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试图通过一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运动试验中最大ST/HR斜率、运动前后Q-Tc时间变化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两项检测指标配合在早期诊断冠心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SAP患者60(男57,女3)例,年龄50~70岁。除外房颤、束支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和影响Q-T间期,最大ST/HR斜率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优化院内综合急救流程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探讨影响院内综合急救流程的主要因素和改进措施。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STEMI患者。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在胸痛中心建设、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前行直接PCI患者为改进前组(92例),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胸痛中心建设、优化综合急救流程后行直接PCI患者为改进后组(87例)。观察并对比两组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血管再疏通(D to B)时间、住院天数及随访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改进前组患者节点1[(17.21±5.11)min比(4.44±0.76)min,P<0.001]、节点2[(10.40±4.49)min比(5.68±0.77)min,P<0.001]、节点3[42.50(23.00,74.00)min比22.00(18.00,25.00)min,P<0.001]、节点4[(40.99±8.70)min比(22.71±4.01)min,P<0.001]、节点5[(5.51±1.04)min比(3.82±0.71)min,P<0.001]、节点9[(74.45±2.41)min比(16.83±0.92)min,P<0.001]、节点10[(22.78±4.12)min比(17.82±0.95)min,P<0.001]时间和D to B时间[(155.10±67.94)min比(83.20±14.74)min,P<0.001]均显著长于改进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节点6、节点7、节点8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进后组患者节点1[(4.44±0.76)min比10 min,P<0.001]、节点2[(5.68±0.77)min比10 min,P<0.001]、节点5[(3.82±0.71)min比10 min,P<0.001]、节点9[(16.83±0.92)min比20 min,P<0.001]时间较标准节点时间有很大改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虽然节点3、节点4、节点8时间与标准节点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符合标准时间。改进后组患者D to B整体平均时间[(83.20±14.74)min比90 min,P<0.05]短于标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进后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MACE发生率(10.3%比25.0%,P=0.011)显著低于改进前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67±0.77)d比(8.04±2.52)d,P<0.001]显著短于改进前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院内综合急救流程明显缩短了D to B时间,使得STEMI患者3个月总体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病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变化和丹参冻干粉剂对其影响.方法 将11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冻干粉剂.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测定血浆PAI-1浓度,观察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AI-1浓度接近,治疗后14 d治疗组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t=2.434,P<0.05),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891~4.385,P<0.05).结论 丹参冻干粉剂治疗NSTEMI 的效果确切,并能降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福颂  潘瑜  周长勇 《安徽医药》2006,10(12):943-94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尽管在过去的20余年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制剂及醛固酮拮抗剂等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心力衰竭的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的预后仍很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即刻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急性STEMI病人98例,随机分为溶栓后即刻介入治疗组(A组)及溶栓后保守治疗组(B组)。应用rt-PA溶栓后,A组病人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B组病人则采用基本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住院期间死亡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1周心功能情况及出院后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院内死亡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0.16,P>0.05)。住院1周,A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小于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B组,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5.94,P<0.05)。随访6个月,A组心脏性死亡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03,P<0.05)。结论急性STEMI病人rt-PA溶栓后即刻介入治疗是安全的,且对病人的心功能及预后均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择取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在双色球随机模式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心功能情况。结果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每搏心输出量(SV)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复极离散度、心室晚电位的关系,根据Lown分级对15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晚电位与心电图各测值进行分析,并与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冠心病各组QTc、QTd、QTcd、JTc、JTd及JTcd明显高于对照组。(2)随室性期前收缩级别的增加,QTd及JTd逐渐延长。(3)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和成对期前收缩者QTc及JTc较长。(4)随室性期前收缩级别的增加,心室晚电位的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5)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冠心病患者的QTd、QTcd、JTd、JTcd明显高于心室晚电位阴性的冠心病组。提示冠心病存在明显心肌复极不均匀,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复极离散度和心室晚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常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 检测 46例AMI病人及 62例心绞痛 (AP)病人血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肌红蛋白 (Mb)、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含量 ,并进行对比分析。③结果 AMI组cTnⅠ、Mb、CK、CK MB各指标阳性率分别为 93 .48%、97.83 %、65 .2 2 %、76 .0 9% ;AP组各指标阳性率分别为 1 .68%、48.39%、32 .2 6 %、1 4 .52 %。Mb与cTnⅠ对AMI诊断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345 ,P >0 .0 5) ;两者高于CK、CK MB对AMI诊断灵敏度 (χ2 =4.1 2 8~ 9.552 ,P <0 .0 1、0 .0 5)。cTnⅠ与CK MB对AMI诊断特异度分别为 90 .32 %、85 .4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683 ,P >0 .0 5) ;两者高于Mb与CK对AMI诊断特异度 (χ2 =9.538~ 2 2 .545 ,P <0 .0 1 )。④结论 cTnⅠ是诊断AMI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与阵发性心房纤颤(AF)的关系。方法观察测量52例AF患者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Pmax),并与48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Pmax和Pd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P波离散度是预测阵发性AF的一种简单的无创性的心电标志。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观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R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②方法 按溶栓药物不同将94例AMI病人分为2组,rt-PA组(55例)先给负荷量rt-PA10~15mg,余量35~40mg用微量泵于30min内泵入,继以50mg于60min内泵入,特殊情况可适当加量,尿酸氧化酶(UK)组(39例)将UK150万单位于30min内泵入,肝素不作常规应用。③结果 r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