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CT和MRI)特征.方法:分析3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3例均为青年人,均有明确吸毒史,于毒品戒断半个月内发病.呈亚急性起病,表现为进行性构音困难、行走不稳、反应迟钝等.头颅CT和MRI显示双侧广泛性对称性小脑半球、基底节区、大脑半球白质、脑干脱髓鞘改变.经甲泼尼松冲击治疗有效.结论:依靠明确吸毒史及具有特点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使患者得到尽早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52例中病死5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存活43例,存活率82.7%,遗留偏侧瘫痪,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意识障碍、偏瘫及侧视麻痹发生率高,易继发出血性梗死,并发症多,预后差;早期脱水降颅压,防治脑疝是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综合征(PGAD/GPD)为持续性生殖器官兴奋紊乱(PGAD)和生殖器官-骨盆感觉障碍(GPD)的合称,是国外近年发现的一种以自发或继发出现的持续性性兴奋状态以及生殖器官和骨盆区域的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独特病症,但在国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尚未查到PGAD/GPD的相关报道。姿势解密技术(DPS)是在融合国际上各种主流姿势矫正技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4R原则为核心的手法治疗技术,对改善肌骨疼痛和体态异常等病症疗效独特。本文报道了国内1例运用DPS治疗PGAD/GPD症状完全缓解的病例,并复习国外关于PGAD/GPD的相关文献,以期引起国内同行对此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汤洋  林坚  刘晓林  张丽娟  夏婉  奚陈平 《浙江医学》2022,44(10):1057-1062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AR)体感运动结合对侧控制型功能性电刺激(CCFES)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1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施罗斯运动结合AR体感运动+CCFES治疗41例(AR+CCFES组),仅模拟施罗斯运动为主的AR体感运动治疗38例(AR组),常规施罗斯运动治疗42例(对照组);均予以1h/次,1次/d,5d/周,共治疗8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躯干旋转角、Cobb角、躯干额状面倾斜距离、顶椎偏移距离。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躯干旋转角、Cobb角、冠状面躯干偏移距离、顶椎偏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后,3组患者躯干旋转角和Cobb角均明显减小(均P<0.05),冠状面躯干偏移距离、顶椎偏移距离均明显缩短(均P<0.05),其中AR+CCFES组均明显小于AR组、对照组(均P<0.05)。结论AR体感运动结合CCFES在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在脊柱两侧运动均衡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运用加味圣愈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给予加味圣愈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汤药组给予加味圣愈汤治疗,手法组给予正骨手法治疗,西医组给予西医对照治疗。观察起效时间(OST)、症状消失时间(SDT)及缓解时间(RT),检测治疗前后的脑血管多普勒(TCD)的椎动脉(VA)、大脑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汤药组90%,手法组90%,西医组80%,治疗组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DT、RT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A、PCA、BA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其它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圣愈汤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中枢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急诊抢救的80例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40例酒精中毒采用中医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体疗效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47.5%;对照组安全隐患发生率25%,并发症发生率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干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具有很好效果,能有效降低酒精中毒患者的安全隐患,减少意识不清患者出血、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照顾酒精中毒患者的情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就医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创伤性脾破裂病人84例,脾损伤分级Ⅰ~Ⅱ级,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2例,采用手术治疗,B组42例,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围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A组有13例行物理凝固止血,21例缝合修补术,8例行部分脾切除术;B组有2例病人由于腹腔出血量增加中转手术治疗,行部分脾切除术,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41/42)、92.86%(3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输血量分别为(719.34±162.83)ml和(561.29±121.05)ml,治疗费用分别为(15890.45±2418.34)元和(13192.23±1709.87)元,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3.94±0.72)和(8.13±1.24)天,住院时间分别为(9.23±1.49)天和(13.90±1.8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3例病人出现左下肺片状感染,无脾脓肿、腹腔脓肿、深静脉血栓、肺不张、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B组出现1例脾周脓肿,接受经皮穿刺引流后得以缓解,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7.14%和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脾损伤分级Ⅰ~Ⅱ级的创伤性脾破裂病人采用保守治疗可获得和手术治疗相似的疗效,且具有更好的经济学优势,临床可结合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病人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胱抑素C)、尿酸水平的变化,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尿酸水平与PD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PD病人为PD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PD组病人行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根据MMSE评分将PD组分为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PD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检测各组血清胱抑素C及尿酸水平。结果PD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P < 0.01),血尿酸水平低于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P < 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明显相关关系(r=-0.403,P < 0.01);血清尿酸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286,P < 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及尿酸水平与PD伴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可作为PD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生物学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陶有娣  林坚  吴爱萍  黄雄昂  刘晓林 《浙江医学》2020,42(8):815-817,821
目的探讨肌少症患者平衡功能的临床特征,为今后康复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肌少症患者123例作为肌少症组,同时选取门诊收治的同年龄段健康老年人群1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摆动有效面积、摆动路径长度、平均摆动速度及稳定极限范围(LOS)值测试。结果(1)无论睁眼还是闭眼,两组受试者摆动有效面积、摆动路径长度、平均摆动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睁眼时比较,闭眼时两组受试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增大(均P<0.05)。(2)与对照组比较,肌少症组前、后、左、右方及总LOS值均明显为小(均P<0.05)。组内比较,后方LOS值较其他方向的LOS值均明显为小(均P<0.05);而前方LOS值较其他方向的LOS值均明显为大(均P<0.05)。结论肌少症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下降,视觉训练可有助于平衡的维持;且肌少症患者LOS值减小,不利于平衡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夏婉  黄雄昂  刘晓林 《浙江医学》2020,42(8):828-832
目的研究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对高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下肢肌肉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高龄T2DM患者77例,随机分为反馈强化治疗组(26例)、单纯抗阻组(27例)、常规治疗组(24例)3组。反馈强化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单纯抗阻组给予常规治疗+弹力带抗阻训练;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检测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治疗开始前(T0)及治疗4周(T4)、8周(T8)、12周(T12)后对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IRI、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峰力矩值(PT)、双下肢骨骼肌质量、6m步行速度、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与T0时比较,反馈强化组及单纯抗阻组T8、T12时空腹血糖及IRI值均明显降低,T12时该两组HbA1C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单纯抗阻组比较,反馈强化组T12时空腹血糖及HbA1c值明显降低、T8时IRI值明显降低(均P<0.05)。3组患者T8、T12时PT值、双下肢骨骼肌质量、6m步行速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反馈强化组及单纯抗阻组T8、T12时PT值、双下肢骨骼肌质量及6m步行速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肌肉强化治疗可以改善高龄T2DM患者的血糖指标和下肢肌肉能力,预防和延缓T2DM肌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