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试槽型鞘脑穿刺针用于实验动物脑组织穿刺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方法新西兰兔6只,麻醉后骨窗开颅显露双侧大脑半球,左侧大脑半球以传统脑穿刺针进行穿刺,右侧以槽型鞘脑穿刺针穿刺,完成穿刺、拔出穿刺针留置槽形鞘、置管后拔出槽形鞘等步骤。拔出穿刺针后穿刺道以苏木素染色,观察30 min后处死实验动物,提取脑组织,沿脑组织穿刺道制3 μm厚切片,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穿刺道病理解剖学变化(脑组织破损及出血情况),评估损伤程度。 结果2种穿刺针穿刺操作后均会造成穿刺道局灶性脑挫裂伤,表现为穿刺道组织缺损、脑组织淤血、水肿。光镜下可见穿刺道脑组织破碎、细胞排列不规则、水肿的细胞体增大和细胞核固缩,穿刺道外围细胞结构正常。2种穿刺针针道脑组织病理特征差别不明显。 结论槽型鞘脑穿刺针穿刺操作简便,通过槽型鞘置入引流管方便,脑组织损伤程度与传统脑穿刺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病例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经皮后凸成形术,观察组实施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术后3个月应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价其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质量,并记录两组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cGill评分为(10.31±0.24)、ODI评分为(0.25±0.09)、Cobb角为(8.71±0.85)°,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评分为(90.37±1.4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92.65±1.43)%,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4%vs.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可降低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Cobb角及疼痛程度,增加椎体前缘高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血浆miR-129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间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的84例胃癌患者的血浆及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且术前未进行放疗、化疗或其他药物治疗,同时收集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者血浆29例,检测血浆中miR-129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胃癌患者血浆miR-1290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血浆miR-1290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诊断胃癌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胃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浆miR-1290的表达量明显增高(6.44±2.59 vs 3.44±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1290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但与肿瘤的大小、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显著相关性。ROC曲线结果表明miR-1290对胃癌的发生有预测作用,最佳截断值为3.5,此时灵敏度为86.9%,特异度为65.6%。结论:miR-1290在胃癌患者血浆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癌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实验组(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每组各40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VAS、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住院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VAS、ODI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有效改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患者脊柱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正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该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传统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的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2年生存率约为3%[1]。本文对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的现状进行综述。1基因治疗的现状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或者组织,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缺陷和异常,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措施和技术[2]。目前,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可以分为自杀基因治疗、免疫调节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基于溶瘤病毒的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转运体2(spinster homolog 2,SPN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于安徽省立医院经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133例患者的结直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PNS2蛋白的表达。另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的2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行RT-qPCR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SPN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SPN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SPN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高(81.20% vs. 22.60%,χ2=69.136,P<0.001)。RT-qPCR结果显示SPNS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t=3.974,P<0.001)。SPNS2蛋白过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数、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NS2阴性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优于阳性患者(χ2=13.080,P<0.001)。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表明,SPNS2异常表达会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SPN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SPNS2作为一种新型结直肠肿瘤标记物,在临床上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监测术后肿瘤侵袭转移的指标及诊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治疗的81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研究组(n=43,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对照组(n=38,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椎体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及伤口引流量更少(P<0.05);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椎间隙高度较前升高,Cobb氏角较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99%vs 23.68%,P<0.05).结论:对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显著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椎体恢复,缩短恢复时间,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1991年春、秋季对中苏边境的鼠种及携带 EHF 病毒情况进行2次调查。基本了解了中苏边境鼠类构成及 EHF 流行病学的规律与特点,为防止 EHF 发生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 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明确TMPRSS 4表达与胃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使用RT-q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TMPRSS 4在115例胃癌组织样本(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MPRSS 4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RT-qPCR结果提示胃癌组织中的TMPRSS 4 mRNA水平显著高于其在匹配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MPRSS 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比在良性组织高(56.5%vs19.5%,P<0.001).TMPRSS 4的过度表达与胃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道转移及TNM分期肿瘤显著相关(P<0.01).TMPRSS 4是影响胃癌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TMPRSS 4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TMPRSS 4有可能作为一个常规的胃癌的生物标志物,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肿瘤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内置引流管减压引流预防吻合口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在肛门内放置前段带气囊肛管减压引流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肛门内不放置引流管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瘘后二次手术率。结果观察组4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08%),对照组5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7例(12.96%),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院,无二次手术;对照组有5例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带气囊肛管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有支撑保护作用,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并可降低吻合口瘘的二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