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其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10例患者中,1例为15岁男性,其余多为年轻女性,无黄疸。CT多表现为胰腺巨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均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7岁。以头痛3天,癫痫发作1次进行MRI检查。临床查体未见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征象。患者分别进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平扫包括三个序列:T1WI、T2WI和FLAIR,增强为T1WI增强。MRI平扫表现:右侧额叶可见类圆形异常信号,边界清楚,T1WI呈均匀低信号(图1),T2WI和FLAIR呈均匀高信号(图2,3),病灶位于皮质和皮质下白质,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占位征象不明显。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图4)。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讨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ET)是一种较良性的…  相似文献   
3.
斜坡脊索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斜坡脊索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脊索瘤形态、信号特点。结果16例中,男11例,女5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13岁,平均年龄30岁。肿瘤全部位于斜坡及其周围区域,肿瘤呈不规则形、圆形或椭圆形,向周围侵润生长。12例均呈混杂不均匀信号,T1WI呈等、低、高信号,T2WI呈低、高信号,以高信号明显。4例信号稍不均匀,T1WI呈等、稍低信号,T2呈高信号。增强后16例均表现为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结论MRI可以准确显示斜坡脊索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和信号特点,有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40例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32例行三期增强扫描.诊断结果单发36例,多发4例.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直径3.8~1 9.0 cm.CT平扫肿块密度均匀10例,不均匀30例,其内可见囊变、坏死,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熊果酸(UA)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促进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转运蛋白的表达,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用20 mg·L~(-1)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48 h诱导成泡沫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变化,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胆固醇的流出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PPAR-γ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巨噬细胞经ox-LDL诱48 h后转化为泡沫细胞,与空白组比较,10,15,20,25 mg·L~(-1)质量浓度UA干预组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上升(P0.01);10,15,20,25 mg·L~(-1)质量浓度UA干预组泡沫细胞内PPAR-γ的基因表达上调(P0.01),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10,15,20,25 mg·L~(-1)质量浓度UA干预组泡沫细胞内PPAR-γ的蛋白表达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20 mg·L~(-1)ox-LDL的诱导后,巨噬细胞分化为泡沫细胞,细胞内脂质大量增加,UA促进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可能与上调细胞内PPAR-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骆驼刺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反相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学鉴定方法(1H-NMR、13C-NMR)结合文献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骆驼刺茎中分离并鉴定19个化合物,分别为:(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 3-O-β-D-glucopyranoside(1)、(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 9-O-β-D-glucopyranoside(2)、(1R)-4-[(3R)-3-hydroxybutyl]-3,5,5-trimethylcyclohex-3-enyl-O-β-D-glucopyranoside(3)、(1R)-3-[(4R)-4-hydroxybutyl]-2,6,6-trimethylcyclohex-1-methy-propyl-O-β-D-glucopyranoside(4)、松脂素(5)、松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6)、丁香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epoxyconiferyl alcohol(8)、阿魏酸(9)、2-(2-羟基苯)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0)、4,6-二羟基-2-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丙酮(11)、香草醛(12)、对-羟基苯甲酸(13)、对-羟基苯甲醛(14)、烟酸(15)、甲基-α-D-呋喃果糖苷(16)、红车轴草素(17)、异鼠李素-3-O-刺槐二糖苷(18)、异鼠李素-3-O-β-芸香糖苷(19)。结论:其中,化合物1~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急性脑干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均已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其中超急性期(<6h)1例,急性期(6~24h)6例,亚急性期(24~72h)43例,均行FLAIR T1WI、FLAIR T2WI、三维同性SE-EPI DWI序列扫描。测定病灶区ADC值及对侧镜像区ADC值做对照分析。结果①50例患者的DWI均能快速、敏感得显示位于脑干的急性梗死灶,明显优于常规FSLAIR T1WI、FLAIR T2WI序列。②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病灶的ADC值均下降,各期病灶区ADC值及对侧镜像区ADC值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同性SE-EPI DWI序列及ADC值在发现急性脑干梗死灶较常规MRI扫描及CT具有更高敏感性,能快速、准确诊断脑干急性梗死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VIBRANT磁共振增强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分析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强化模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33例患者共45个病灶,其中恶性病变20个,良性病变25个.良性病变多呈圆形,边缘光整,边界清楚,无毛刺,强化均匀,强化模式大多表现为从中心至周围.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强化不均匀,常呈环形强化,强化模式为从周围向中心充填.良、恶性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不同,良性病变多呈Ⅰ型(17/24),恶性病变多呈Ⅲ型(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P<0.001).结论:VIBRANT乳腺磁共振增强技术更加有利于显示病变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脑胶质瘤DTT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在大脑胶质瘤所导致的大脑白质纤维异常改变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15例大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获得FA图、DEC图和DTT图,观察不同病变所引起的白质纤维束的改变情况。结果:15个病变累及的白质纤维束有弓状纤维、上纵束、内囊、上额枕束和胼胝体。白质纤维束的异常改变有2个类型:破坏 浸润5例、破坏 移位10例。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可以显示颅内肿瘤所造成的白质纤维的异常改变,立体显示肿瘤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和病人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及CT、MRI表现。结果:10例患者中,1例为15岁男性,其余多为年轻女性,无黄疸。10例CT均表现为胰腺巨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2例肿块内可见钙化;5例肿块在T1WI、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均明显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MRI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在术前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