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肾动脉血流量对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估作用。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研究。纳入的18例患者皆被诊断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接受双侧RDN治疗。术前及术后即刻用基于X射线造影的三维重建血流量计算方法评估患者肾动脉血流的变化,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6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指数、NYHA分级及脑钠肽等生化检查。并观察手术前、后肾血流量的变化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6个月随访发现,RDN术后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247.33±93.34)m∶(355.06±119.14)m,P=0.002]和NYHA分级改善明显(P=0.006)。相关性分析发现,肾动脉血流量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有相关性(P0.05)。结论:RDN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技术,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并且通过监测手术前后的肾动脉血流量变化可即刻评估RDN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正>蒋梅先教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张伯臾教授,深得心传。从医30余年,蒋师潜心临床诊疗,擅长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多种心血管疾病,尤其在心衰治疗中继承并发展了导师张伯臾教授的学术经验,注重改善心肾阳气互资、蠲饮祛瘀,注重扶正固本和五脏相关理论的应用,在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急性加重住院、延长生存年限等方面疗效卓著。现将蒋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心肾阳气互资障碍为心衰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3.
吕天娇  冯炜炜 《肿瘤》2012,32(4):301-307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新生血管的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过程受到相关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这种调控既包括遗传学方面的,也包括表观遗传学方面的.与遗传学的变化不同,表观遗传学变化大多是可逆的.研究者正试图应用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来拮抗肿瘤及其血管的生成,从而指导肿瘤的临床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受表观遗传调控的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表观遗传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的健身行为并探讨促进方法,从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对上海市3个社区的居民(3个在职人群组和3个退休人群组)用焦点组访谈的方式进行访问,对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诸多益处有着良好的认识;最希望参加室内器械健身和游泳;普遍认为运动最大的障碍是时间、工作压力、学业压力、交通安全隐患以及习惯静态的休闲方式;降低健身价格、增加健康宣传、开展健身交流活动以及由社区组织运动团体是被认为最可行的促进健身的方法。结论社区环境因素对居民健身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社区内进行健身设施建设并组织居民进行群组活动有利于不同年龄组人群体育健身参与情况。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肾动脉分支去神经化在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中的应用。 方法 入选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完成肾动脉造影后随机分为单纯主支消融组、主支+分支消融组,各30例。观察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手术相关参数(消融点数、温度、平均能量),术前和术后2年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等。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伴发疾病、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支+分支消融组消融点数与单纯主支消融组相比呈显著增加趋势。两组患者术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3~12个月期间主支+分支消融组诊室血压显著低于单纯主支消融组(P<0.001),但术后15~24个月期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肾动脉主支+分支消融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但远期随访中与单纯主支消融相比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病死率最高。在全球范围内,女性恶性肿瘤中,卵巢癌发病率是第7位,死亡率是第8位,5年生存率低于45%[1]。虽然早期患者预后较好,但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其中上皮性卵巢癌约占80%,手术减瘤、含铂化疗(如卡铂、紫杉醇等)是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案。但这些治疗长期效果并不满意,超过70%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疾病稳定(完全或部分缓解)后复发[2]。随着无铂间期的缩短、化疗效果变差,患者疾病进展、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并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助产士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总产程和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自然分娩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和术后出血量分别为(8.7±1.2)h、(150.50±40.64)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2±1.1)h、(202.50±42.13)mL(P<0.05);此外,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为(6.2±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1.6±1.1)d;其自然分娩率达到95.12%,高于对照组的68.29%(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助产士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总产程和术后出血量,减少产妇的住院时间,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5 F微孔灌注导管在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RDN治疗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普通导管消融组和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每组15例。普通导管消融组使用5 F温控消融导管,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使用头端带小侧孔的5 F微孔灌注导管,标测及消融时用冷盐水灌注。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随访期间诊室血压、24 h动态血压、血生物化学指标和心脏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RDN治疗。随访期间,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24 h动态血压收缩压下降值较普通导管消融组更明显[(34.67±13.02)mmHg vs(17.00±16.74)mmHg,P<0.01;1 mmHg=0.133 kPa];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24 h动态血压舒张压明显下降,与普通导管消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20±7.15)mmHg vs(87.60±8.17)mmHg,P<0.05]。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随访期间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较普通导管消融组有减少的趋势,尤其在利尿剂的使用方面,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服用利尿剂的比例低于与普通导管消融组(P<0.05)。在手术消融中微孔灌注导管消融组可显著降低导管消融时的温度(P<0.001),获得更大的释放能量(P<0.05),阻抗下降幅度也较普通导管消融组更大(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晕厥及黑矇,未出现肾功能恶化的表现。结论 5 F微孔灌注消融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动脉消融导管,在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中,其在降低收缩压及减少利尿剂的使用方面较普通消融导管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