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VR)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包括平衡训练、肌力训练、步行训练及认知训练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VR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MSE、LOTC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27.00±2.00)分和(25.44±2.23)分]、LOTCA定向评分[分别为(7.50±0.71)分和(6.28±1.23)分]、知觉评分[分别为(21.80±1.47)分和(19.94±2.69)分]、视运动组织评分[分别为(23.30±2.17)分和(20.00±3.31)分]、思维运作评分[分别为(16.80±3.00)分和(14.61±2.52)分]及注意与集中评分[分别为(3.94±0.24)分和(3.89±0.2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LOTCA定向、知觉、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4个子项目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VR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次发病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VR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MMSE、LOTCA、BB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LOTCA、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MMSE、LOTCA、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MMSE、LOTCA、BB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VR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平衡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全球估计有5亿4000万人患有下背痛,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下背痛变得越来越流行,速度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下背痛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1])。2015年下背痛患者比1990年增加54%,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最明显~([2])。一般将病程12周的下背痛称之为慢性下背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其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3])。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经证实,疼痛认知因素(如恐惧-回避信念、疼痛灾难化信念)、情绪因素均能显著影响CLBP患者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的改善程度,并且疼痛认知因素对CLBP患者疼痛的影响程度大于情绪因素;同时发现肌电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进一步改善CLBP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其疼痛缓  相似文献   
5.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目前用于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虽多,但大多存在重复性差、枯燥乏味等缺点,而虚拟现实技术正好可以弥补以上缺点。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认知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以后相关临床研究提供相应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功能训练体系干预与核心稳定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慢性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训练,观察组则采用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再给予个体化功能训练,持续治疗14d。于治疗前、治疗7d及治疗14d时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评定项目包括患侧竖脊肌及多裂肌表面肌电检查、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McGill疼痛问卷(MPQ)评分等。 结果 治疗7d时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竖脊肌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MS)[分别为(10.48±1.58)μV、(11.20±2.05)μV]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分别为(97.34±9.74)Hz、(92.26±12.12)Hz],多裂肌RMS[分别为(9.78±1.94)μV、(10.60±1.61)μV]及MF[分别为(98.71±11.67)Hz、(96.38±8.15)Hz]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竖脊肌RMS[分别为(15.94±1.48)μV、(19.19±2.54)μV]及MF[分别为(91.85±8.61)Hz、(84.97±10.86)Hz],多裂肌RMS[分别为(14.44±2.59)μV、 (18.07±3.07)μV]及MF[分别为(91.85±11.13)Hz、(81.82±7.66)Hz]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2组患者SF-36评分及MP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时2组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功能训练体系治疗慢性NLBP患者疗效明显优于核心稳定训练,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增强腰部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