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289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中,123例为ESBLs阳性,166例为ESBLs阴性。17种危险因素中发现9种危险因素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医院血流感染具有显著关系,分别是手术、败血症征兆、安置尿路导管、安置中心静脉导管、胆道疾病、尿路感染、感染性休克、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超过3类。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为多种因素所致,主要与侵袭性操作、基础疾病和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萆薢分清丸联合左氧氟沙星针剂对于多重耐药细菌所致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急诊内科住院的尿路感染患者。以第1次尿液培养阳性,致病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或革兰阳性球菌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67.9±14.6)岁。观察组以口服萆薢分清丸(6 g,1天2次)联合左氧氟沙星(100 m L,1天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100 m L,1天2次)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 d。结果 68例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阴性菌46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多重耐药菌株30株,革兰阳性菌30株,其中甲氧西林耐药者9株及肠球菌10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萆薢分清丸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多重耐药细菌所致下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为78.2%(18/23),细菌学总有效率为73.9%(17/23),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为45.0%,细菌学总有效率为25.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急诊病人常见的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多重耐药细菌比例高,萆薢分清丸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