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访可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立足于家庭的延续康复服务,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强患者的自我康复意识,有效地控制脑卒中的病情发展,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将从随访的目的、随访的方式、针对脑卒中患者随访的内容等方概括对出院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的研究进展。1对出院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的目的1.1有助于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后续康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还要经历漫长的疾病恢复期,患者多选择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疗法对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踝外翻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FAI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sEMGBF治疗.在康复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通...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尤其是与默认网络系统的功能连接模式的异常情况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5例为病例组,健康老年人1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静息态fMRI,选择左、右两侧海马作为感兴趣区,分别与全脑做相关分析,获得健康对照组和病例组的脑功能连接激活图,观察其左右海马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模式。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海马功能连接减弱脑区主要包括扣带回、额叶(上、中、下回)、顶下小叶、颞上回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小脑后叶、枕叶、颞叶内侧、楔前叶、距状沟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结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功能连接模式存在异常,相关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可能是引起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减弱的原因之一,而功能连接增强提示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相应的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客观评测认知功能损害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信息,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Sutton开创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为人类认知功能研究开创了新纪元,为打开大脑功能提供了更为客观和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针刀联合针刺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康复二科的62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刀松解腰骶部痉挛肌群,并于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分别记录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equesne指数评分,并作统计分析,以评估疗效.结果 干预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Z=﹣4.923,Lequesne指数评分Z=﹣4.896;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Z=﹣4.949,Lequesne指数评分Z=﹣4.871,P均<0.05);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Z=3.659,Lequesne指数评分Z=3.984,P均<0.05).结论 针刀联合针刺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急性期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疲劳后踝关节本体感觉及姿势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FA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入组后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观察组则给予肌内效贴贴扎治疗。2组患者在疲劳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评估其踝关节主动性关节位置觉(JPSA)、被动性关节位置觉(JPSP)及运动觉(KT),同时采用Pro-Kin 254型平衡测试系统评估患者姿势稳定性。 结果 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外翻5°测试时其JPSA[分别为(8.09±2.06)°和(7.97±2.54)°]、JPSP[分别为(10.30±1.40)°和(9.22±1.20)°]及KT[分别为(10.50±1.53)°和(9.09±1.03)°]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JPSP及K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内翻15°测试时其JPSA[分别为(7.99±2.08)°和(8.25±2.20)°]、JPSP[分别为(11.59±2.08)°和(9.78±2.31)°]及KT[分别为(10.88±1.71)°和(8.94±1.33)°]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JPSP及K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疲劳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长度[分别为(1005.74±71.01)mm和(976.68±39.33)mm]、运动面积[分别为(746.73±71.19)mm2和(722.42±44.74)mm2]及总偏移指数[分别为(4.12±0.14)°和(3.85±0.19)°]均较疲劳干预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总偏移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肌内效贴治疗能有效改善FAI患者疲劳后本体感觉功能,提高其动态姿势稳定性,从而降低踝关节扭伤风险,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整理出一组较公认的、标准的、规范化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在前期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分别向全国专家发放100份、66份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反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第一轮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6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66%,权威系数为0.86,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轮共发放问卷66份,实际回收5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83.6%,权威系数为0.87,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系数及协调性好,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制定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可取。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半月板III级损伤患者与正常人步态模式的差异,探究半月板III级损伤对人体下肢运动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半月板III级损伤患者为半月板损伤(KMI)组,3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职业及运动习惯相匹配,受试者均运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其常速步行时的步态,主要包括下肢的时空参数及步态偏离指数(GDI)、步态轮廓评分(GPS)、步态变异分数(GVS),比较2组患者下肢运动学特征的差异。结果:在时空参数方面,KMI组较正常组步宽增大(P<0.05);患膝为右侧时,站立相减少,摆动相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MI组患膝为左侧时,KMI患者跨步时长、站立时长、摆动时长增大,步速、步频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步态变异性方面,KMI组患膝为左/右侧时,GPS、骨盆前后倾、髋屈伸、髋旋转、膝屈伸及踝背屈跖屈GVS增大,GDI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MI组患膝为右侧时,髋内收外展、足前进夹角GVS明显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半月板III级损伤患者的步态特征与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异,且整体步态质量下降,可为后续个性化康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功能连接模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例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等分为认知训练组(n=15)和对照组(n=15),认知训练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RehaCom系统),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治疗时间为12周。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认知神经量表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韦氏记忆量表,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静息态下海马功能连接模式的改变情况。结果:①认知训练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②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认知训练组患者大脑与左侧海马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左侧楔前叶、右额内侧回、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等;与右侧海马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额上回、小脑后叶、左侧楔前叶等。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而静息态海马功能连接模式的转变可能是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