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33岁。因发热、昏迷、清醒后认知障碍33d入院。2004-08-15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头痛,当时t37.5℃,3d后升至40℃以上,头痛剧烈、呕吐。在当地医院按上感治疗无效。患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抽搐1次。渐昏迷,转入齐鲁医院。行颅脑MRI、血清与腰穿脑脊液等检查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转传染病院治疗。患共昏迷10d余,鼻饲流质.物理降温,输液应用无环鸟苷、白蛋白、  相似文献   
2.
综合康复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救医学挽救了许多濒临死亡患者的生命,但部分患者由于脑损伤严重而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尽管目前国内外治疗PVS的方法较多,但尚未发现能促进患者感知能力恢复的特异性治疗方案”。因此,对PVS患者单纯依靠一种治疗是不够的。为此,我们采用促醒训练、高压氧、电针、正中神经电刺激及药物等对PVS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而严重的合并症,发病率高达40%左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吞咽障碍日益被神经病学界、神经康复界所重视,吞咽障碍的康复已成为神经康复中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吞咽障碍的评估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终身靠鼻饲进食。为此,本研究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冰刺激、低频电刺激、电针刺激等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氟桂嗪与尼莫地平防治偏头痛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01/2004,济南长城医院神经内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泰山医学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梁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警官医院神经内科,东明县中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济南市立四院神经内科,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选择 2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桂嗪治疗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每组各 110例。采用视觉线性模拟量表 visuallinear (analogue scale,VAS)、文字分级量表 verbalrating scale,VRS)及疗程中 (非疼痛时间判断疗效。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 β-内啡肽、神经降压素、内皮素、环磷酸腺苷与环磷酸鸟苷水平变化。结果:纳入统计分析 200例,氟桂嗪治疗组与尼莫地平治疗组各 100例。氟桂嗪组治疗后 VAS(3.6±1.7)cm ,较治疗前(7.3±2.6)cm 显著降低(P<0.01),VRS( 2.0±0.4)分,较治疗前 3.9±0.7)分显著降低(P (<0.01),非疼痛时间(15±4)d,较治疗前(7±2)d 显著增多(P <0.01);尼莫地平组治疗后 VAS(5.2±1.9)cm,较治疗前 7.2±2.2)cm 显著 (降低 P <0.05),VRS(2.9±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水平改变及其动态变化,探讨NT参与各型脑卒中及其伴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对功能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2002-03/2003-09,实验在济南长城医院神经内科、山东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与泰山医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完成。选择脑卒中138例,其中脑出血组46例,脑梗死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30例。病例依病情轻重、病灶大小、病程、伴发病积分、有无高血压史等分组,选择28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用放免法检测血浆NT浓度。结果:脑梗死组NT水平(467.31±363.42)ng/L显著高于对照组(76.54±59.53)ng/L(t=4.638,P<0.0001),于发病后24h内显著升高(228.10±123.13)ng/L,4~7d达高峰(648.01±337.38)ng/L,8~15d开始下降(525.67±264.11)ng/L,15d后仍在较高水平(392.57±262.35)ng/L;重型(762.91±446.0)ng/L与大灶组(404.39±206.49)ng/L显著高于轻型(153.86±130.47)ng/L与小灶组(200.27±137.64)ng/L(P<0.01),伴发病积分≥6分组NT水平(623.11±377.97)ng/L显著高于<6分组(236.74±132.22)ng/L(t=3.506,P<0.001),高血糖组NT水平(673.26±331.00)ng/L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328.16±216.69)ng/L(t=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沙土鼠缺血再灌流后聚胺代谢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脑皮质及脑白质中腐胺(Puc)、精脒(Spd)和精胺(Spm)的水平。结果 脑缺血再灌流1h Puc水平明显升高,1d时达峰浓度,3d仍维持较高水平。Spd水平随再灌流的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缺血再灌流1h Spm水平轻微升高,2h达峰水平,1d后恢复正常。结论 全脑缺血再灌流后存在聚胺水平异常变化,其中Puc水平变化是反映缺血性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理想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与环核苷酸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发作期与间歇期血浆内皮素与环苷酸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变化在偏头痛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偏头痛患者,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水平的变化。结果:偏头痛患者发作期ET、cAM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间歇期水平(P<0.05P<0.01);偏头痛发作期cGM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偏头痛间歇期水平(P<0.05)。结论:偏头痛发作期ETcAMP与cGMP水平变化可能参与了偏头痛的发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表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样畸生物 ,菏泽地区二院及山东大学附属二院 1992年 7月~ 1998年 6月共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 5 2例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2 3例 ,女 2 9例 ;年龄 16~ 6 2岁 ,平均 39岁。病史 1个月~ 17年 ,平均 2 .5年。常见的症状是面部疼痛、头晕 ,常见的体征是第Ⅴ和第Ⅷ对颅神经损害的表现。一侧面部阵发性疼痛 2 8例 ,耳鸣 2 6例 ,头晕 2 1例 ,头痛 2 3例 ,复视 5例 ,视物不清 3例 ,癫痫发作 2例 ,一侧面部麻木 4例 ,行走不稳 9例 ,眼球震颤 6例 ,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 5例 ,饮水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戏疗法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训练中的疗效,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训练方法和临床依据。方法选择3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针对其语言发育状况进行评定;对3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进行游戏疗法,包括交流训练、理解力训练、表达训练、操作性课题训练、家庭训练,每天2次,每次20~30 min,每次2~3个课题,每周5~6 d,12周为一疗程,3个月后评定疗效。评定方法应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研制的汉语版S-S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结果 3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经游戏形式的语言训练后,理解、表达及操作性课题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训练以游戏形式进行,很容易被患儿接受。游戏疗法能有效改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0.
脑震荡是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但确有少数患者留有较重的症状一脑损伤后综合征。自1998年8月-2000年10月,我们收到治脑震荡患者66例,对其伤后脑电图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脑震荡诊断标准:①确切的头部外伤史;②伤后30分钟以内昏迷;③有递行性近事遗忘;④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