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诱发电位监测能准确监测脊髓的损伤,因此通过对电生理的监测来评估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电牛理监测评估骨髓间质干细胞源件神经元样细胞与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移植治疗猴脊髓损伤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6/2005-11在中山大学附属二院骨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恒河猴8只,随机分为移植组、模型组,4只,组.方法:两组猴均建立急性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第10天,取体外分离培养的猴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3.0×106cells/kg,与含1 μg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控释生物材料用200 μL PBS制成悬液,分5点沣射到移植组脊髓损伤部位;模型组同法给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主要观察指标: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运动诱发电位检查结果,行为学Tarlov分级.结果:①造模前两组动物均检测到正常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信号,造模后两组动物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消失.移植后四五个月,移植组3只恒河猴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有明显恢复,但波幅仍明显低于造模前(P<0.01),且潜伏期也延迟(P<0.01);模型组动物末见有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恢复.②造模后两组动物运动诱发电位缺失.移植后4~5个月,移植组运动诱发电位波型有轻微恢复,但潜时期平均延长3.1 ms,波幅下降超过50%;模型组运动诱发电位仍然缺失.③移植后四五个月,移植组行为学Tadov分级为1或2级,模型组为0级.结论:电牛理评估结果表明,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控释材料联合移植可以促进损伤脊髓的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2.
3.
对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目前临床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应用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可以促进神经元修复、轴突再生。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骨髓中的一种非造血类成体干细胞,易于获取和增殖,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本实验以恒河猴为研究对象,将自体MSC在体外诱导为早期神经元细胞,并应用可降解生物材料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嵌共聚体(mPEG—b—PLA)作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控释载体,将两者联合移植到脊髓损伤处,探讨其修复脊髓结构、恢复猴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将CT扫描股骨资料进行计算机三维影像重建,在虚拟空间中,通过髓腔及股骨上髁确立髁平面、股骨近段冠状面,并进行虚拟股骨柄假体颈干面与它们的夹角间关系的推理计算。同时,对应股骨柄假体前倾角度的改变,对假体于髁平面上的投影像进行颈干角测定,以此模拟术中C臂机二维X射线投射所获取之髋关节正位像及像中假体颈干角。近段股骨髓腔冠状面替代髁平面对股骨柄前倾角度进行表示,并未导致明显的偏差。角度读数间作配对t检验,差异未见显著性意义(P > 0.05)。柄假体前倾角与其在髁平面上投影像的颈干角度间具曲线回归关系。为满足计算机导航操作中解剖取点图像注册,而选取股骨髓腔中心弧线的近段部分(近似直线),与股骨髁上间线的平行线相交共面重构近段冠状面,可作为基准而评价股骨柄前倾角度,以替代髁平面。人工髋关节置换过程中C臂机的应用,由髋部正位X射线影像中柄颈干角推断柄假体前倾状态的方法,也可作为手术导航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干扰电治疗在胸腰椎作体压缩性骨折早期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10年9月,我科对46例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其中,男15例,女31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2岁;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2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常规治疗(B组20例),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行干扰电治疗(A组26例),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组26例患者治疗5d后腰背疼痛、肿胀感消退;B组腰5例患者治疗10d后疼痛、肿胀感消退,14例患者15d后疼痛、肿胀感消退,1例患者20d后疼痛、肿胀感消退。结论对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干扰电治疗(物理治疗)可加快病人脊柱骨折区疼痛、肿胀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干扰电疗法与在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严重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下肢骨折术后严重肿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每天干扰电治疗2次,对照组48例,除没有使用干扰电治疗,其它治疗水肿方案与实验组一样。结果实验组治疗下肢骨折术后严重肿胀的效果是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电可有效促进水肿的吸收,可作为骨折术后严重肿胀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进体外组织工程软骨形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 )体外促进以透明质酸 (HA)为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软骨形成的能力。 方法 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 ,分为 3组 :1IGF- 组 :HA支架材料 软骨细胞 IGF- ;2细胞组 :HA支架材料 软骨细胞 ;3对照组 :单纯 HA支架材料。各组在 DMEM中培养 ,3、6周停止培养 ,取组织块通过 HE染色判断培养组织的形态 ,采用甲苯胺蓝染色、 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 、 型胶原 RT- PCR判断体外组织形成软骨的能力。 结果  IGF- 组和细胞组在第 6周均能形成典型的软骨组织陷窝 ,细胞组的陷窝数量明显低于 IGF- 组 ;对照组不能形成软骨组织。 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示 IGF- 组阳性表达强于细胞组 ;RT- PCR示 IGF- 组的 型前胶原量明显高于细胞组 (P<0 .0 5 ) ,而 型前胶原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细胞组 (P<0 .0 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IGF- 能促进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形成 ,并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9.
127例脊柱侧凸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 127例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特点。方法: 127例脊柱侧凸手术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 电刺激胫后神经, 颅顶正中脑皮质足区放置表面记录电极。以基准线为判断基础, 当波幅下降超过 50%以上为阳性。结果: 在 127例监测中,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阳性者且与临床相符 3例。结论: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SEP) 是目前首选的监测方法, 再组合皮层下诱发电位监测, 可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Film Workstation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改善三维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术中经EFilm Workstation后处理三维图像及三维C型臂X线机所成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经EFilm Workstation三维后处理图像清晰度较高,能清晰显示椎管内壁及骨水泥影像,能快速检查有无骨水泥漏入椎管.结论 三维C型臂X线机术中采集的图像信息经EFilm Workstation三维后处理,在PVP术中能更好地判断有无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