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01篇
内科学   23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60篇
综合类   737篇
预防医学   353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421篇
  8篇
中国医学   333篇
肿瘤学   1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对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及阿司匹林抑制率对脑微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于阳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7d后,利用血栓弹力图对血小板抑制率及有关参数进行检测,按照检测结果将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的患者设置为A组(23例),无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的患者设置为B组(65例).改用氯吡格雷对A组患者持续抗血小板治疗7 d后,再次检测血小板抑制率.然后依据阿司匹林血小板抑制率分为良好组(血小板抑制率超过75%)、一般组(血小板抑制率为50%~75%)及无效组(血小板抑制率不足50%),分析阿司匹林抑制率对脑微出血的影响.结果 88例患者经阿司匹林干预后,42例(47.73%)恢复良好,23例(26.14%)恢复一般,23例(26.14%)反应低下,有效率为73.86%(65/88).23例阿司匹林反应低下者改服氯吡格雷后,19例(82.61%)恢复良好,3例(13.04%)恢复一般,1例(4.35%)反应低下,有效率为95.65%(22/23).A组治疗7 d后花生四烯酸(AA)诱导途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途径高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7 d后α角小于治疗前,最大振幅(MA)低于治疗前,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值大于治疗前(P<0.05).无效组脑微出血发生率低于良好组,脑卒中发生率、MA-AA值高于一般组和良好组,R、K值低于一般组和良好组(P<0.05);一般组脑微出血发生率、R值、K值低于良好组,MA-AA值高于良好组(P<0.05).结论 血栓弹力图对脑梗死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价值,有利于个体化治疗,值得推广应用.阿司匹林抑制率维持于50%~75%有助于减少脑微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分析人血清中拉莫三嗪(LTG)、奥卡西平(OXC)及其代谢物10,11-二氢-10-羟基卡马西平(MHD)浓度,并用于本院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血清样本经乙醚萃取,采用Waters UPLC BEH C18柱(50.0 mm×2.1 mm, 1.7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缓冲盐(pH 4.5)=26∶74;流速:0.2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进样量:2μL,内标为非那西丁,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收集临床癫痫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方法验证。结果 血清中LTG、OXC和MHD分离良好,不受血清中内源性物质干扰,色谱分析时间仅需5 min,血清中LTG和OXC在0.25~25.00μg·mL-1和MHD在0.50~50.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方法回收率为88.37%~105.00%,LTG、MHD和OXC的绝对回收率分别可达78.45%,62.50%和75.76%以上,内标的提取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肠系膜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儿科医生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12岁因慢性肠系膜缺血所致的急性肠坏死女性患儿,体重14 kg,身高115 cm,曾有6年餐后腹痛病史,以持续性腹痛3 d,伴呕吐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消化道穿孔。急诊行开腹探查,术中见空、回肠总长约150 cm(无肠旋转不良),小肠远端约80 cm肠管缺血性坏死,并2处穿孔。行坏死肠管切除,近端空肠造瘘术。术后待病情稳定后,行肠系膜上动脉超声、腹部增强CT及腹腔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均提示肠系膜上动脉管径细小,血流缓慢。通过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2019年10月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行关瘘术后,给予经口饮食并于关瘘术后14 d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儿可进普食,但餐后腹痛症状无缓解,体重不增。术后半年,餐后腹痛症状缓解,体重未增长。结合影像学检查,考虑患儿急性小肠缺血坏死由慢性肠系膜缺血所致。文献检索,共有59例儿童慢性肠系膜缺血的病例报道。患儿的主要症状包括餐后不适或腹痛19例(51.4%),生长发育停滞或体重下降5例(13.5%),高血压或恶性高血压3例(8.1%),消化道出血并出血性结肠炎1例(2.7%),缺血性胃炎伴溃疡1例(2.7%),无明确症状17例(45.9%)。狭窄受累的血管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肾动脉、髂外动脉、前支主动脉。治疗方法包括开腹手术血管成形术和介入治疗下的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绝大部分有症状的患儿,一次或多次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儿童慢性肠系膜缺血诊断困难,若能及时诊治,预后较好,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气、液为介质的关节囊充涨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肩周炎患者,使用双盲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行肩关节内注射O3气体配合关节充涨法的治疗方法。测量分析两组在规定单位时间的好转情况。结果对照组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情况不如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气、液为介质的关节囊充涨法治疗肩周炎相对比传统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周炎疼痛感,同时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肺腺泡细胞癌极其罕见,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把腺泡细胞癌定义为一种向(浆液)腺泡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源性肿瘤。它被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自从1972年Fechner首次报道以来,迄今总共不足30例文献报道。因其罕见故容易与其它肺部肿瘤混淆而误诊。我们报道了1例合并纵隔偏移的原发性肺腺泡细胞癌,女,27岁,右肺巨大腺泡细胞癌,行右全肺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6.
7.
空气污染是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对我国民众健康的严峻挑战。空气污染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风险,已成为一项重要且可干预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主要为心血管疾病死亡。本共识汇总了国内外关于空气污染与心血管疾病的最新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证据,推荐室内使用清洁能源烹饪及采暖、在重污染天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N95防护口罩等措施以降低个体对空气污染物的暴露水平。该共识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人员对空气污染危害心血管健康的认识,帮助其开展健康宣教和确定未来科研方向,并为相关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s)和纹状体部位的囊泡单胺转运蛋白2(VMAT2)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前瞻性招募29名健康受试者[男16名,女13名,年龄(48.8±14.2)岁]和67例PD患者,PD患者包括31例改良Hoehn-Yahr(mH-Y)Ⅱ期患者[男16例,女15例,年龄(53.4±8.5岁)]、36例mH-YⅢ期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63.1±8.2岁)]。所有受试者均行18F-氟丙基-(+)-二氢丁苯那嗪[18F-FP-(+)-DTBZ,18F-AV133]PET/CT检查,以枕叶皮质为参照区,测定纹状体各亚区的特异性摄取比值(SURs)。PD患者的NMSs通过临床量表进行评估。组间参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最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评估纹状体SURs与临床NM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MSs统计结果发现,改良mH-YⅡ、Ⅲ期PD患者之间抑郁[(3.51±1.34)与(11.36±3.87)分]、焦虑[(2.35±1.45)与(6.00±3.32)分]、睡眠障碍(132.90±12.26)与(110.34±19.69)分]及生活质量[(7.58±3.37)与(24.01±10.15)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10.573~5.439,均P<0.05),但2组间认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7,P>0.05)。健康受试者纹状体SURs为1.28±0.22,mH-YⅡ期与Ⅲ期患者纹状体SURs分别为0.65±0.16和0.31±0.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11,P<0.05),mH-YⅡ期与Ⅲ期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9.116,P<0.05)。除认知评分外,PD患者NMSs其余评分均与纹状体SURs相关(r值:-0.647~-0.426,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纹状体SURs是预测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PD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评分的最佳变量(R2值:0.234、0.378,均P<0.001),对侧尾状核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R2=0.402,P<0.001)的最佳变量,对侧壳核的SURs是预测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评分(R2=0.204,P<0.001)的最佳变量。结论PD患者纹状体VMAT2减少与NMSs之间具有相关性,提示多巴胺供应减少可能在PD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验证易感基因CELSR2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连接酶检测反应在1794例AIS患者和1040例正常对照人群中对既往报道的CELSR2基因的易感位点rs141489111、rs6698843和rs2281894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在本中心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分析CELSR2基因其他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的基因分型信息。术中收集45例AIS患者(AIS组)和10例年龄匹配的脊柱外伤患者(对照组)的椎旁肌,比较两组椎旁肌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卡方检验分析组间SNP位点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采用T检验对组间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94例AIS患者和1040例正常对照人群中,rs141489111位点未检测到突变,所有研究对象基因型均为GG。SNP位点rs6698843和rs2281894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AIS和正常对照人群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GWAS数据库显示其他7个位于CELSR2基因上的SNP位点与AIS亦无显著相关性(P0.05)。CELSR2基因在AIS组和对照组椎旁肌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既往报道的易感基因CELSR2上的突变位点和多态性位点均未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得到验证,AIS患者椎旁肌组织中CELSR2表达未见明显异常。CELSR2可能与汉族AIS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