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治疗正逐渐成为肝细胞癌(HCC)、尤其晚期HCC的治疗方案。足够剂量的特定微RNA(miRNA)可抑制HCC细胞生长,超声微泡介导基因和药物递送治疗策略可促使miRNA于肿瘤区域靶向释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文对超声微泡介导miRNA治疗HCC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免疫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24例早期胃癌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各62例。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及免疫学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秩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7%)低于开腹组(2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 、IL-6和TNF-α值均有所升高,而腔镜组患者升高值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治疗的手术效果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适合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与效应性T细胞失衡的相关性及阵发性与持续性房颤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40例孤立性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PAF组)2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CAF组)15例,另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抽血,以ELISA法检测3组血浆中IFN-γ、IL-4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细胞比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F组和CAF组Th1细胞比例和血浆IFN-r水平显著升高。3组间Th2细胞比例和血浆IL-4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F组和CAF组间Th1细胞比例和血浆IFN-r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孤立性房颤患者的Th1细胞活性升高,Th1/Th2失衡,这种变化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和健康者的Th1、Th2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组间进行对比,统计分析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探究细胞因子和肿瘤生长因子联合检查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血浆标本共114例作为观察组,将相同时间在我院健康体检者共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体检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浆中的Th1、Th2型细胞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同时探究细胞因子和常见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探究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Th1型中,观察组血浆中的IFN-γ、IFN-α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标本中IL-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P0.05);Th2型中,观察组患者血浆中的IL-6、IL-8以及IL-10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肺癌患者血浆中的VEGF浓度显著低于健康人,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肺癌患者的VEGF浓度显著低于男性患者(t=18.001P=0.000),临床Ⅲ/Ⅳ期患者血浆中的IL-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Ⅰ/Ⅱ期表达水平(t=9.546,P=0.001),其余细胞因子在病情不同程度的分期上差别不大(P0.05);肺癌患者中,IL-6、IFN-γ、IL-8的浓度越高,NSE、糖类抗原CA125以及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水平也越高,均呈正相关,IL-10的表达和糖类抗原CA125呈正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细胞因子为正相关。结论通过检查健康者细胞因子以及患者细胞因子和常见肿瘤标志物,同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有效的了解机体内免疫系统的情况,并且有可能为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受体相关结合蛋白1(growth factor receptor binding protein-associated binder1,Gab1)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存档的70例行根治性手术的HCC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未进行过相关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同时选取不典型增生和正常肝组织各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TM)法检测Gab1蛋白在上述3种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因素及HCC患者4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Gab1蛋白在正常肝组织、不典型增生及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0/30)、33.33%(10/30)和58.57%(4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8,P0.001)。Ga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分型及病灶形式无关(P 0.05),但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MCM7蛋白表达及临床TNM分期有关(P 0.05)。Gab1阳性表达的HCC患者4年生存率为5.26%,阴性表达者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4)。结论 Gab1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其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HCC患者4年生存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肾小球滤过率水平的冠脉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小球滤过率对血运重建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3年7月~2005年9月在安贞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多支病变患者4072例,将入选患者按照肾小球滤过率分为4组,记录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分析各组的临床特点、死亡率和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多支病变患者年龄偏大,女性患者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者较多,各组中的开口处病变及前降支近端病变所占比例增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血红蛋白及白细胞水平在4组中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多支病变患者血运霞建后死亡率增高,但各组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与组别无相关性.结论 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对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血运重建的预后有不同的影响,GFR<60 ml/min是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血运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GFR<45 ml/min的多支病变患者合并有更多的危险因素,血运重建后的病死率高,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系列与代谢相关的危险因素的集合体。这些因素包括:向心性肥胖、脂质紊乱、高血压、高血糖。多项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IR)可能是MS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而肥胖及静坐生活方式与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西药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1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自拟防刺银花方.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随访6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复发率为7.1...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体质指数(BMI)对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药物洗脱支架对血运重建策略影响研究(单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入选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3632例患者,2006年9月1日对患者进行随访.本研究入选其中有体质指数(BMI)资料的慢性心衰患者1010例.将患者按BMI分为3组:BMI<24(正常组),BMI 24~27.9(超重组)和BMI≥28(肥胖组),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临床和预后情况.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再次血管重建.结果 正常组295例,超重组495例,肥胖组220例.随访中位时间为542 d,超重和肥胖患者较年轻[(59.3±10.1)岁、(58.6±10.3)岁比(62.6.4±9.9)岁,P<0.01],高血压病史(61.2,66.8%比52.5%,P=0.017)和稳定型心绞痛(21.2%,23.7%比17.0%,P=0.005)比例高,甘油三酯[(1.90±1.05)mmol/L,(2.10±1.12)mmol/L比(1.48±0.92)mmol/L,P<0.01)]、空腹血糖[(6.07±2.09)mmol/L,(5.96±1.53)mmol/L比(5.67±1.92)mmol/L,P=0.021]和肌酐[(84.9±21.7)μmol/L,(90.2±30.9)μmol/L比(82.2±25.8)μmol/L]水平高(P均<0.05).与正常体重的患者相比,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后,超重组的全因死亡风险(HR 0.769,95%CI 0.442~1.338)和MACCE(HR 0.998,95% CI 0.754~1.322)并未增加,而肥胖组全因死亡(HR 0.285,95%CI 0.104~0.777)和MACCE(HR 0.596,95% CI 0.401~0.885)风险降低.BMI对心性死亡无显著影响.结论 在进行血管重建的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尽管超重和肥胖者相对体重正常者有更多的危险因素,但是接受血管重建治疗后的预后不比体重正常者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及二者联用对长期心房快速起搏诱发心房纤颤(房颤,AF)犬心房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实验犬24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培哚普利组(P组)、螺内酯组(S组)和二者联用组(P+S组)。各组心房快速起搏8周,建立AF犬模型。分别于起搏前、起搏4周及8周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和醛固酮(Ald)水平;起搏前及起搏后8周,测定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起搏8周后停止起搏,观察各组犬AF维持的例数及AF自行持续时间;Masson染色检测各组犬心房肌胶原容积分数(CVF)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组、S组和P+S组犬起搏4周和8周后血浆AngII及Ald水平明显降低,起搏8周后左心房左右径、上下径、收缩末期容积和舒张末期容积明显减小,左心房射血分数显著增大,停止起搏后AF维持率明显减少,AF平均持续时间明显缩短,CVF值明显降低。而3个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哚普利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能够阻止长期心房快速起搏AF犬心房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心房纤维化,减少AF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但二者联用效果并不优于单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