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44例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对照1组采用普通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对照2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结束及疗后3个月,采用VAS量表、WOMAC量表评价3组的疗效,同时在治疗期间评价其安全性。结果:3组疗后和随访时VAS评分、WOMAC量表总分、疼痛评分和关节僵硬评分均较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子午流注辨证低频治疗仪治疗轻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针治疗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取穴:次髎、会阳,均取双侧.次髎穴的位置在以髂后上棘与脊柱连线为边长,向下作一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按之有明显的凹陷,用3~4寸毫针沿第二骶后孔向斜下刺入,使局部有沉重胀及放电感,可见会阴部肌肉收缩.会阳穴在尾骨下端两旁,距督脉0.5寸用2.5~3寸毫针向外下方刺入2~2.5寸,使局部产生酸胀痛感,并可见肛周肌肉不自主收缩.  相似文献   
3.
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为腰椎管狭窄症之主症 ,多见于中老年人 ,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为特征。目前治疗仍以手术减压为主 ,病人痛苦大 ,且有一定的风险。我们采用针刺疗法治疗 30例 ,近期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4 2~ 79岁 ,平均 60岁 ;平均病程4 5 7月。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的临床表现 ,即长期站立或步行一定距离后即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感觉异常 ,或无力、疼痛 ,而当改变姿势、休息片刻后上述症状即明显缓解。多数患者有慢性腰痛史 ,有L4 、L5或L…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受累结筋病灶点分布规律.方法 对2003年3月-2009年9月进行长圆针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举肩次、肩贞次、肩髃次等9处出现频次均超过全部病灶点的25%,为高发结筋病灶点.结论 长圆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着重在举肩次、肩贞次、肩髃次等处寻找结筋病灶点.  相似文献   
5.
Clinically, incontinence of defecation and urination induced by cerebral and spinal injury is an intractable disease.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59,自引:7,他引:59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随机设立康复对照组,结果:根据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价:针刺组治愈率31.7%,有效率61.6%,总有效率93.3%,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起效快,且疗效与病程长短无关;针刺组假性球麻痹疗效优于球麻组,根据电视荧光吞咽功能评价;针刺组治愈率25.0%,有效率60.0%,总有效率85.0%,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中重度吞咽障碍机理探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探讨针刺风府、人迎、廉泉、百劳治疗中风吞咽障碍的机理。方法:测定针刺前、后5分钟和疗前、疗后的吞咽相关肌肉肌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结果:真性球麻痹患者疗后环甲肌振幅、时限及舌肌时限较疗前降低。假性球麻痹患者疗前、疗后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针刺主要是调节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当中的吞咽中枢对于吞咽反射的控制作用,协调吞咽诸肌的运动;而对于真性球麻痹障碍,针刺的作用主要是直接促使损伤的周围神经恢复,从而起到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长圆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长圆针治疗的辩证思路。方法将50例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长圆针治疗,对照组予穴位注射,每周1次,3次后观察其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度改善情况,并在3个月后随访。结果 50例患者经过3次治疗:①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较疗前均有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肩部活动度评分,在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在VAS评分上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辩证运用长圆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肩-手Ⅰ期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脑卒中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多以热、火为主,疼痛部位多为脏腑之火上行累及牙齿,属脏腑经络同病。临床中通过辨面痛部位尤其是齿痛部位来确定病变的脏腑与经脉,并根据脏腑特点不同进行配穴治疗。针对根本病机的取穴原则为"荥主热病"治其标,不祛其火则不能取效,从而达到调畅经脉气血,通络止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受累经筋分布规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受累经筋分布规律。方法对2003年3月—2009年9月进行长圆针治疗的5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筋病灶点多分布于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阴经筋。结论长圆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应着重在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阴经筋进行循按,寻找结筋病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