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左氧氟沙星致严重肝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例76岁女性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后口服左氧氟沙星0.2 g,2次/d治疗5 d,并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1周.用药2周后患者出现乏力,皮肤、巩膜黄染,尿黄,腹胀,食欲下降.实验室检查显示:ALT 1 645 U/L,AST 885 U/L,γ-GT 198 U/L,ALP 155 U/L,TBil 68.9 μmol/L,DBil 42.8μmol/L,IBil 26.1μmol/L,ALB 33.9 S/L,Am41.8 s.患者既往无肝病史.肝炎病毒及巨细胞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的lgM阴性,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均阴性,可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肝损害.给予还原型谷胱苷肽、熊去氧胆酸、茵栀黄注射液及复合维生素B等治疗3周,黄疸明显消退,复查肝功能:ALT 51 U/L,AST 33 U/L,γ-GT 79 U/L,ALP 102 U/L,TBil 19.2μmol/L,DBil 5.8μmol/L,IBil 13.2 μmol/L,ALB 42.1 g/L.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采用耳穴刺激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1)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要点[1];(2)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首次发病,病程6个月;(3)患者主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经洼田饮水试验筛查存在吞咽障碍;(4)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评估及治疗,坐位平衡≥2级;(5)签署知情同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基础疾病内科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胫骨前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表面肌电测试指标、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三维步态分析系统(3-DGA)时空参数等的变化。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侧踝关节最大用力背屈时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在最大自主收缩条件下踝关节背屈时的EMG协同收缩率(CR)、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侧步长,步速,支撑相期髋、膝、踝关节力矩峰值,踝关节主动背屈的最大活动范围(AROM),患侧支撑相时间,患侧摆动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踝背屈功能,促进患侧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最小意识状态(MCS)及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MCS患者16例(MCS组)及PVS患者15例(PVS组),给予2组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包括针灸、中药、常规治疗、康复训练及高压氧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12周及24周后,采用昏迷恢复量表(CRS-R)及PVS评分量表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过程中,PVS组有1例患者因再次突发脑出血死亡,予以剔除。2组患者治疗前CRS-R、PV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CRS-R、PVS评分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12周及24周时,2组患者CRS-R、PVS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12周时比较,MCS组治疗24周后的CRS-R[(15.94±2.74)分]、PVS评分[(13.85±2.38)分]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S组治疗24周后的CRS-R[(5.08±1.47)分]、PVS评分[(4.88±1.50)分]虽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PVS组治疗4周、12周及24周时的CRS-R、PVS评分显著低于M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MCS及PVS患者的意识状态,且MCS患者治疗后的意识状态优于PVS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肌电生物反馈(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EMGBF)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胫前肌EMGBF治疗,观察组则选取足三里、阳陵泉、解溪、上巨虚给予穴位EMGB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后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量表(FMA-LE)]、患侧最大自主背屈状态胫前肌表面肌电参数肌电积分值(iEMG)、协同收缩率(CR)、情绪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周、8周后,两组踝关节AROM、FMA-LE、胫前肌iEMG、MB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CR水平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穴位EMGBF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步行功能障碍患者的踝关节主动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耳穴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康复训练等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耳穴按压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估2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2组患者情绪改善情况,采用特异性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2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 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咬肌、口轮匝肌、舌骨下肌、颏下肌群吞咽时限、最大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SSA、HAMA、HAMD及SWAL-QOL评分亦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咬肌、口轮匝肌、舌骨下肌、颏下肌群吞咽时限[(6.51±0.43)s、(6.76±0.83)s、(6.83±0.74)s、(6.82±0.95)s]、最大波幅[(745.93±47.95)μV、(753.65±40.77)μV、(758.79±38.83)μV、(750.79±38.79)μV]、SSA[(22.63±3.02)分]、HAMA[(11.02±4.63)分]、HAMD[(10.26±3.74)分]及SWAL-QOL评分[(172.26±16.79)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耳穴按压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具有协同作用,有助于重构吞咽反射,加速吞咽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SA)的临床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DSA患者80例随机分作两组各40例。观察组女17例,男23例;平均年龄61.50±10.20岁;平均病程1.56±0.52月。对照组女19例,男21例;平均年龄61.52±10.25岁;平均病程1.55±0.50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疲劳的疗效.方法对60例卒中后疲劳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连续治疗4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对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60例患者中,显效47例(78.33%),有效10例(16.67%),无效3例(5%),总有效率95%,全身乏力、纳差、肌肉酸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卒中后疲劳疗效显著,有利于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智能化自控镇痛泵分娩镇痛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娩的62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镇痛,观察组采取智能化自控镇痛泵分娩镇痛,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疼痛程度、疼痛介质指标、围产期相关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镇痛30 min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后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及5-羟色胺(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化自控镇痛泵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减轻产妇疼痛,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产妇对镇痛效果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