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台州市新生儿遗传性耳聋流行病学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台州市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行新生儿遗传性耳聋筛查的46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听力筛选、基因筛选方法筛选遗传性耳聋新生儿。收集所有复筛未通过新生儿及遗传性耳聋新生儿一般资料,分析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发生单因素、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情况以及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发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新生儿遗传性耳聋的发生与耳别、早产、外耳畸形、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家族耳聋史、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中89例携带遗传性耳聋基因,其中64例遗传性耳聋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发生突变,以GJB2、SLC26A4基因突变为主。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显示,耳别、早产、外耳畸形、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家族耳聋史、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耳聋相关,其中家族耳聋史、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为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遗传性耳聋的发生与家族耳聋史、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相关,其中以GJB2、SLC26A4基因突变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烧伤一般指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黏膜,甚至是深部组织的损伤。烧伤的康复是预防功能障碍和促进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不仅在于促进创面愈合,挽救生命,而且要尽可能的预防和减轻后遗症畸形,恢复功能,改善外观。烧伤患者存在较多的治疗问题,比如因制动造成的肌肉萎缩以及肌力、耐力、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因制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肌肉能量技术(MET)联合智能脉冲枪治疗慢性跖筋膜炎(PF)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PF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2组患者均给予MET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智能脉冲枪对趾筋膜炎疼痛区域进行治疗,所有治疗每日1次,共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2周和24周进行目测类比VAS疼痛评分(VAS),应用肌肉骨骼超声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检测足底筋膜的厚度。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足底筋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周、12周、24周的VA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实验组VAS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24周,2组患者足底筋膜厚度均较组内治疗前薄(P<0.05),实验组足底筋膜厚度[(0.28±0.10)cm]显著薄于观察组[(0.57±0.15)cm](P<0.05)。 结论MET联合智能脉冲枪能够松解足底筋膜周围肌群,缓解粘连,减轻足底疼痛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中度肺性脑病患者及42例重度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3~6mg加入250ml5%葡萄糖水中静脉滴注,1次/d。结果轻中度患者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患者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纳洛酮在轻中度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疗效,重度患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5.
刘启庭  崔寒尽  周华军  杨阿莉  唐涛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770-1771,179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是否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促进血管新生,为治疗脑出血探索新的思路。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多西环素组,补阳还五汤+多西环素组(联合组)。用Ⅶ胶原酶脑内立体定位注入小鼠右侧基底节内复制小鼠脑出血模型,14d后断头取脑,制成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标志蛋白vWF,计数阳性微血管数。结果模型组阳性微血管数明显高于多西环素组;补阳还五汤组阳性微血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阳性微血管数明显高于联合组。结论抑制MMPs活性将阻抑血管新生,补阳还五汤通过调节MMPS活性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6.
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各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中的相互关系,探索其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自1995年10月至2004年1月共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143例。所有病例均行开放复位内固定,对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同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术后随访129例,随访时间6到27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均于12周内愈合,所有患者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患肢稳定。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必须早期、全面、详细、明确,坚强的内固定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必须正确处理,术后应注意被动伸膝及CPM功能锻炼,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挽救膝关节功能,减少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喉部良性病变显微手术后,为了促使声带充血水肿的消退、声带黏膜的修复,临床上常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作雾化吸入治疗,而地塞米松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995年至1999年怒江傈傈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高黎贡山东怒江段蚤类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共发现蚤类4科25属53种,其中发现了二新种(李氏狭臀蚤、杆形柳氏蚤),首次发现两蚤的雌性记述,云南新纪录一种和怒江新纪录9种。对蚤类在高黎贡山东坡怒江段不同植被带的群落结构,种的组成栖居幅度、宿主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旋含羞草碱对人咽鳞状细胞癌FaDu细胞凋亡及DNA损伤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观察左旋含羞草碱作用不同时间后FaDu细胞的生长状况;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左旋含羞草碱与枸橼酸铁铵对FaDu细胞凋亡的影响;CCK-8法检测左旋含羞草碱与枸橼酸铁铵作用后FaDu细胞的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左旋含羞草碱作用于FaDu细胞后p-Histone-H2AX、p-ATR、p-ATM、p-mTOR等DNA损伤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左旋含羞草碱作用于咽鳞状细胞癌FaDu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100 μmol/L枸橼酸铁铵对FaDu细胞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缺铁或铁过量对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左旋含羞草碱组(200 μmol/L)FaDu细胞凋亡最显著,左旋含羞草碱200 μmol/L+枸橼酸铁铵50 μmol/L组和左旋含羞草碱200 μmol/L+枸橼酸铁铵100 μmol/L组FaDu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枸橼酸铁铵组(50、100 μmol/L)FaDu细胞凋亡明显减低;对FaDu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左旋含羞草碱组(200 μmol/L)、左旋含羞草碱200 μmol/L+枸橼酸铁铵50 μmol/L组、左旋含羞草碱200 μmol/L+枸橼酸铁铵100 μmol/L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左旋含羞草碱浓度的增加,FaDu细胞p-ATR蛋白的表达降低,p-Histone-H2AX、p-ATM、p-mTOR等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左旋含羞草碱可能通过干扰FaDu细胞铁代谢,调控AKT/mTOR等信号通路,引起细胞DNA双链损伤,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PCCI)患者发病与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10月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梗死部位分为PCCI组(156例)和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CI)组(202例),然后对PCCI患者根据发病3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分为预后良好组(评分大于或等于60分,105例)和预后不良(评分小于60分,51例)组.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PCCI发生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同型半胱氨酸(Hcy)>15μmol/L是患者发生PC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袁(NIHSS)评分大于12分,HbA1c≥8.5%,Hcy>15 μmol/L,发病至溶栓时间超过4.5h是PCCI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1c和Hcy升高均是PCCI患者发病和生存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对其进行早期溶栓,尽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